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40篇
航空   123篇
航天技术   22篇
综合类   19篇
航天   6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21.
林庆国  王浩明  程诚 《上海航天》2019,36(6):114-120
针对未来空间任务对能源和动力日益提高的需求,提出了基于氢化镁的核电核热双模共质空间核动力技术。该技术以一种储氢密度高、热稳定性较好,能够以常温常压储存的氢化镁作为工质,通过核能加热后氢化镁分解成为核热推进可用的高压氢气和电推进可用的单质镁,并结合高效动态热电转换系统,形成大功率核电源、大功率超高比冲核电推进、高比冲氢气核热推进以及大推力镁核热推进多种工作模式。基于氢化镁的多模共质空间核动力技术解决了低温推进剂、气态工质在空间应用时的存储安全性和存储密度低的问题,其具备的多种工作模式能够针对不同任务需求提供相应的能源或者动力输出,提高核动力飞行器任务能力。  相似文献   
122.
由于硼具有热值高、着火温度高等特点,使得其在固冲发动机中的应用成为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以开展固冲发动机条件下的硼燃烧试验研究为目的,建立了一套试验系统。基于这一试验系统,对不同轴向位置的凝相燃烧产物进行试验取样,在XRD、SEM和EDS等物理分析的基础上,对物相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研究了不同轴向位置的硼局部燃烧效率和完全燃烧效率,获得了硼燃烧效率和完全燃烧效率沿轴向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23.
低温镁/水反应特性及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星  张炜  郭洋  姜本正 《固体火箭技术》2011,34(1):71-74,100
采用量气法研究了30~85℃范围内温度和催化剂对Mg/H<,2>O反应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低温条件下Mg/H<,2>O反应为一维扩散控制的反应,但反应速率和反应程度较低,温度升高有利于提高反应速率和反应程度.铵盐催化剂可加速Mg/H<,2>O反应,该类催化剂改变了Mg/H<,2>O反应的反应机理,使该反应的控...  相似文献   
124.
硼颗粒点火燃烧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硼的质量热值和体积热值极高,作为金属燃料使用具有显著的能量优势。如何充分释放硼氧化的高热量成为其应用推广的关键问题。基于半个世纪以来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论述了硼颗粒点火燃烧的主要过程与机理,分析了硼点火燃烧特性的影响因素与促进方法,评述了硼点火燃烧模型和数值计算的研究进展。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未来研究的重点及改进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5.
Electromagnetic wave absorbing materials are urgently required in the fields of medicine, communication, and military. However, the thickness, weight, narrow effective bandwidth, and weak absorbing ability of the materials restrict their further application. In this work, a double-layer hollow nanocube with a dielectric titanium dioxide (TiO2) shell and a magnetic CoFe oxide inner shell is prepared. Prussian blue (PB) is prepared by the hydrothermal method, and used as the template to prepare PB@CoFe PB analogue (PBA). After selective etching and further calcination, hollow CoFe oxide particles are obtained. The obtained particles are then coated with SiO2 and TiO2, respectively, and the intermediate layer is dislodged to obtain the final CoFe oxide@TiO2 with the hollow double shell structure. The obtained double-layer hollow structure can effectively capture the incident electromagnetic waves, and increase the propagation path. Moreover, the obvious enhancement of interface polarization and the improvement of impedance matching enhance the wave absorbing ability of the material. 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ucture is stable and the dispersion is good. The maximum reflection loss (RL) at 10 GHz is as high as -46.1 dB with the sample thickness of 1.6 mm. The light-weight and high-efficiency CoFe oxide@TiO2 absorber is promised to be used in commercial and military aerospace fields.  相似文献   
126.
纳米铜铬复合氧化物对RDX热分解的催化作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纳米CuO.Cr2O3复合物的催化性能,采用室温固相化学反应法制备出不同铜、铬质量比的纳米CuO.Cr2O3复合物,测出产物的粒径约为15nm,用DSC测试了纳米CuO.Cr2O3复合物对RDX热分解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纳米CuO.Cr2O3复合物对RDX热分解有较好的催化效果,它使RDX的分解峰温提前了11.1℃,活化能降低了17kJ/mol,其作用明显优于纳米CuO和纳米Cr2O3及其混合物。  相似文献   
127.
粒子侵蚀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松柏 《推进技术》1993,14(1):40-45
固体火箭发动机排出的高温、高速燃气对热防护材料有很大的侵蚀作用,特别是燃气中的氧化铝粒子对材料的侵蚀起主要作用。为此,本文对粒子侵蚀问题做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提供了一个用以计算粒子侵蚀速度的方法和公式。最后的算例表明,此方法可行,并具有足够的精度。  相似文献   
128.
Antimony-doped tin hydroxide colloid precipitates have been synthesized by hydrolysis of SnCl4 and SbCl3 using: (1) an ion-exchange hydrolysis to remove chlorine ions, and (2) isoamyl acetate as an azeotropic solvent to obviate water. The obtained dried powder is of high dispersivity without any need for further grinding. The size and dispersivity of the final particles are investigated with the aid of TG-DTA, BET, XRD and TEM. After having calcined, the antimony-doped tin oxide nanopowder possesses a tetragonal rutile structure with high dispersivity, uniform particles and low hard agglomeration.  相似文献   
129.
在聚丙烯腈(PAN)聚合液中分别加入Fe,nano-Fe和FeC2O4.2H2O,经热处理后制备了三种新型的电磁损耗型碳基复合吸波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对复合材料分别进行物相分析,三种复合材料中,Fe元素主要以Fe3O4的形式存在.根据所测得的介电常数和磁导率比较分析了三种碳基复合材料和纯碳材料的吸波性能,结果表明加入Fe和nano-Fe制备的碳基复合材料有效改善了纯碳材料的输入波阻抗匹配程度,提高了微波吸收性能.结果表明,加入Fe和nano-Fe制备的碳基复合材料,涂层厚度分别为1.9和2.2mm时,在12.7~ 18GHz频段内,反射损失值都小于- 10dB,有效吸收带宽为5.3GHz.涂层厚度均增至2.5mm,最小反射损失值分别达到- 46和- 29.8dB,有效改善了纯碳基体输入波阻抗匹配程度,提高了微波吸收性能.  相似文献   
130.
对氧化物弥散强化MGH956冷轧板材再结晶退火后可形成较为均匀细小和极其粗大两种完全不同晶粒组织状态的再结晶行为进行了研究。采用光学显微镜对冷轧板材在700~1350℃,1~120min等温退火后的组织检验结果显示:这两种晶粒组织状态的再结晶在起始和完成温度、起始形核位置、及长大速率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表明MGH956冷轧板材的再结晶并非仅以一种,至少可以两种不同的机制形成,并且,这两种机制还可共同发生在同一板材,导致MGH956板材再结晶组织形貌呈多样性,晶粒尺寸出现极为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