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5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125篇
航空   295篇
航天技术   208篇
综合类   98篇
航天   6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01.
根据风力发电机的风速和输出功率历史数据,对风机输出功率均值与风速的关系进行最小二乘参数辨识,以此为基础求出风机输出功率偏差与风速的关系。采用Python概率分析确定风机输出功率偏差各子集的概率分布类型,估计其特征参数,以求出其概率密度函数,进而对风机输出功率偏差进行概率置信区间预测。基于风机输出功率均值与风速的关系和风机输出功率偏差子集的置信区间估计模型,实现了根据风速预报值对风机输出功率的置信区间进行预测。用实际风机的历史纪录对所提方法进行了测试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风速将风机输出功率偏差划分成多个子集,可提高风机输出功率概率置信区间预测的精准度。  相似文献   
302.
半球谐振陀螺是一种全新的固体陀螺,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工作方式。针对 半球谐振陀螺信号的提取、检测与控制,提出了半球谐振陀螺信号检测的改进方法和自 主开发的力平衡控制电路系统,以及其动态性能指标的改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技 术效果显著。研究可为半球谐振陀螺提供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303.
声学传感器节点之间的合作面临声学信道故障、声学信号的长传播延迟、有限带宽和连接丢失等挑战,成为水下探索和海底监测研究中的关键问题。在节点合作中,可以利用合作通信博弈改善节点之间的合作问题。首先,介绍了水下声传感器网络中影响合作的各种因素,围绕水下通信的可靠性、能耗性、安全性等方面,提出水下合作的分类,并且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用于水下声传感器网络的各种合作技术;其次,通过回顾博弈论在节点相互合作中的应用,分析了不同的合作博弈方法,比较了它们在不同指标上的性能;最后,介绍了水下声传感器网络的开放性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04.
燃气涡轮发动机故障诊断的人工神经网络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介绍了人工神经网络专家系统在航空涡轮风扇发动机故障诊断上的应用。通过一个高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故障诊断的实例分析, 验证了三层逆传播网络的可行性。非常令人鼓舞的诊断结果证明:神经网络的模糊联想特点、分布存储和并行处理能力以及对随机误差的抑制作用, 使其成为一个有效的和快速的方法。它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并可广泛用于航空发动机的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   
305.
面向问题的稀疏分布式记忆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松灿  杨国庆  吕军 《航空学报》1992,13(12):665-669
在Kanerva所提出的稀疏分布式记忆(SDM)或存贮模型的基础上,为实现对特定类问题的大维数输入空间的模式识别,如汉字识别,脸谱辩认等,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诸如汉字的频率分布等,提出了一个面向问题的稀疏分布式记忆模型。改进后的模型更符合实际应用,其中的学习规则采用了指数型记忆规则,使模型具有更高的信噪比,存贮容量亦大大提高。计算机模拟表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306.
Huge magnetic clouds of plasma emitted by the Sun dominate intense geomagnetic storm occurrences and simultaneously they are correlated with variations of spectra of particles and nuclei in the interplanetary space, ranging from subtermal solar wind ions till GeV energy galactic cosmic rays. For a reliable and fast forecast of Space Weather world-wide networks of particle detectors are operated at different latitudes, longitudes, and altitudes. Based on a new type of hybrid particle detector developed in the context of the International Heliophysical Year (IHY 2007) at Aragats Space Environmental Center (ASEC) we start to prepare hardware and software for the first sites of Space Environmental Viewing and Analysis Network (SEVAN). In the paper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newly developed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for SEVAN is presented. We plan to run the SEVAN network under one-and-the-same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enabling fast integration of data for on-line analysis of Solar Flare Events. An Advanced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ADAS) is designed as a distributed network of uniform components connected by Web Services. Its main component is Unified Readout and Control Server (URCS) which controls the underlying electronics by means of detector specific drivers and makes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the on-line data. The lower level components of URCS are implemented in C and a fast binary representation is used for the data exchange with electronics. However, after preprocessing, the data are converted to a self-describing hybrid XML/Binary format. To achieve better reliability all URCS are running on embedded computers without disk and fans to avoid the limited lifetime of moving mechanical parts. The data storage is carried out by means of high performance servers working in parallel to provide data security. These servers are periodically inquiring the data from all URCS and storing it in a MySQL databas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ntrol interface is based on high level web standards and, therefore, all properties of the system can be remotely managed and monitored by the operators using web browsers. The advanced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at ASEC in Armenia was started in November, 2006. The reliability of the multi-client service was proven by continuously monitoring neutral and charged cosmic ray particles. Seven particle monitors are located at 2000 and 3200 m above sea level at a distance of 40 and 60 km from the main data server.  相似文献   
307.
为了掌握低排放燃烧室的污染物排放情况,对其化学反应网络器(CRN)模型的参数化进行研究.对爬升工况下燃烧室CFD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划分燃烧室的结构,得到燃烧室的CRN模型.再利用自编程软件对燃烧室的结构参数和进口参数进行参数化定义,并把参数化的CRN模型在不同工况下的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分别比较.结果表明:在慢车工况下二者相差不大,在爬升工况下二者差异也在允许误差范围之内.验证了该模型可行性较好,该参数化CRN模型可用于预测低排放燃烧室的污染物排放量和出口温度.  相似文献   
308.
研究了一类具有变系数及状态依赖时滞或分布时滞的BAM神经网络模型的周期解存在唯一性问题,利用不动点定理获得了周期解的存在唯一性条件,并应用数例说明结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09.
机器学习在湍流模型构建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于高性能计算机和数据共享平台的发展,研究者可以获取大量的高分辨率湍流计算数据。近年来,随着深度神经网络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数据驱动的机器学习方法也开始应用于湍流模型中不确定度的量化以及模型的改进和构建中。湍流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相结合是湍流研究的一个新领域。研究者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例如模型的泛化能力和鲁棒性等。模型构建过程包含了数据处理、特征选择以及模型框架的选取与优化等诸多方面,这些方面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模型的性能。本文从机器学习在湍流建模过程中的实现方法和模型的不同作用两方面分析总结了目前主要的研究工作进展,并对这类问题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研究展望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10.
为了克服传统CFD计算需要耗费大量的计算时间与成本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非定常周期性流场的预测框架,可以实时生成给定状态的高可信度的流场结果。将条件生成对抗网络与卷积神经网络相结合,改进条件生成对抗网络对生成样本的约束方法,建立了基于深度学习策略采用改进的回归生成对抗网络模型,并与常规的条件生成对抗网络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基于改进的回归生成对抗网络的深度学习策略能准确预测出指定时刻的流场变量,且总时长比CFD数值模拟减少至少1个量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