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2篇
  免费   155篇
  国内免费   235篇
航空   812篇
航天技术   351篇
综合类   291篇
航天   34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根据雷电附着特性和传递特性将直升机的雷击附着区划分为三个区,对每个雷击附着区的雷击强度及受影响程度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雷击措施.  相似文献   
72.
The past dozen years have produced a new paradigm with regard to the source regions of comets in the early solar system. It is now widely recognized that the likely source of the Jupiter-family short-period comets (those with Tisserand parameters, T > 2 and periods, P, generally < 20 years) is the Kuiper belt in the ecliptic plane beyond Neptune. In contrast, the source of the Halley-type and long-period comets (those with T < 2 and P > 20 years) appears to be the Oort cloud. However, the comets in the Oort cloud almost certainly originated elsewhere, since accretion is very inefficient at such large heliocentric distances. New dynamical studies now suggest that the source of the Oort cloud comets is the entire giant planets region from Jupiter to Neptune, rather than primarily the Uranus-Neptune region, as previously thought. Some fraction of the Oort cloud population may even be asteroidal bodies formed inside the orbit of Jupiter. These comets and asteroids underwent a complex dynamical random walk among the giant planets before they were ejected to distant orbits in the Oort cloud, with possible interesting consequences for their thermal and collisional histories. Observational evidence for diversity in cometary compositions is limited, at best.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ne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73.
:通过对飞机飞行航迹测试仪功能的分析 ,确定了测试数据转换成航迹相对于跑道中心实际坐标的基本原理 ,在此基础上编制了相应的软件。  相似文献   
74.
目前,利用机器视觉系统监测生产过程和进行质量控制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当把视觉系统用于几何量测量时,必须解决其硬件的分辨力极限所带来的问题:测量精度高意味着测量范围小,或者,测量范围大意味着测量精度低。提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一个由步进电机驱动的XY工作台与图象处理系统相结合。产生出一个多坐标系统结构。测量参数在两个坐标系之间传送,并在100mm×100mm范围内,在X和Y两个方向,达到的测量精度为0.02mm。  相似文献   
75.
以微机、LH-SC16A型A/D板、SC50型D/A板以及TMS320C30A型DSP板为基础,建立了时域结构响应主动控制的主从机并行处理系统。这一系统具有多通道快速运算能力,可提高控制系统的控制律,更新速率,改善控制系统的跟踪能力。  相似文献   
76.
罗昕  王庆超 《宇航学报》1994,15(4):35-40
针对多机系统结构,本文提出了在大粒度级并行划分串行程序的算示。该算法通过识别并行循环任务以及通过确定调用上下文关系识别过程任务,来划分串行程序中的并行成份。该算法是对串行程序实施并行分解的基础。本文还给出了该算法的正确性证明。  相似文献   
77.
开展了不同介质下钛合金切屑变形的高速铣削试验研究,分析比较了不同介质、不同铣削速度对切屑宏观和微观形貌的影响及其原因,得出了干铣削、空气油雾和氮气油雾介质下切屑变形的各自特点以及切屑变形随速度而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78.
A set of systems for labor standard computer-aided design is described, namely, initial developments, advance and state-of-the art.  相似文献   
79.
通过分析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特点及对切削加工性能的影响,提出了铣削刀具材料和几何结构形式的选用原则,介绍了几种适于碳纤维复合材料铣削的加工刀具。针对碳纤维复合材料中常用的M40/4211复合材料层合板进行加工缺陷试验和切削试验,总结出影响M40/4211复合材料层合板加工质量的因素及规律,得到每种刀具加工M40/4211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最佳加工参数,较高的切削速度配合恰当的进给速度可以有效提高M40/4211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80.
阵列天线互耦对导向矢量的扰动以及信号相干性对数据协方差矩阵造成的秩损,使得基于子空间正交性原理的超分辨波达方向估计(Direction-of-Arrival,DOA)算法性能恶化,甚至失效。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在相干与非相干信号混合状态下无需阵列互耦补偿的特征矢量平滑DOA估计算法。该算法对部分阵元接收数据的协方差矩阵特征分解,将得到的特征矢量平滑处理后构造等效协方差矩阵,抑制阵列互耦影响的同时完成混合信号DOA估计。在阵列互耦和信号相干性均未知的条件下,正确估计了信号DOA,无需互耦参数估计或补偿。计算机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