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3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108篇
航空   547篇
航天技术   43篇
综合类   44篇
航天   6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SINS/GPS组合系统姿态角误差可观测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首先建立起捷联惯导系统(SINS)与全球定位系统(GPS)相结合系统的数学模型,从研究SINS/GPS组合系统的可观测性出发,通过理论分析得出了组合系统姿态角误差可观测性很差的结论,并给出使可观测阵满秩的条件。对3种飞行条件所做仿真分析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52.
对于密封中发生气流激振的故障诊断问题,基于有限元方法,应用Muzynska非线性密封力模型建立了密封-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数值积分方法研究了升/降速过程的气流激振失稳规律和振动特性,并分析了在变速和稳速情况下偏心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流激振力会使系统固有频率升高,使发生共振时的振幅降低;发生气流激振会出现锁频现象并伴有组合频率特征;降速时由于气体的流动性强从而导致切向惯性力很弱,惯性效应不明显;当偏心量较小时频谱上只出现了锁频,随着偏心增大组合频率出现并不断丰富;稳速时气流激振频率随偏心的提高而增大,并出现了频率突变。   相似文献   
253.
为实现联合循环机组的快速设计、性能优化及分析,基于热力学定律,采用面向对象及混合编程技术开发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热力性能计算平台。针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流程结构,运用Fortran语言编译了联合循环热力性能计算模块,并借助混合编程技术与C#界面程序实现对接,完成软件界面的编译。提出界面的整体架构及类的实现与继承,构造出窗体类、计算接口类及灵敏度分析接口类,实现了所开发软件的性能计算功能。该软件能快速开展循环方案设计、优化及变工况的性能分析等工作,为机组的设计和优化提供有益指导。  相似文献   
254.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叶栅出口旋转总压探针耙对跨声速环形涡轮叶栅流场的影响,其中对比分析了探针耙在不同周向位置与无探针耙时的流场及叶栅性能参数。结果表明:常规总压探针耙会造成其相邻及上游叶栅通道流动减速、下游叶栅通道流动加速;探针耙尾缘燕尾型激波及其上游的正激波,与相临及下游叶片的尾缘燕尾型激波系互相干涉,形成了复杂的激波系和膨胀波系,造成相邻及上游若干叶栅通道堵塞,导致各叶片的载荷分布均不相同;叶栅各通道的叶片载荷、出口总压、端壁静压、出口气流角等参数偏离无探针耙情形,测得的叶栅出口流场与无探针耙时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255.
滑跃式高超音速巡航飞行器设计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国外滑跃式高超音速巡航飞行器的发展现状基础上,提出了高超音速巡航飞行器的概念设计,对滑跃式高超音速巡航飞行器总体方案提出了设想。选择乘波构型建立了滑跃式高超音速巡航飞行器的气动布局,采用Euler方程数值解法Dahlem-Buck公式和切楔法对气动布局的亚、跨、超、高超音速气动特性进行了计算分析。由结果可见,建立的气动布局可满足总体方案设想中飞行任务要求。对滑跃式高超音速巡航飞行器的动力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分析了采用火箭基组合循环发动机(RBCC)方案所需的燃料消耗。由初步分析计算结果可见,对于Ma≈10的滑跃式高超音速巡航飞行器,采用RBCC作为推进系统,可满足总体方案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256.
导弹电子设备故障的组合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传统GM(1,1)的对纯指数型序列预测的局限性,引出了改进的离散灰色DGM(1,1)模型。应用DGM(1,1)模型与时间序列AR模型的组合模型对导弹电子设备进行故障预测,并通过实例对预测精度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257.
大转角压气机静子叶栅附面层吹吸数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大转角静子叶栅吸力面气流分离严重、总压损失较大的问题,根据二次流对主流进行引射的作用原理,采用附面层吹吸技术使主流自动贴近叶栅吸力面,并同时加速附面层内的低速气流。研究中使用FLUENT软件求解二维N-S方程,数值模拟采用吹吸气技术前后两种叶栅通道的流场。结果表明:采用附面层吹吸技术后叶栅的气动性能明显改善,气流转折能力增强,扩散因子增大,总压损失系数减小。  相似文献   
258.
涡轮叶栅叶尖间隙流实验研究(英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effects of some factors on the tip clearance flow in axial linear turbine cascades. The measurements of the total pressure loss coefficient are made at the cascade outlets by using a five-hole probe at exit Mach numbers of 0.10, 0.14 and 0.19. At each exit Mach number, experiments are performed at the tip clearance heights of 1.0%, 1.5%, 2.0%, 2.5% and 3.0% of the blade height. The effects of the non-uniform tip clearance height of each blade in the pitchwise direction are also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at a given tip clearance height, generally, total pressure loss rises with exit Mach numbers proportionally. At a fixed exit Mach number, the total pressure loss augments nearly proportionally as the tip clearance height increases. The increased tip clearance heights in the tip regions of two adjacent blades are to be blame for the larger clearance loss of the center blade. Compared to the effects of the tip clearance height, the effects of the exit Mach number and the pitchwise variation of the tip clearance height on the cascade total pressure loss are so less significant to be omitted.  相似文献   
259.
吸附式亚声速压气机叶栅气动性能实验及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以亚声速平面叶栅风洞为实验平台,在不同来流马赫数、攻角和吸气量状态下,测试吸附式压气机叶栅吸力面、压力面表面压力分布和叶栅尾缘等参数.结果表明,附面层吸除能促进附面层减薄,减少分离损失,有助于降低叶栅总压损失,提高气流折转能力,改善叶栅气动性能.合适吸气槽位置和吸气量的选择,有利于叶栅内部流动更趋合理.   相似文献   
260.
饶江  吴文权  华耀南 《航空学报》1990,11(5):236-241
 本文利用较为先进的附面层内法向速度分布等半经验相关式,发展了一种适用于大逆压梯度的附面层积分方法。将激波近似地用大逆压梯度代替,对湍流附面层进行了快速计算,再将求得的附面层参数与无粘主流计算通过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结合起来,反复迭代后将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及无粘计算的结果比较,可以看出有粘-无粘迭代对无粘计算结果有明显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