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67篇
航空   227篇
航天技术   36篇
综合类   22篇
航天   4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01.
基于长隙比无穷大和Tollmien-Schilchting 行谐波假设,通过导出坐标系下不可压一阶改型边疆特征值问题,实现了异向旋转筒流动临界主不稳定性的线性分析,在稳定性方程离散中引入了一类高精度对称紧致差分格式,在特征值搜索中发展了一个高效率复矩阵双重反迭代算法。双临界点分析揭示了几何参数、、流动参数、流动参数、扰动参数相互间的变化规律。理论结果同实验测量数据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02.
刘佳琪  王伟  林德福  林时尧 《航空学报》2020,41(12):324123-324123
针对攻击机动目标的制导问题,设计了一种考虑自动驾驶仪性能、输入项约束的指令滤波反演制导律。首先,基于三维空间内弹目相对运动模型,采用反演递推方式设计制导律。针对传统反演控制存在的"微分膨胀"问题,引入指令滤波器对虚拟量进行过滤计算。考虑硬件计算能力的约束,引入自动驾驶仪二阶动力学模型减少控制过程延迟,并利用饱和函数和低通滤波器对输入项进行约束。此外,针对机动目标设计了一种扩张状态观测器来获取其加速度。通过Lyapunov理论证明了所设计闭环制导系统的稳定性。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制导律相有效性及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3.
振荡管内气柱谐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提出振荡管气柱谐振概念。对气柱谐振机理、条件、有关因素对谐振激励频率的影响及谐振状态下管内振荡流特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气柱谐振与管内激波运动有关;谐振状态下管内出现最强的压力波并产生最强的冷效应和热效应。  相似文献   
204.
Zhang  Wang Shuhua  Wang Jing   《中国航空学报》2009,22(4):349-354
This article studies rising velocity of Taylor bubbles and liquid slugs in liquid nitrogen at different axial positions in upward inclined tubes by means of a high speed motion analyzer. The bottom-closed tubes in the experiments are 1.0 m long with an inner diameter of 0.014 m or 0.018 m. The tube inclines upward from 0° to 50° with respect to the normal. Statistical method is used to analyze the data of the Taylor bubble and the liquid slug velocity. Reflecting the effects of the inclination angle on the rising velocity of Taylor bubbles and liquid slug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e similar trend the Taylor bubble velocity and the liquid slug velocity have: it increases first, and then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inclination angle. Moreover,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inclination angle, the liquid slug velocity becomes greater than Taylor bubble velocity.  相似文献   
205.
大子午扩张涡轮的分离控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大子午扩张涡轮易发生外端壁流动分离,并产生较强顶部二次流。采用对叶型型线外壁和内壁侧逐次前掠宽弦的方法对顶部分离进行控制,并对多个前掠宽弦方案进行全三维数值模拟、流场拓扑分析和流动对比,研究了前掠宽弦叶型在此类涡轮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合理的前掠宽弦叶型能够有效地减弱甚至消除外端壁流动分离,改善顶部压力流向分布;同时也能很好地控制顶部二次流的发展,提高大子午扩张涡轮的气动性能。  相似文献   
206.
多项式表示的涡轮发动机平衡流形往往存在偏差,会使辨识的动态参数不太准确。应用样条函数来表示平衡流形展开模型的相应参数,解决了区域内的动、静态参数关系和区域间参数的连续条件构造的辨识问题;以涡喷发动机辨识算例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7.
长期大气腐蚀对2A12-T4铝合金结构疲劳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腾  何宇廷  高潮  侯波  李昌范 《航空学报》2015,36(7):2444-2456
开展了2A12-T4铝合金平板试验件、螺栓干涉试验件和冷挤压后螺栓干涉试验件在海南万宁大气环境下暴露腐蚀7年、12年和20年后的疲劳试验,进行了试验件腐蚀形貌分析、断口形貌分析和断口附近的侧边损伤形貌分析,并讨论了结构裂纹萌生位置、结构断裂部位和寿命变化规律等疲劳特征的形成原因和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平板试验件和冷挤压后螺栓干涉试验件在腐蚀20年后的疲劳寿命与腐蚀12年相比基本持平,而螺栓干涉试验件的疲劳寿命持续下降;在长期大气腐蚀环境下结构局部强度的衰减速度排序是:螺栓干涉强化部位>未强化部位>冷挤压后螺栓干涉强化部位;2A12-T4铝合金材料在L-S面中部的腐蚀敏感性与L-S面侧边和L-T面相比更弱;L-S面发生的沿晶腐蚀是疲劳开裂的主要萌生源,长期腐蚀后侧面密集损伤导致的能量分散是使腐蚀20年后平板试验件寿命与腐蚀12年相比无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8.
郭帅  徐惊雷  顾瑞 《航空动力学报》2015,30(6):1382-1390
验证了基于CFD/CSD(计算流体动力学/计算结构动力学)串行双向耦合算法的准确性,并针对单边膨胀喷管上膨胀面末端移动板的可调方案,研究了不同移动板长度(150,180mm)与厚度(5,7mm)下的流固耦合响应.结果表明:流固耦合引起的振动会造成喷管气动参数的波动,移动板长度为180mm时,达到稳定后,与常规不计流固耦合的情况相比,喷管的升力下降1.38%,冷热态俯仰力矩差增加16.9%;移动板厚度相同时(5mm),较短移动板的气动性能较差,但动态性能较好:升力减小9.9%,而响应时间缩短44.7%;当移动板长度相同时(180mm),较厚的移动板同时拥有好的气动与动态特性:稳态时升力提高0.98%,冷热态俯仰力矩差减小10.5%,且响应时间减小40.4%.   相似文献   
209.
程晖  樊新田  徐冠华  杨语  王岚 《航空学报》2021,42(10):524876-524876
凭借在强度、韧性及寿命上的优势,复合材料尤其是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逐渐作为主承力结构应用于飞机产品,但由于极易产生连接损伤,其机械连接正面临"干涉破坏强度,非干涉降低性能"的矛盾。而其关键在于对干涉量的精密控制,即实现复合材料结构的精密干涉连接。针对此问题,本文分析了航空复合材料结构精密干涉连接的特点、难点与应用现状,并提出了航空复合材料结构精密干涉连接技术体系框架,重点归纳总结了航空复合材料结构精密干涉连接的三大核心问题:复合材料干涉连接孔周应力分析方法、干涉连接结构损伤萌生与扩展机理、干涉连接结构力学性能退化机制的学术发展脉络及现有问题,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未来航空复合材料结构精密干涉连接技术在模型、紧固件、工艺、材料等层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10.
界面相对3D-C/SiC复合材料热膨胀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减压化学气相浸渗(LPCVI)技术制备了3D C/SiC复合材料,从热解碳(PyC)界面相厚度对界面结合强度和热应力的影响出发,研究了界面相对复合材料热膨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界面相厚度对3D C/SiC复合材料热膨胀性能的影响主要归因于其对界面结合强度和脱黏面上的滑移阻力的影响。在一定厚度范围(约70~220nm)内,材料的热膨胀系数随热解碳厚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②热处理可提高材料的热稳定性,并通过改变材料内部结构,使热应力重新分布,对复合材料的高温热膨胀产生显著影响,但是,并没有改变基体裂纹的愈合温度(9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