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47篇
航空   118篇
航天技术   52篇
综合类   30篇
航天   3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在小弹塑性变形范围内,首先将应力写成应变的奇次四项式的幂函数形式。使其相当精确地拟合材料的拉伸曲线。然后,应用弹性梁的位移模态和一待定系数构成弹塑性位移场。并用最小势能原理确定该系数,从而得到封闭解。最后,给出若干典型算例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和理论结果吻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222.
针对无人机运动避障人工势场算法本身存在的极小值问题和局部最小值问题,采用改进的人工势场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路径规划方法。不同于目前的人工势场法,该模型从双机相互作用开始,在障碍物斥力的基础上,增加了无人机之间的斥力,同时定义集群的前置形心作为另一个引力源。算法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避免无人机陷入局部最小值,并增强了无人机机群的控制和避障能力。基于该无人机控制模型,给出了路径规划设计并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该模型的无人机机群控制具有更好的避障性能和追踪目标的能力。  相似文献   
223.
利用摄动法给出了任意截面细长弯曲管道内的可压缩定常势流的解。引入了一个表示管道细长程度的小参数ε,并将流场的解对小参数进行渐近展开。文中给出了对密度和轴向速度具有两项展开式、对横向速度具有一项展开式的结果。理论分析表明,在细长管道的情况下,问题的解可降低一维。同时,在上述近似条件下,求横向速度分量相当于求解一个平面Laplace方程的Neumann边值问题。  相似文献   
224.
采用固相法一步烧成Al2TiO5时,为了保证反应充分进行,防止反应过程中晶粒的异常长大,采用湿法球磨的方法使反应原料Al2O3和Anatase-TiO2充分混合均匀。研究了球磨过程中Al2O3和Anatase-TiO2料浆的pH值对料浆中颗粒Zeta电位的影响和分散剂的添加量对料浆粘度以及烧成制度对反应产物的影响。研究表明料浆的pH值为9.7和分散剂的添加量为0.6wt%(相对固相粉体的质量)时可以制备出均匀的Al2O3和Anatase-TiO2悬浮料浆;料浆经注浆成型干燥后得到的坯体,在1450℃保温两小时,固相反应得到充分进行,全部生成Al2TiO5。  相似文献   
225.
热电阻测温系统广泛采用单向电流恒定激励,通过测量热电阻两端电势差获得热电阻阻值的方法进行温度测量。而此类测温系统受到测量引线热电势的影响,所测得热电阻的阻值往往与实际阻值存在一定的偏差,从而影响测温结果。对电路中热电势对热电阻测温结果产生影响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分析结果,提出了减小或消除热电势差对测温结果影响的建议。  相似文献   
226.
表层采样技术是获取地外天体土壤样品的重要手段,为在月表复杂地形、不确定着陆姿态、不规则器表包络约束下,快速获取安全的表层采样动态轨迹,文章根据四自由度表层采样装置设计,分析了工作过程中的正逆运动学关系;根据表层采样装置动、静态目标点运动要求,将约束空间分解为有效障碍检测区与不可达集,进行表层采样避障规划;为加快规划速度,针对表层采样装置瞬态构型构建了动态障碍检测区、动态不可达集;结合人工势场法提出了避障规划算法。对典型姿态下表层采样过程的避障规划仿真表明,该算法可实现约束条件下的表层采样轨迹规划,并对表层采样装置适应性设计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27.
某零组件渗氮时,其渗氮层易出现裂纹及剥落的问题。经研究发现,1Cr11Ni23Ti3MoB材料渗氮时,由于渗氮温度、氨分解率过低,导致零件表面氮势过高,极易在渗层内产生大量微裂纹,并会导致渗层表面出现剥落的现象。通过控制渗氮温度、渗氮时间、氨分解率,有效的解决该类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228.
针对在轨运行航天器在空间等离子体环境和空间带电粒子活动下诱发航天器表面梯度电势存在的客观现实,航天器在空间碎片的撞击下会诱发表面带电或深层电介质带电的航天器放电。为了在实验室模拟航天器表面存在电势差的真实情况,采用对航天器外表面分割的方法,在分割的表面间预留不同间距且在2靶板间加装电阻的方法创造具有梯度电势的高电势2A12铝板作为靶板。利用自行构建的梯度电势靶板的充放电测试系统、超高速相机采集系统和二级轻气炮加载系统,开展高速撞击梯度电势2A12铝靶的实验室实验。实验中,弹丸以入射角度为60°(弹道与靶板平面的夹角)、撞击速度约为3 km/s的条件撞击间距分别为2、3、4和5 mm的2A12铝高电势靶板,利用电流探针和电压探针采集放电电流和放电电压。实验结果表明:放电产生的等离子体形成了高电势与低电势靶板间的放电通道,且在梯度电势靶板间距分别为2、3 mm时诱发了一次放电,放电电流随高低电势靶板间间距的增加而减小;在梯度电势靶板间距分别为4、5 mm时诱发了二次放电,放电电流随高低电势靶板间间距的增加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229.
The active spacecraft potential control (ASPOC) system developed in the 1990s emits positive ions to neutralise the spacecraft potential, such as used in several missions like Geotail, Equator-S, Cluster, Doublestar and MMS. With the experience gained, the next generation of the active spacecraft potential control (ASPOC-NG) instrument has been developed over the last three years. Thereby, three emission technologies were tested including Liquid Metal Ion Source (LMIS), Liquid Metal Electron Source (LMES) and Solid Metal Electron Source (SM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mitter module by FOTEC and the corresponding electronics control unit by IWF is presented. Optimisations were carried out with the focus on the reduction of mass and power consumption to comply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future scientific missions. Coupling tests of the modules and the electronics control unit were performed including range, accuracy and lifetime tests. Both ASPOC-NG instruments for positive and negative charge compensation and their performance values show excellent results.  相似文献   
230.
Aimed at complex distributed no-fly zones avoidance problems, a novel adaptive lateral reentry guidance algorithm is proposed. Firstly, by introducing the improved attractive and repulsive potential fields, an improved artificial potential field method is developed. Combined with the proposed judgment criterion for whether a no-fly zone has been avoided, the proposed improved artificial potential field method effectively solves the reference heading angle determination problem under the constra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