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8篇 |
免费 | 89篇 |
国内免费 | 78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292篇 |
航天技术 | 75篇 |
综合类 | 48篇 |
航天 | 7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17篇 |
2020年 | 35篇 |
2019年 | 30篇 |
2018年 | 21篇 |
2017年 | 24篇 |
2016年 | 18篇 |
2015年 | 27篇 |
2014年 | 27篇 |
2013年 | 22篇 |
2012年 | 36篇 |
2011年 | 31篇 |
2010年 | 20篇 |
2009年 | 23篇 |
2008年 | 18篇 |
2007年 | 21篇 |
2006年 | 14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1.
等离子体强化燃烧的目前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介绍了等离子体强化燃烧的基本原理,总结了等离子体强化燃烧的3种途径,分别是热强化、动力学强化与输运强化;对国际上,特别是国内在等离子体强化燃烧的应用验证、作用机制和数值仿真研究方面的最新代表性成果进行了综述.提出了等离子体强化燃烧的4个研究方向,分别是等离子体强化燃烧机理、多场耦合建模与仿真、测试诊断研究,以及等离子体强化燃烧在航空发动机中应用的其他科学与技术问题,同时提出了开展这4方面研究工作的一些建议,主要是定量研究等离子体点火与助燃的3种效应,分别建立各效应与点火特性、助燃特性之间的关系;建立等离子体强化燃烧的详细动力学模型;应用先进的测试诊断设备,发展等离子体强化燃烧的新型测试技术;考虑等离子体点火与助燃应用到不同类型发动机燃烧室时的匹配问题,特别是等离子体电源的小型化与轻型化问题等. 相似文献
312.
样条函数法在薄板弯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Large deflection bending problems of perfect and initially imperfect thin plates arc analysed by spline function method. The cubic spline is used as the interpolating functions, of the displacement components u, v and w. Formulas for dealing with usual boundary conditions arc given. Several examples arc given in the end of the papcr..In comparison with FEM, the spline function method has the following adavantagcs; higher accuracy, less preparatory work of the program and shorter CPU time. 相似文献
313.
为了改善由于光照不均对真彩色图像的影响,根据人类对颜色的感知特性,利用YCbCr彩色模型空间,提出了一种基于非抽样Contourlet变换( NSCT)的PCNN模型的图像增强算法。首先,将图像从RGB彩色空间转换到YCbCr彩色空间;然后对亮度分量进行NSCT分解,得到低频子带系数和高频方向子带系数,对低频子带,利用PC-NN增强,对高频子带采用非线性变换进行增强;最后,使用NSCT逆变换重构图像的亮度分量,并将图像从YCbCr色彩空间模型还原到RGB空间得到增强后的图像。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增强效果明显优于同态滤波、空域PCNN及NSCT域的PCNN算法,不仅增加了彩色图像的明亮度,而且图像保真性好,纹理更清晰。 相似文献
314.
315.
张榛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2012,38(2):45-48
通过有限元仿真软件Ansoft建立电磁阀的物理模型,计算电磁场中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将分析结果导入液压仿真软件AMESim的系统模型中,实现磁路结构、液路系统及机械传动之间的耦合,对双阀座电磁阀的响应时间、质量流量等负载特性进行更精确的仿真和分析. 相似文献
316.
317.
高金华 《中国民航学院学报》1996,14(3):51-56
材料力学中,解决桥架拉压静不定问题时,推导变形谐调方程是其关键,以往都是用图解法近似导出变形谐调方程,本文作者提出用微分法导出普遍适用的变形谐调方程:△l1+△l2=2△3cosα。 相似文献
318.
Aeroservoelastic stability analysis for flexible aircraft based on a nonlinear coupled dynamic model
A unified theoretical aeroservoelastic stability analysis framework for flexible aircraft is established in this paper. This linearized state space model for stability analysis is based on nonlinear coupled dynamic equations, in which rigid and elastic motions of aircraft are both considered. The common body coordinate system is utilized as the reference frame in the deduction of dynamic equations, and significant deformations of flexible aircraft are also fully concerned without any excessive assumptions. Therefore, the obtained nonlinear coupled dynamic models can well reflect the special dynamic coupling mechanics of flexible aircraft. For aeroservoelastic stability analysis, the coupled dynamic equations are linearized around the nonlinear equilibrium state and together with a control system model to establish a state space model in the time domain. The methodology in this paper can be easily integrated into the industrial design process and complex structures. Numerical results for a complex flexible aircraft indicate the necessity to consider the nonlinear coupled dynamics and large deformation when dealing with aeroservoelastic stability for flexible aircraft. 相似文献
319.
球面磁悬浮万向飞轮转子轮盘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实现磁悬浮飞轮的磁路解耦,消除磁轴承相互干扰,提出一种球面磁悬浮万向飞轮转子方案,采用轴向和径向两个球面磁阻式磁轴承控制转子的3个平动自由度,结合洛伦兹力磁轴承实现了磁悬浮飞轮转子五自由度全主动控制、全通道磁路解耦,以精确控制飞轮转子万向偏转,为提升磁悬浮飞轮姿态控制力矩带宽和姿态敏感精度提供了方案支持。根据球面转子结构特性,以质量为优化目标,以一阶共振频率、最大等效应力、刚体位移、极转动惯量、惯量比、质心与形心距离为约束条件,利用多学科优化软件iSIGHT集成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选取序列二次规划算法,对球面转子轮盘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在满足设计指标的同时,轮盘质量降低了2.98%,质心与形心的距离大幅降低了1个数量级,仅为12 μm,转子高速旋转时的刚体位移为13.65 μm,有效保证了球面转子在工作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320.
改进的VOF方法对气液两相流振荡流动和传热计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VOF(volume of fluid)模型的基础上,引入level set函数,形成CLSVOF(coupled level set volume of fluid)模型对气液两相流的振荡流动和传热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与只采用VOF模型模拟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与实验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无论是针对矩形空腔中两相流的振荡流动和传热,还是活塞冷却油腔中机油的振荡冷却过程,采用CLSVOF模型都可以更为准确地模拟气液两相流的振荡流动规律,传热系数计算值也与实验结果保持了更高的一致性.对于活塞冷却油腔中机油的振荡冷却计算,随着转速即雷诺数的增大,传热系数计算值的误差开始增大.在极限转速3000r/min时, CLSVOF模型的误差为3.8%,VOF模型的误差为7.5%, CLSVOF模型的误差增幅稳定在0.6%左右.CLSVOF模型的误差较小且误差增幅稳定,说明其计算准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