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8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160篇
航空   472篇
航天技术   172篇
综合类   94篇
航天   14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61.
外啮合齿轮泵产生噪声的原因探究及解决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与研究,详细分析了外啮合齿轮泵噪声现象的机理:(1)外啮合齿轮泵制造精度不够;(2)外啮合齿轮泵高速旋转时出现抽空现象或者是吸油管路中途吸入空气;(3)外啮合齿轮泵出现困油现象而没有设计相应的缷荷槽;(4)外啮合齿轮泵采用较大正变位齿轮,齿数较少,排油压力脉动率增大,使外啮合齿轮泵产生噪声;(5)进出油口压力过大,压力急剧上升出现较大冲击,从而产生了噪声和振动。对此有针对性地设计出了消除外啮合齿轮泵噪声现象的特殊结构,不但大大降低了噪声现象,而且还提高了外啮合齿轮泵的容积效率。可为今后设计高质量的高转速外啮合齿轮泵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62.
因主减速器引起的舱内中高频噪声是影响直升机乘坐舒适度的关键因素.本文从主减速器的噪声传递路径出发,梳理并总结了支撑结构、机舱壁板和声腔3方面的舱内噪声控制技术发展状况,包括被动、主动和半主动控制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国外直升机型号主要依靠壁板阻振、隔声密封和舱内吸声等被动技术进行舱内降噪,但存在重量、经济性、控制效果等问...  相似文献   
863.
朱冰  余瑞星  祝小平 《宇航学报》2007,28(5):1258-1261
针对传统水平集算法只对含有加性噪声的图像有较好处理结果的缺点,对水平集函数的速度停止项进行了改进。首先,改进后的速度停止项可以通过自适应滤波来消除乘性噪声对水平集函数演化的影响;其次,提出了一种估计图像平滑区域的方法,以使水平集可以更准确的分割出图像中的目标;最后,再将该速度停止项带入到水平集演化方程中,对图像进行演化运算。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抑制乘性噪声的同时较好的对图像进行分割。  相似文献   
864.
直升机在军用和民用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的旋翼技术和构型不断出现,对直升机噪声研究需不断深入和更新。本文首先概述了旋翼(尾桨)的噪声产生机理和传播规律,并扩展到存在复杂气动或噪声干扰的共轴刚性旋翼高速直升机和倾转旋翼机;接下来介绍了直升机飞行噪声测量进展,已发展成多种测量方式作为降噪设计的验证和评估手段;然后综述了降噪设计技术的发展现状:旋翼被动降噪技术已在直升机领域得到大量应用,直升机噪声水平稳步降低;变转速控制技术和低噪声轨迹优化技术逐渐走向成熟;旋翼主动降噪技术更多地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尚需在驱动装置、控制规律等方面开展进一步研究。最后总结了直升机降噪设计现状,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65.
小波变换的原理及其在噪声材料超声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信号自理的角度给出了小波变换的工程理解。小波变换可以看作从原始信号中不断抽取细节,最终只留下信号主干的过程。用小波变换对噪声材料粗晶奥氏体不锈钢中人工缺陷的超声A型信号处理的结果表明,在对小波系数合理解释的情况下,小波换能有效地提高信噪比。  相似文献   
866.
由于SAR图像相干斑噪声是非高斯分布的,无法直接采用光学成像系统的去噪技术处理,因此,目前还没有真正的理想算法广泛适用于SAR图像去噪.在分析目前流行的空频域去噪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1种小波域SAR图像去噪方法.为了克服离散小波变换缺乏平移不变性及方向选择性受限的缺点,该方法利用平稳小波将图像分解为低频逼近信号和...  相似文献   
867.
运载火箭整流罩内的声振环境对有效载荷的可靠性和发射任务的成败至关重要。为改善整流罩内低频声振问题,首先从数学原理上介绍了用于主动降噪(ANC)系统的自适应滤波器和通道辨识的方法;其次针对运载火箭整流罩特定情况,建立反馈式滤波最小均方值(FxLMS)-ANC系统控制模型,并在实验室环境下搭建硬件实验平台;最后针对噪声频谱分布的不同特点开展宽带、窄带、宽带与窄带组合式ANC实验。结果表明:采取ANC控制对噪声抑制效果明显,特别是对功率谱峰值所在的频点实施窄带降噪,降噪效果更为突出。实验室环境下所得的实验结论,验证了在运载火箭整流罩内ANC的潜力。  相似文献   
868.
针对自由空间光信号传输更易受到环境影响的特点,提出了一种被动相位噪声补偿技术。该方法利用探测往返传输的光信号与发射端参考信号拍频获得链路引入的相位噪声,在发射端通过声光移频器(acousto-optic modulator, AOM)对待传递信号移频取共轭即可在接收端获得相位稳定的光学频率信号。该方法避免了使用复杂的鉴相和伺服控制电路,使系统具有更快的补偿速度且没有鉴相范围的限制。实验结果表明,150 m的室外自由空间链路的平均时间1 s的附加频率不稳定度约为1.9×10-16,平均时间1 000 s的附加频率不稳定度约为4.6×10-19。该相位噪声补偿技术为高精度的自由空间光学频率传递提供了一个简单可靠的方案。  相似文献   
869.
采用LES(large eddy simulation)+FW-H(Ffowcs Williams-Hawkings)方程,研究了圆柱表面使用不同PPI(pore number per inch)和厚度的多孔介质对圆柱尾迹及圆柱-翼型干涉噪声的影响,探索了多孔介质的降噪规律和机理。结果表明:多孔介质能稳定圆柱表面的剪切层,抑制旋涡脱落,从而削弱尾迹对下游翼型的影响,圆柱单音噪声最大可降79 dB,翼型单音峰值降低13.22 dB,宽频噪声降低20 dB;多孔材料PPI的变化对降噪效果影响较小,而厚度是影响流场模态、降噪效果及气动性能的一个关键参数;多孔材料厚度合适时,圆柱-翼型流场形态为“剪切层模态”,可有效降低湍流干涉噪声;多孔材料厚度较小时,发现了一种流场形态,即“剪切层-尾迹模态”,导致翼型噪声增大;合适的多孔介质厚度不仅降噪效果显著,对圆柱-翼型的气动性能也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70.
在水面舰艇声隐身论证阶段,由于设计输入不足,难以对振动噪声情况进行数值预报。文章提出了一种表征船体不同部位机械振源影响情况的结构影响因子方法,进行了典型水面舰艇主要振源、结构部位对局部自噪声的影响分析,建立了主要振源工况、结构部位与局部自噪声的量化关系,可为水面舰艇声隐身论证提供量化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