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62篇
航空   178篇
航天技术   46篇
综合类   34篇
航天   5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中国航空学报》2023,36(3):393-405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thermo-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arbon Fibre/Polyimide Composite (CFPC) attaching collars under transient heating. The CFPC attaching collars were fabricated by a high-temperature resin transfer moulding process, and their thermo-mechanical properties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simultaneous transient heating and bending load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ttaching collar tends to fail at 118% of the limit load. The failure mode includes the fracture of the connecting screws, local extrusion damage of the hole edges, and slight ablation damage at the outer plies. And there is no observable residual deformation in the composite attaching collar. Furthermore, considering that the material properties vary with temperature, a progressive damage model based on the sequential thermo-mechanical coupling method was established to study the failure mechanism of the attaching collar. Finally, the damage factor of the CFPC was calculated to assess the safety status of the attaching colla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imary damage modes of the composite attaching collar are intralaminar failure, which mainly occurs at the heat insulation layer and the hole edges, and these slightly affect the structural bearing capacity. A good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xperiment and FEA is obtained. The test methods and analysis models proposed contribute to the safety assessment of composite structures under transient heating.  相似文献   
62.
为分析新设计的进气加温模拟装置对涡扇发动机进气流场稳定性的影响,对试验设备、测试方案、进气流场的稳定性评 估方法和试验方案进行设计研究。通过开展气源供气温度、供气流量和发动机状态多因素匹配工况下涡扇发动机与进气加温模 拟装置的联合试验,确定发动机进口气流稳定性指标的最高值。对不同试验工况数据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进气加温模拟的 稳压进气道对发动机进口压力场影响较小,发动机状态稳定时进口温度场只有1个高温区,T 1 升高以及发动机状态提高,温度场及 压力场不稳定性增大,多工况下发动机温场周向不均匀度最大为0.6907%,压力场周向畸变指数最大为0.0187%。进气加温模拟 装置条件下,发动机压力场和温度场稳定性情况满足发动机试验要求,可为后续开展发动机进气加温试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3.
电弧加热发动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一种低功率电弧加热发动机系统的实验研究。该系统包括电源,点火系统,推进剂供给系统,发动机本体和一些测量设备。用氮和氩对不同的喷口喉道直径(0.6mm~1mm),不同的质量流率(20mg/s~100mg/s),不同的电源电压(80V~150V)进行了性能研究。所有试验都是在直径为1m,长为1.6m的真空室内进行的  相似文献   
64.
简述了风挡玻璃加温系统的工作原理,并结合飞机总装配阶段的生产特点,重点介绍了风挡玻璃加温系统功能试验的方法及其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65.
针对高超声速锥体表面凸起物周围的分离干扰流动产生的气动力/热提供了关联计算方法,包括凸起物周围分离干扰区压力分布计算方法、分离干扰区几何特征的计算方法、分离干扰区附加气动力计算方法、分离干扰区气动热计算方法.对典型的钝锥加凸起物外形进行了计算,计算分析了由于凸起物周围分离干扰区压力升高引起的附加气动力、凸起物表面及干扰区的气动热,对气动热计算结果与激波风洞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本文关联方法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66.
本文论述了制作电热膜的工艺过程.对电热膜的材料、烧结工艺及使用寿命进行了试验,获得了有价值的结论.并论述了提高电热膜产品寿命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7.
本文对北京一高层建筑采暖空调系统进行了技术改造方案论证,通过对技术先进性及适用性、改造繁简程度、设备寿命以及运行等诸方面的综合技术分析,确定采用新型螺杆冷水机组+燃气热水锅炉的方案。新的供暖空调系统安全高效运行并提供了高品质人工环境。  相似文献   
68.
69.
激光-感应复合加热法制备碳包覆纳米铝粉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索固体火箭推进剂的新型燃烧剂,采用激光-感应复合加热法在CH4气和Ar气的气氛下制备了碳包覆铝纳米粒子。对这种纳米粒子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的物相、形貌和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该纳米粒子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差热分析(DTA)表明了碳包覆纳米铝粉在氧气氛中540℃左右剧烈氧化。简要讨论了碳包覆铝纳米颗粒的形成过程,即碳原子没有溶解在纳米铝颗粒内部,而是在铝颗粒的表面成核长大。  相似文献   
70.
电子设备吊舱瞬态热载荷分析与计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瞬态热载荷的分析与计算是合理设计电子设备吊舱环境控制系统的基础.本文建立了吊舱动态热平衡方程与壁面导热方程,并使用有限差分方程求解吊舱瞬态热载荷.分析了飞行状态及吊舱热容量对吊舱瞬态温度的影响,提出了"蓄冷"节能的设计概念并据此合理地确定了吊舱环境控制系统的设计热载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