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32篇
航空   113篇
航天技术   50篇
综合类   17篇
航天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为了解超燃冲压发动机引导点火过程中燃烧流场截面参数分布特征和传播规律,利用激光吸收光谱技术对氢气引导煤油燃烧过程进行测量和分析.在约200ms的引导燃烧过程中,激光吸收光谱层析测量系统对流场截面温度二维分布进行了全程的测量,时间分辨率为1ms.对于测量结果,重点分析了氢气加注、上壁面煤油加注和下壁面煤油加注三个关键阶段...  相似文献   
112.
发动机微穿孔板结构消声短舱试件的声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曾吾  李运敏 《航空动力学报》1997,12(3):321-323,336
介绍了不同转速、不同进口马赫数工况下跨音单级轴流压气机进气管道敷设单段、三段声衬以及硬壁管道的试验研究情况,发现了微穿孔板蜂窝夹层消声结构的一些特点,获得了比较丰富的试验数据,为短舱设计奠定了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113.
利用60Co γ-射线对钡冕玻璃(BaK3)、镧冕玻璃(LaK3)、火石玻璃(F10)、镧火石玻璃(LaF3)、轻火石玻璃(QF3)和重火石玻璃(ZF4)进行辐照,研究不同辐照剂量对光学透射率的影响及这些玻璃在空间光学系统中的适应性。光学透射率测试范围为400~1 100 nm。结果表明所有玻璃在辐照后可见光透射率都下降了,而在近红外波段下降不明显(除了QF3和LaF3)。尽管F10和QF3光学透射率在辐照前相似,但是辐照后F10衰减是所有玻璃中最小的,而QF3衰减最为严重。研究发现,当达到一定辐照剂量后,玻璃材料的透射率不再继续衰减,而是趋于稳定。这些结果为空间光学系统针对辐射进行冗余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4.
分析了质心干扰的作用过程以及质心干扰在对抗现代反舰导弹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质心干扰的一种改进方法:即利用箔条幕对电磁波的衰减特性,遮挡目标舰,降低目标舰的雷达反射截面积,而利用散射型箔条云作为质心诱饵。  相似文献   
115.
Electromagnetic wave absorbing materials are urgently required in the fields of medicine, communication, and military. However, the thickness, weight, narrow effective bandwidth, and weak absorbing ability of the materials restrict their further application. In this work, a double-layer hollow nanocube with a dielectric titanium dioxide (TiO2) shell and a magnetic CoFe oxide inner shell is prepared. Prussian blue (PB) is prepared by the hydrothermal method, and used as the template to prepare PB@CoFe PB analogue (PBA). After selective etching and further calcination, hollow CoFe oxide particles are obtained. The obtained particles are then coated with SiO2 and TiO2, respectively, and the intermediate layer is dislodged to obtain the final CoFe oxide@TiO2 with the hollow double shell structure. The obtained double-layer hollow structure can effectively capture the incident electromagnetic waves, and increase the propagation path. Moreover, the obvious enhancement of interface polarization and the improvement of impedance matching enhance the wave absorbing ability of the material. 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ucture is stable and the dispersion is good. The maximum reflection loss (RL) at 10 GHz is as high as -46.1 dB with the sample thickness of 1.6 mm. The light-weight and high-efficiency CoFe oxide@TiO2 absorber is promised to be used in commercial and military aerospace fields.  相似文献   
116.
中山站电离层尖峰脉冲型吸收统计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南极中山站成像式宇宙噪声接收机2000至2001年的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了189例电离层尖峰脉冲型吸收事件,按其发生时间可分为夜侧吸收事件(69例)和日侧吸收事件(120例).对这两类吸收事件进行对比统计研究,得到了其吸收发生时间、吸收持续时间、吸收强度、吸收区域形状和空间尺度、运动状况以及吸收事件与地磁Kp指数关系等特性,并对电离层尖峰脉冲型吸收的可能产生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7.
热特性研究是卫星热控制系统、红外辐射特性研究、红外隐身设计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卫星运行轨道计算模型,获得不同时刻卫星三维坐标及轨道高度。根据太阳、卫星、地球三者位置关系,建立三轴稳定式卫星空间热流计算模型。综合考虑空间热流、向外辐射、内部热载荷等因素,对卫星进行传热分析计算,获得各时刻卫星各面温度分布。分析了太阳吸收系数和卫星内部热载荷对表面温度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卫星在地球阴影区各面温度明显降低;除了散热面,太阳吸收系数对卫星表面温度影响显著;可以根据散热面大致地判断卫星运行状况。  相似文献   
118.
为研究非连续湿热作用对碳纤维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对T700/TR1219B试样进行了吸湿-脱湿试验,测试了其拉神性能,并采用SEM观察试样侧面;通过原子力显微镜的峰值力纳米力学成像技术(PF-QNM)对树脂进行纳米压痕测试。结果表明:吸湿率从0变化到1.2%,T700/TR1219B复合材料的一次及二次吸湿行为均满足Fick定律;经吸湿-脱湿-再吸湿,试样的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及树脂的硬度及弹性模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19.
采用溶胶-凝胶自蔓延法制备 La3+掺杂 Ni0.35 Co0.15 Zn0.5 Fe2 O4,并研究不同掺杂量对样品微观结构、电磁参数及微波吸收性能的影响。通过 X 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研究了样品的相结构和微观形貌,使用振动样品磁强计与矢量网络分析仪分别对样品的静态磁性能及在1~12GHz 的电磁参数进行了研究,并计算了不同厚度(3 mm、5 mm、8 mm)下材料的反射损耗。研究表明,适量掺杂 La3+能够提高 Ni0.35 Co0.15 Zn0.5 Fe2 O4铁氧体的吸波性能,并使吸收频带向高频移动。其中样品 Ni0.35 Co0.15 Zn0.5 La0.04 Fe2 O4与石蜡混合厚度为5mm 时,最小反射损耗为-28.4dB,小于-10dB 带宽为3.7GHz。  相似文献   
120.
基于准静态横向弯曲试验对缠绕工艺下制备的CFRP/Al混合圆管进行抗弯性能和吸能特性研究,分析了混合圆管的破坏模式,基于不同纤维缠绕角度的碳纤维复合材料-铝合金混合圆管三点弯曲试验结果,通过有限元仿真方法研究了内层纤维缠绕角度对其横向抗弯与吸能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CFRP-Al混合圆管横向载荷下的失效形式、损伤模式与纯铝管基本保持一致,但受纤维缠绕角度的影响失效形貌略有差异。纤维缠绕角度越小,CFRP-Al混合圆管的抗弯性能和吸能性越好,同时压溃效率(CFE)明显降低。基于验证的有限元模型,研究不同角度纤维缠绕内层对于表层纤维层的应力传递影响,小角度缠绕内层对于管件的轴向拉伸变形抑制增加了管件整体峰值载荷与吸能作用,大角度缠绕内层对于管件环向刚度的提升增加了整体压溃效率。依此分析可为合理设计CFRP-Al混合管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