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62篇
航空   179篇
航天技术   46篇
综合类   34篇
航天   5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多推力室的气动谐振点火器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满足多推力室多次同步点火的需要,通过大量的空气气动谐振加热实验和理论分析,研究了两种利用气动谐振点火技术的多推力室点火器,即多管点火器和小点火器,给出了两种点火器的系统结构、试验参数以及部分试验结果。这两种点火器都能在1秒内提供不同流量的火焰燃气,分别适用于较小推力室和较大推力室的点火。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多次点火试验结果表明,这两种点火器都可以可靠地进行海平面上多推力室的多次同步点火。  相似文献   
172.
高超声速下表面凸起干扰气动热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卜雪琴 《航空学报》2012,33(9):1578-1586
 对高超声速飞行器表面凸起附近的气流流动和气动加热开展了实验研究和分析。实验在高超声速炮风洞中进行,来流马赫数为8.2、单位雷诺数为9.35×106 m-1。利用薄膜传热测量方法进行了凸起几何形状和边界层状态对干扰流动加热的影响评估。利用流油图谱和纹影摄像法得到了凸起周围的流动特征:若凸起上游边界层未分离,最大峰值热流发生在凸起侧方附近处;若凸起上游边界层完全分离,最大峰值热流通常发生在凸起的上游表面。实验发现最大峰值热流和来流边界层状态关系不大,原因是流动干扰区表现出较强的三维扰动特性,使得来流层流边界层在干扰区内会转变成过渡甚至完全湍流状态。  相似文献   
173.
文立伟  余永波  齐俊伟  肖军  严飙 《航空学报》2011,32(10):1937-1944
通过与传统的热风加热技术对比并参照国外相关研究,采用红外加热替代热风加热,根据稳态下自动铺放成型的红外加热数学模型,基于自动铺带机的硬件结构,通过采用前馈控制方式、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搭建了以速度为变量、温度为控制量、可编程控制器为控制核心的红外加热温度自动控制系统.实验结果表明:使用红外加热恒温自动控制系统成型的复合...  相似文献   
174.
高超声速前缘空腔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前缘空腔高超声速被动流动控制方法并将其应用于轴对称钝锥外形,采用高分辨率的CFD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参数的前缘空腔外形进行了对比研究,阐述了高超声速前缘空腔降低前缘壁面热流的机理,总结了不同空腔参数对空腔外形气动力、热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合理设计空腔参数可以使空腔外形的前缘壁面热流有较大程度的降低,并且不影响外形的升阻比等气动特性。  相似文献   
175.
余永波  文立伟  肖军  张建宝 《航空学报》2011,32(6):1124-1131
为保证复合材料预浸带始终处于适宜铺放成型的工艺窗口内,自动铺带( ATL)成型过程中需要对预浸带的铺放温度进行精确控制.为适应高速率自动铺放,需要研究新的高效加热及精确控制方法.本文提出高加热效率、高响应速率的红外辐射加热方案.通过对红外热源与预浸带能量传输过程的分析,提出了红外加热过程中各传递系数的计算方法和公式.基...  相似文献   
176.
为了研究等离子喷涂ZrO2-8%(质量分数)Y2O3热障涂层系统在对流换热过程中的力学性能,以涡轮机叶片热障涂层为分析对象,结合传热学理论,通过热-结构耦合有限元计算方法对涂层与环境换热过程进行模拟仿真,重点分析换热系数以及升温速率对叶片残余应力演变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涂层上表面对流换热系数越大,在升温结束时残余应力越大。对流换热系数固定时,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最大残余应力先增大再减小,给出了对流换热系数以及升温速率的合理区域。  相似文献   
177.
压比和雷诺数对压气机级间篦齿封严流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为了解压气机级间封严的流动特性,以某航空发动机压气机为研究对象,对带有进出口旋转盘腔的级间篦齿结构进行了数值模拟.在压比范围为1.05~1.30,雷诺数范围为100~50000下,研究了压比和雷诺数对篦齿泄漏特性、旋流特性和风阻温升特性的影响,对比了包括篦齿和进出口旋转盘腔的系统参数与仅含篦齿的直齿参数的不同.计算结果表明进出口旋转盘腔对篦齿的流动特性有较大的影响;随着压比的增大,流量系数增加,封严效果下降,出口旋转比和风阻温升减小;随着雷诺数的增大,流量系数明显增大,出口旋转比和风阻温升也显著减小;在高雷诺数时,流量系数、出口旋转比和风阻温升变化幅度微小.   相似文献   
178.
杨肖峰  李芹  杜雁霞  刘磊  桂业伟 《航空学报》2021,42(12):625908-625908
随着未来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高速度、长航时新需求的提出,飞行器高温流动与热防护系统相互作用凸显,引发极端力学、热学条件下气固界面多相催化等高温界面效应。回顾了高超声速飞行器中界面多相催化理论建模和数值研究历程,重点综述了界面多相催化的给定速率系数模型、含微细观特征的唯象模型、基于微观理论模拟的跨尺度模型的研究进展。总结了作者团队在飞行器界面多相催化效应建模、机理和应用相关方面的研究结果。结合未来飞行器减重、增程、保形的设计需求,进一步提出了国内后续研究的重点方向,以期支撑热防护系统轻量化、低冗余设计。  相似文献   
179.
针对高速飞行条件下空气舵干扰区烧蚀产生的局部凹陷对气动加热的影响问题,建立了平板-空气舵流动模型,针对典型高速飞行状态,采用高温热化学非平衡数值模拟,研究了空气舵缝隙区的流动结构和气动加热规律,并对舵缝干扰区的烧蚀外形进行了模化,分析了干扰区烧蚀凹陷对流动结构和气动加热的影响,结果表明:烧蚀凹陷改变了干扰区压力分布规律,降低了沿展向压力梯度,从而抑制了边界层的横向流动和厚度减薄效应,使得干扰区热流降低,且热流降低量值与烧蚀凹陷深度呈正相关,凹陷深度为5 mm时干扰区热流降低量达到28.9%。   相似文献   
180.
针对地球大气再入返回器的辐射加热计算方法开展了研究,采用NASA的高温空气辐射加热预测软件QRAD中用到的四光谱带模型,同时考虑了辐射散热效应及非平衡辐射加热.对于返回舱大底的辐射加热分布特性,采用了基于牛顿压力分布的计算方法.计算结果表明,发展的高超声速再人体辐射加热预测方法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