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50篇
  免费   1142篇
  国内免费   1752篇
航空   5195篇
航天技术   1623篇
综合类   947篇
航天   2079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32篇
  2022年   222篇
  2021年   320篇
  2020年   297篇
  2019年   361篇
  2018年   374篇
  2017年   345篇
  2016年   387篇
  2015年   363篇
  2014年   456篇
  2013年   333篇
  2012年   459篇
  2011年   565篇
  2010年   405篇
  2009年   406篇
  2008年   426篇
  2007年   431篇
  2006年   391篇
  2005年   371篇
  2004年   331篇
  2003年   311篇
  2002年   240篇
  2001年   214篇
  2000年   219篇
  1999年   236篇
  1998年   186篇
  1997年   179篇
  1996年   112篇
  1995年   109篇
  1994年   125篇
  1993年   102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85篇
  1990年   88篇
  1989年   73篇
  1988年   51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21.
合成射流激励器实现共轴射流掺混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艳明  王保国  刘淑艳  伍耐明 《推进技术》2008,29(6):681-683,715
对多排列合成射流激励器控制共轴射流掺混流场进行了详细的二维非定常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激励器的采用可以增强共轴射流的掺混效果;相邻合成射流产生涡对在孔口处经过相互耦合,形成了更强的旋涡对,并以一种新生合成射流作用周围流场;两排激励器较单排激励器相比,前者控制掺混能力更强,这主要是由于相邻合成射流比单个合成射流有着更显著作用力的缘故。  相似文献   
322.
航空发动机多变量模糊滑模变结构模型跟踪控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蔡开龙  谢寿生 《推进技术》2008,29(6):737-742
针对现代航空发动机是一个具有不确定性的强非线性系统,结合滑模变结构控制和模糊逻辑系统的优点,提出了一种模糊滑模变结构模型跟踪控制方法。采用比例积分型切换超平面设计滑模变结构控制系统,使用模糊逻辑系统自适应调节切换增益,得到某涡扇发动机的模糊滑模变结构模型跟踪控制器。数字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不但能使被控对象较好地跟踪参考模型,消除抖振现象,而且对系统的不确定性具有不变性,保证了被控系统在整个控制阶段都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323.
针对多操纵面布局飞机,提出一种基于Kriging建模技术和鲁棒自增益调参控制器设计技术的大包线飞行控制系统设计方法.通过采用力矩控制形式,使调参控制器的输出为三轴所需力矩系数,从而便于采用力矩控制分配技术来发挥冗余操纵面的潜力,并提高系统鲁棒性;在设计使系统性能指标最优的控制律时,通过建立控制系统性能参数的Kriging近似模型,避免了多次进行耗时的控制器设计,提高了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324.
建立了陆基滑跃起飞动力学模型,并以某型电传操纵飞机为例进行了滑跃起飞仿真计算.分析了在滑跃起飞初始阶段驾驶员预置杆位和飞行控制系统对滑跃起飞的影响.仿真分析结果对驾驶员实际飞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完善控制系统设计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25.
在介绍正规矩阵参数优化方法和着舰导引控制系统的基础上,为提高舰载飞机的操纵性能,采用智能设计软件IntelDes3.0设计了具有鲁棒性的着舰飞行,推力综合控制系统。基于飞机纵向非线性运动方程的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控制系统对阶跃输入的响应性能良好,鲁棒性较强。  相似文献   
326.
主要研究了在进离港航线分离同时不考虑跑道影响条件下,提出了进离港分开考虑统计进近管制员工作负荷,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进近管制员工作负荷统计模型。最后结合上海进近扇区2对模型进行了检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327.
应用滑模控制设计了一种可重复使用运载器(RLV)再入姿态控制器,该控制器应用双环的滑模控制方案,可以获得对角速度及角度的同时跟踪,并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解耦性能。针对RLV再入姿态的动力面与反作用混合控制的特点,运用优化控制选择配置算法把控制力矩指令配置为末端受动器的控制指令,分别由动力面与反作用致动器来执行。再入姿态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精度、鲁棒性以及解耦的跟踪性能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328.
针对制导炸弹偏航通道存在对象参数摄动与外界干扰问题,设计自适应变结构控制器,并进行分析与改进(特别是分析了对象参数摄动后系统的稳态误差),通过理论推导保证系统稳定性以及良好的动态响应品质与静态响应品质;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29.
飞行器控制分配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现代飞行器控制分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状况.首先简要回顾了线性控制分配方法,然后着重论述了非线性控制分配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截距修正法、分段线性规划法、非线性规划法及包含神经网络计算、遗传算法和模糊逻辑在内的智能控制分配技术,最后讨论了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深入研究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330.
根据SINS/GPS制导炸弹动力学特性,首先推导了俯仰通道的制导控制一体化状态模型.然后在充分考虑制导和控制回路的不确定性基础上,利用terminal滑模控制方法,设计了制导控制一体化状态反馈控制律,所设计的控制器一方面保证制导炸弹满足打击精度和末端落角约束要求,另一方面保证控制回路的稳定性与鲁棒自适应性.采用模糊控制克服了变结构控制项引起的系统抖振.最后,分别进行了极端气动条件与取投放域边界值情况下的某型SINS/GPS制导炸弹六自由度飞行控制弹道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