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66篇 |
免费 | 430篇 |
国内免费 | 167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857篇 |
航天技术 | 311篇 |
综合类 | 204篇 |
航天 | 19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9篇 |
2024年 | 44篇 |
2023年 | 60篇 |
2022年 | 69篇 |
2021年 | 68篇 |
2020年 | 56篇 |
2019年 | 46篇 |
2018年 | 60篇 |
2017年 | 52篇 |
2016年 | 42篇 |
2015年 | 36篇 |
2014年 | 64篇 |
2013年 | 61篇 |
2012年 | 64篇 |
2011年 | 66篇 |
2010年 | 55篇 |
2009年 | 63篇 |
2008年 | 42篇 |
2007年 | 51篇 |
2006年 | 46篇 |
2005年 | 55篇 |
2004年 | 33篇 |
2003年 | 41篇 |
2002年 | 31篇 |
2001年 | 26篇 |
2000年 | 30篇 |
1999年 | 44篇 |
1998年 | 31篇 |
1997年 | 22篇 |
1996年 | 36篇 |
1995年 | 28篇 |
1994年 | 24篇 |
1993年 | 30篇 |
1992年 | 20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20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41.
基于DDS任意波形发生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江南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2005,20(2):275-277
基于DDS原理设计了一种任意波形发生器,并通过软件编程实现对其频率字和参考频率的改变,以提高波形发生器输出信号频率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42.
443.
444.
高速列车驶入隧道时会产生初始压缩波,其沿隧道纵向传播至出口时会向隧道外辐射形成微气压波。本文搭建了利用高压空气瞬间释放产生初始压缩波的实验装置,对其产生的压缩波开展了实验研究。介绍了实验装置的组成,分析了隧道内压力时程曲线及形成机理,给出了实验装置各参数对初始压缩波的影响规律,对压缩波的后续衰减过程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隧道内的压力波动主要受隧道出入口的反射波影响;通过改变实验装置相关参数能够对初始压缩波的波形进行调节;不同高压腔初始压力下,压缩波的衰减周期相同,但初始幅值越大,相同时间内压力衰减得越快。 相似文献
445.
针对某发动机整体叶盘风扇部件第1级转子叶片振动故障,应用基于叶尖定时原理的多通道非接触叶片振动测试系统对不同气动状态、不同运行转速下叶片振动参数进行测量,采用整级叶片行波分析方法分析得到了整体叶盘转子叶片的振动形式以及叶片振动随风扇气动状态和运行转速的变化规律。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该整体叶盘转子叶片在多个转速下存在非同步振动,同时静子参考系可观察到前行波,叶片振动频率、激振因素及振动节径均随转速变化,叶片振动Campbell图存在2条明显的激振线,与叶片2弯和1扭振型频率线基本一致。通过测试分析可知振动激励源为宽频激励,且与试验件静子结构激振因素无关。可通过提高叶片自身刚度、强化阻尼效果、降低弯扭耦合来改善叶片振动特性。 相似文献
446.
当物体以超声速穿越同向运动的斜激波时,它的飞行Mach数和攻角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穿越过程中斜激波与物体脱体激波发生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激波干扰波系结构,基本的干扰形式为复合Mach反射结构。不同的穿越位置时,由于不同的来流条件,使物体上尾部凹坑内的流场和波系发生很大的变化,随着物体的穿越过程,当头部和凹坑下游壁面与翼面穿越激波时,阻力系数有两次剧烈的变化,法向力基本呈线性下降,压力中心先大幅度后移,物体逐渐穿过激波后又快速前移。因此穿越过程使物体加速,给物体的姿态带来很大的扰动。翼面穿过激波也造成阻力、法向力下降,压心后移。如果对有控制的飞行器,穿越激波时气动力特性和稳定性的急剧变化,将给控制系统带来很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447.
空间引力波探测卫星平台对微推力器提出了“快响应、低噪声、高稳定性”等多重性能指标,针对传统开环运行的推进系统难以满足高精度性能的问题,以推力估计准确度高、可控性强等主要特性的微型微波离子推力器为研究对象,采取微波调控策略,并通过模拟电路、数字控制技术相结合的精密反馈控制方法,实现了15ms快响应、10-3~1Hz频段噪声小于0.1μN/Hz1/2的推力输出指标。研究表明:与开环调节相比,反馈控制能有效抑制器件温漂及推力器复杂耦合等工作特性带来的各种噪声及扰动,且本文所采用的抗混叠滤波器方案能有效抑制数控过程中高频数据在低中频段的折叠,从而提升推力噪声指标。 相似文献
448.
应用超声进行航天器舱体及管道系统检漏是一种可快速定位漏点的无损检测方法,从试验方法及信号处理上可以有效提高各种工况下的检漏灵敏度。文章对非接触超声检漏提高有效湍流强度增强超声信号和接触超声检漏改变信号带通频率这两种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这两种方法均能增强有效信号强度,提高检漏灵敏度。 相似文献
449.
尖楔和半锥引起的激波/边界层干扰中相关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于由尖楔和半锥等引起的后掠激波/边界层干扰中相关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雷诺数Re=2.4×10~7/m,自由流马赫数Ma_∞=1.79,2.04和2.50。相关性研究的结果表明:在锥形干扰区域内,上游影响线和主分离线的斜率仅仅依赖于无粘激波强度,而无粘激波形状及湍流边界层特性对其影响不大。即在锥形干扰区域内,激波上游的流动特性主要依赖于无粘激波强度。 相似文献
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