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84篇
航空   309篇
航天技术   59篇
综合类   44篇
航天   14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01.
采用熔融共混的方式制备了不同短碳纤维含量增强含二氮杂萘酮聚芳醚酮(PPEK)基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的加工性能、力学性能、摩擦性能、耐热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短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均可以注塑成型;短碳纤维对PPEK的增强作用明显,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均有大幅提高;复合材料中短碳纤维起到了明显的自润滑作用,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均随碳纤维含量的增加而明显降低;短碳纤维的加入进一步提高了复合材料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202.
C/C复合材料致密化制备技术发展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综述了C/C复合材料致密化制备技术,分析比较了化学气相渗透工艺、液相浸渍工艺及化学液-气相沉积工艺的优缺点。认为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在过去一些年中发展很快,但它的工艺周期长;液相浸渍工艺繁杂,其浸渍炭化和石墨化工序需反复多次(通常4-6次),因此其效率也比较低;而液-气相沉积工艺周期短、效率高,很有发展潜力,当前急需开展该沉积技术原理的研究及改进其实验设施。  相似文献   
203.
为确定最佳组分含量,采用正交实验法对“酚醛树脂(PF) 纳米S iO2粉 石墨粉 ZrO2粉 短切炭纤维”胶粘剂体系进行了配方研究,并探讨了组分含量对胶粘剂性能的影响。得到的最佳配方为“PF 2%纳米S iO2粉 1%石墨粉 1%ZrO2粉 4%短切炭纤维”,其对石墨材料的粘接强度达11.6 MPa,胶粘剂本体线烧蚀率为0.058 mm/s,质量烧蚀率为0.0732 g/s。胶粘剂可进一步用于粘接修复C/C复合材料喉衬构件的工艺缺陷。  相似文献   
204.
简述了制备炭/炭复合材料的新工艺——化学液相沉积(CLD)的沉积原理。利用工业燃油作为裂解炭前驱体,炭纤维毡作为增强体,通过工艺参数控制得到低成本炭/炭复合材料。CLD工艺所得材料沉积密度1.6 g/cm3,轴向压缩强度92 MPa,等离子烧蚀率0.06 mm/s,与CVD工艺所得材料相近。与常规CVD工艺相比,CLD工艺制备的C/C复合材料在制备时间上缩短了4/5,致密速率快5倍多。所得基体裂解炭为粗糙层与光滑层结构(大部分为粗糙层结构)。基体炭与炭纤维接合界面适中,且呈洋葱状分布,从而材料具有一定韧性。  相似文献   
205.
消失模铸造阻燃镁合金的组织与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消失模铸造阻燃镁合金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表明,RE的加入在组织中出现了枝条状共晶Al11RE3相,并未形成粗大A12RE相,同时晶界上离异共晶β相的数量大大减小,且呈不连续网状或孤立块状分布。降低模样厚度和浇注温度,合金的组织明显细化,共晶Al11RE3相和β相的尺寸减小,分布更为均匀。消失模铸造阻燃镁合金的力学性能与消失模铸造AZ91镁合金的基本相当,断裂方式是以解理为主的脆性断裂。  相似文献   
206.
通过数值模拟和试验的方法,对弹头端头帽所采用的细编穿刺三向碳/碳材料的应力集中问题进行了研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对深入了解该材料的力学性能有较大帮助,并已应用于设计。  相似文献   
207.
结构吸波材料多层阻抗渐变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多层阻抗渐变的吸波结构设计思想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多层阻抗渐变思想在吸波层板和泡沫两类结构吸波材料设计上的应用。理论计算与试验验证结果均表明,采用多层阻抗渐变设计能够使吸波层板和泡沫的吸波带宽向低频拓展,同时显著提高吸波泡沫的吸收强度。具有三个阻抗渐变吸收层的4 mm厚吸波层板在5~18 GHz频段反射率小于-10 d B;具有六个阻抗渐变吸收层的22 mm厚吸波泡沫在2~18 GHz频段反射率小于-10 d B,其中在6~18 GHz频段反射率小于-20 d B,8~12 GHz频段反射率小于-30 d B。多层阻抗渐变设计是提高结构吸波材料吸波性能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8.
关于太阳模拟器电源的理论和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回顾了太阳模拟器电源发展的三个阶段:碳弧灯和磁饱和电抗器阶段;氙灯和模拟量阶段;氙灯和数字量阶段.文章并阐述了KM6太阳模拟器电源的设计思路,详细地介绍了可选用元器件的优缺点,以及"PWM"变换器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9.
碳纤维对低特征信号XLDB推进剂力学性能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初步研究了不同基的碳纤维(CF)及其加入工艺对XLDB推进剂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F的加入提高了XLDB推进剂低温延伸率,电镜照片显示粘接剂与CF有良好的粘接能力,断裂是发生在粘接剂基体而不是发生在CF与粘接剂的接触面。  相似文献   
210.
热解炭含量对C/C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不同热解炭含量对C/C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对采用CVD工艺致密到不同密度,具有不同热解炭含量的2D炭布针刺体试样,利用沥青高压浸渍炭化工艺增密至相同的最终密度,然后对其进行力学、热学性能及等离子烧蚀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热解炭含量高的C/C试样具有较好的力学、烧蚀及导热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