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3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79篇
航空   370篇
航天技术   204篇
综合类   99篇
航天   28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一种鲁棒的图像小波变换模拟编码传输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复杂度和延迟受限或者可变信道条件下,由于通信系统的一体化设计,信源信道联合编码(JSCC, Joint Source-Channel Coding)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改善传统的分离结构系统.针对带宽功率限制模拟信道,提出了一种结合了小波变换编码和香农映射信源信道联合编码的静止图像模拟编码传输方法;并基于更加合理的考虑了信道噪声的重建图像失真估计,提出了相应的联合优化带宽分配算法.仿真及分析表明,由于信源信道的联合优化及具有模拟编码传输的特点,该方法表现出良好的编码传输性能,且编解码复杂度和延迟小;同时在信道失配情况下表现出的柔性降级/改善特性有助于提高可变信道条件下系统的鲁棒性和信道带宽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2.
运载火箭测发控网络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载火箭测试发射控制系统对数据处理能力、数据通信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采用最新的网络通信技术,结合CZ-3A运载火箭测发控网络的实际设计需求和设计原则,概要介绍了运载火箭测发控网络的特点,着重从测发控网络的拓扑结构、双网卡捆绑技术、静态路由技术等五方面详细阐述了测发控网络的设计,最后通过测发控网络的功能测试验证了该设计的可靠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103.
静止轨道卫星与地球上移动载体间的数据通信时,要求移动载体在运动中始终保持通信链路信号不中断。从移动载体看卫星的仰角和方位角随移动载体在地球上的位置及其自身的姿态(方位,俯仰,滚动)而变,因此要求载体上天线既具有极宽的辐射方向图特性和良好的圆极化特性。按静止轨道卫星定点位置、载体工作地域、载体运动中姿态角(方位角、俯仰角、滚动角)变化范围,导出移动载体上天线实际需要的工作角域,为载体上天线辐射特性的设计给出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4.
基于PCI总线的GPIB通讯卡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一种基于PCI总线的GPIB总线通讯卡的设计方法。利用PCI9052芯片巧妙地实现了高速PCI总线与慢速设备的连接,板卡在系统驱动程序控制下可以实现GPIB总线规定的所有控者功能。  相似文献   
105.
一种区域性中轨道卫星移动通信星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中轨道卫星移动通信星座 ,它可以提供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的通信服务 ,最小观测仰角按 30°设计。该星座由 6颗周期为 12 h、倾角为 2 8.5°的圆轨道卫星组成 ,轨道高度为 2 0 183km,6颗卫星均布在同一条地面轨迹上。  相似文献   
106.
在双基站理论研究基础上 ,进行了定倾角区域性覆盖双基站δ星座设计 ,采用倾角为 41°的回归轨道 ,用点覆盖数值仿真的方法设计了对地面站与空间站的一重覆盖与二重覆盖下的星座构型。且星座中各星之间 ,各星与空间站之间均可建立星际链路 ,保证数据在空间站、地面站及星座之间连续传递  相似文献   
107.
本文在分析了航空发动机的仿真原理及实现数据共享的几种方法后, 提出了端口字典的概念。分析比较了在不同通信模式下建立的航空发动机仿真系统的优缺点。结果表明建立在端口字典加双端口 /连结器通信模式基础上的仿真系统具有逻辑清晰、使用简单的优点, 简化了编程, 节约了时间, 提高了仿真模型的可靠性, 并且更具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08.
共视时间比对通过交换两地共视数据完成远距离高精度的时间比对。针对无地面通信网地区,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北斗短报文的共视数据压缩传输方法,该方法通过将共视数据进行压缩,利用北斗的短报文功能对压缩后的共视数据进行实时传输,在无地面通信网的地区进行了共视时间比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共视数据压缩方法具有较好的压缩效果,可以通过北斗短报文实现无地面通信网的情况下的实时共视时间比对。  相似文献   
109.
介绍了无线指令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串口通信在该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分析了Windows32环境下的串口通信的实现机制和几种实现方法及其编程思路,并以Visual C 6 .0为开发平台,通过调用Win32 API编写了计算机的异步串口通信程序,用汇编语言编写了单片机的通信程序.最后结合无线指令系统实例,实现了PC机串口与单片机之间的数据通信,通信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0.
民用飞机甚高频通信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民用飞机进行可靠的空地、空空通信,对飞行安全尤为重要。甚高频(very high frequency,简称VHF)通信系统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航空通信方式,VHF通信系统通过与机上音频系统交联实现飞机与外部的语音通信,通过与机上数据链系统交联实现飞机与地面的数据链通信。如何确保民用飞机VHF通信系统可靠、稳定地工作,一直是型号设计和适航部门关注的重点,也是型号设计的难点。首先从VHF通信系统的功能定义出发,提出了VHF通信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而提出了VHF通信系统的性能要求,最后重点阐述了VHF通信系统的机上设计要求以及系统功能验证过程,对型号设计和工程排故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