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7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198篇
航空   636篇
航天技术   140篇
综合类   129篇
航天   12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简要介绍了模块和模块化的基本概念,依据模块化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步骤对通用支援飞机进行了系统分解和模块划分,详细地描述了通用型舰载支援飞机从系统分解、通用要素提取、非典型要素处理到模块组合的设计思路,从总体角度设计了一种模块化布局的通用型舰载支援飞机,并建立起三维模型。  相似文献   
222.
尹江辉  刘昶 《飞行力学》1995,13(4):34-38
建立了现代高机动性能战斗机俯仰敏捷性仿真计算数学模型和机动飞行时的操纵动作,以F-16战斗机为例,计算并讨论了初始飞行状态以及飞行控制系统参数对战斗机俯仰敏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适当的飞行状态,有利于更好地发挥飞机的俯仰敏捷性;降低飞机整体系统的阻尼,将有利于提高飞机的俯仰敏捷性;控制系统有关参数的设计,除考虑飞行品质要求外,还需综合考虑飞机敏捷性等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223.
曹成林 《飞行力学》1997,15(2):68-74
负过载试飞是民用飞机,特别是大,中型民用运输机适航试飞的重要验证项目之一。通过对Y8F-200型飞机负过载试飞,详细地叙述了中型运输机负过载试飞测试设备的改装技术和飞行驾驶技术,以及在负过载试飞中需要考虑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24.
为提供弹射座椅多模态控制输入参数选择的理论依据,通过计算机仿真,比较分析了俯仰角、滚转角、滚转角速度、下沉率、迎角、侧滑角等弹射启动时飞机状态参数对弹射轨迹(垂直方向)和安全救生高度的影响。参考评估期刊的影响因子,提出了安全高度影响因子法,并计算出在同等弹射条件下(速度和高度)各参数的平均影响因子,得出各参数对救生高度的影响程度及变化规律,确定了俯仰角、滚转角和下沉率是影响救生高度的三个主要参数。  相似文献   
225.
研究了平尾容系数对飞机俯仰敏捷性尺度的影响,这些尺度包括加载/卸载时间,最大正/负过载变化率,最大上仰/下俯机运范围内的俯角速率,对比计算表明:较大的尾容系数可获得较高的俯仰敏捷性,而在同一容系数下,较大的平尾面积可比较大的平尾力臂获得更高的俯仰敏捷性。另外,平尾面积和平尾力臂的影响只有一定范围内最显著,故在设计时需进行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226.
用自制的具有极高分辨率的微机控制的三晶体x-射线衍射仪测量了用MOCVD方法生长的Ga_(0.52)In(0.48)P外延薄膜的超结构。我们发现,在Ga_(0.52)In(0.48)P外延薄膜内由In平面和Ga平面交替组成的(?)平面中,存在着交替的In丰与Ga丰平面。对此,我们定义了有序因子,并首先精确地测定了有序因子值。由此导出了成份调制的表达式。这样,我们就可用成份调制表示式来表达GaInP_2外延薄膜中存在的部分有序相的超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227.
可靠性分配的因素综合法及其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传统的可靠性评分法的分析研究,提出该种方法的不足。因素综合法的提出,综合考虑了各因素对可靠性分配所起的作用(或贡献)。通过对其特性分析看出,该方法弥补了传统方法的不足,有利于各种参数的正确评定,因此,该方法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可靠性分配法。  相似文献   
228.
汽室型铷原子频标中微波腔的小型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实现汽室型铷原子频标微波腔小型化的技术途径,给出了自主研制的小型化微波腔的三维仿真结果和外型结构,介绍了以新研制的小型微波腔为基础构成的小型化腔泡系统。小型化微波腔的研制成功,使整个物理系统的体积减小。在小型化的条件下,整机短期频率稳定度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水平。  相似文献   
229.
王武进 《宇航学报》1993,14(3):104-108
  相似文献   
230.
INTRODUCTIONVarious geometrical configurations havebeen used to obtain an understanding of phenom-ena in accelerated inhomogeneous flows( aifs) ,e.g. Richtmyer- Meshkov ( RM) and Rayleigh-Taylor( RT) flows,where visiometrics are beingemphasized more and more by the community[1] .The classical configuration,an acceleration orimpulse directed perpendicular to a planar inter-face between fluids of different density perturbedby a small- amplitude sinusoid has attracted muchattention for ev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