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8篇
  免费   190篇
  国内免费   98篇
航空   1309篇
航天技术   116篇
综合类   92篇
航天   24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5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WC是有效提升TC4合金表面摩擦学性能的熔覆合成材料之一,但其易在涂层中残留未熔颗粒,影响涂层的质量与性能。本研究采用同轴送粉激光熔覆技术,在TC4表面制备5%,10%和15%(质量分数/%)WC的TC4+WC钛基耐磨涂层,分析研究涂层的宏微观组织、显微硬度及摩擦学性能,重点揭示WC在熔池中的熔解和残留机制。结果表明:WC添加未影响涂层生成相种类,析出相主要包括原位TiC和基体相α-Ti、β-Ti,其中TiC与涂层中残留WC颗粒形成了共格包覆镶嵌结构相,阻止WC在熔池中的进一步熔解,导致WC在涂层中产生残留、团聚现象;WC添加量与涂层显微硬度呈正相关分布;随着材料体系中WC含量逐渐增加,涂层耐磨性能逐步提高,三个WC添加量涂层磨损率较TC4基材分别下降了约21.1%、38.2%和56.1%,但残留WC导致涂层摩擦磨损过程产生局部应力集中,摩擦学性能出现明显波动。  相似文献   
122.
以顺丁烯二酸酐(MA)和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BAPP)为原料,甲苯、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采用共沸蒸馏法合成了2,2'-双[4-(马来酰亚胺基苯氧基)苯基]丙烷(BMP-BMI).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质谱和元素分析对产物进行了表征.高效液相色谱结果表明,产物的纯度较高,达...  相似文献   
123.
通过焊接热模拟试验研究冷却速度对TG6钛合金焊接热模拟均温区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空冷状态下均温区达到最佳的性能,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大,均温区的抗拉强度稍有提高,拉伸延伸率及断面收缩率没有明显变化;冲击韧性空冷达到最大值,水冷稍有下降;显微硬度随冷却速度增大而增加。  相似文献   
124.
系统研究不同涂覆前处理方式、不同附着力试验方法对铝涂层附着力的影响,研究发现:磷化、喷砂、蓝色阳极化前处理方式,均能满足各种附着力试验方法要求;而脉冲阳极化前处理方式则不能满足落锤及划格附着力试验方法要求,且脉冲阳极化膜层越厚,落锤及划格试验结果越不理想。  相似文献   
125.
126.
127.
针对新型低密度Nb-Ti合金抗氧化性能需求,开展了Si-Cr-Ti系抗氧化涂层研究,重点分析了所制备涂层抗氧化性能和微观组织在氧化前后的变化。结果表明,1 200℃下涂层寿命大于10 h,涂层抗热震性能良好;涂层与基体之间形成一层扩散层,保证了涂层的结合强度;在高温大气环境下,涂层表面生成一种隔绝氧气填补涂层表面空隙的玻璃质SiO_2层,因而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128.
阐明了某机第4级压气机转子叶片在榫头部位断裂的故障特点。故障分析表明:经长期使用的叶片在修理厂大修时,为满足叶片摆动量要求在榫头底面涂尼龙胶,会使叶片自振频率有较大幅度下降;为排除3级叶片折断故障而提高的慢车转速又缩小了4级叶片的共振裕度,结果造成少数4级叶片落入慢车共振。共振发生时,不规则的尼龙胶和装配过程不规范引起的非正常接触容易导致微动磨损的加剧,从而大大降低了疲劳寿命,这是引起榫头断裂故障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9.
钛合金的固态Cu致脆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慢应变速率拉伸、恒载荷拉伸加载方法研究了TC11钛合金在不同温度下的Cu脆行为,Cu与钛合金试样表面的接触分别采用离子束增强沉积和机械压合法实现.研究结果表明:在500℃慢速率拉伸条件下,钛合金呈现出较高的铜脆敏感性,而在300℃,400℃时,Cu脆敏感性不明显.在恒载荷试验条件下,500℃时,Cu对钛合金的力学性能影响较低;550℃时,Cu使TC11合金的断裂寿命和塑性指标显著降低.Cu脆的发生必须满足:Cu与钛合金紧密接触;合适的温度;试样应保持一定大小的形变速率.  相似文献   
130.
无压浸渗制备Si3N4/Al复合材料的界面反应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Si3N4多孔预制体的表面氧化程度对无压浸渗制备Si3N4/Al复合材料界面反应以及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是复合材料优化设计的基础.不同氧化程度的Si3N4多孔预制体在相同的浸渗工艺下无压浸渗制得Si3N4/Al复合材料,利用EDS,XRD和洛氏硬度计分别测定陶瓷多孔预制体的成份,复合材料的相组成和硬度.结果表明:Si3N4/Al复合材料组成相包括Al,Si3N4,AlN以及少量的Si,Mg2Si,MgO,MgAl2O4;随着氧化程度增加,复合材料内AlN相减少,MgO含量增加,并逐渐出现MgAl2O4相;复合材料的硬度随预制体的氧化程度增加而线性下降;预制体的氧化造成Si3N4和Al之间的反应减弱是硬度下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