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50篇
航空   163篇
航天技术   33篇
综合类   25篇
航天   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The damp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type resonators, a half-wave, a quarter-wave, and a Helmholtz resonator are studied experimentally by adopting linear acoustic test. A quantitative acoustic property of sound absorption coefficient in a model enclosure with the resonators is measured and thereby, the acoustic-damping capacity of a resonator is characterized. For a comparative study on acoustic damping, the damping capacity of a half-wave resonator is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other resonators. A half-wave and a quarter-wave resonators have the same damping mechanism, but a quarter-wave resonator has much larger damping capacity than a half-wave resonator with the same diameter of a single resonator. It is found that shorter length of a resonator has the advantage of longer one with respect to the damping capacity. The damping capacity of a Helmholtz resonator increases with cavity volume and does as the orifice length decreases. A Helmholtz resonator has the highest damping capacity of three-type resonators and a half-wave resonator has the lowest. Besides, a Helmholtz resonator requires the smallest number of resonators for optimal damping. The design criterion of each resonator on the optimal damping is provided by the normalized parameter of open-area ratio and the similarity behavior for the optimal damping is observed for various enclosure diameters.  相似文献   
62.
由于新技术的采用,现代飞机出现驾驶员诱发振荡(PIO)现象大大增加,因此PIO已成为危及飞行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介绍了MIL—STD—1797A规范中的PIO预测准则和美国“人机耦合对飞行安全影响委员会”提出的准则,论述了这些准则要求的背景、机理和计算方法,最后以某机为例进行了PIO预测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63.
社会进步是客观的自然历史过程,也是人们进行价值追求的过程。我们应从生产力尺度与人的尺度及其辩证统一关系出发对这一过程进行考察。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应体现生产力尺度与人的尺度及其两者的统一。本文从客观性、价值性两方面来考察社会进步的历史过程,对生产力尺度及人的尺度的科学内涵做出了独特的界定,并对两个尺度的关系做了较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4.
一种非线性模型下的复合材料螺栓连接失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复合材料螺栓连接结构已广泛应用于飞机结构件,研究其拉伸失效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结合Hashin失效准则、能量耗散率方法、Puck失效准则和材料损伤连续退化方法,建立一种包含面内损伤和层间损伤的复合材料三维非线性模型;将含开孔层合板准静态拉伸试验结果与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两者之间的应力应变响应及最终断裂失效模式一致,证明该本构模型是有效的;在此基础上,对复合材料单钉双搭接螺栓连接结构进行拉伸失效分析。结果表明:数值模拟所得位移载荷响应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极限拉伸载荷误差不超过5%,满足工程应用要求;加载过程中的孔边变形和损伤累积使得螺栓连接结构整体刚度下降,其最终破坏模式为中搭接板挤压失效。  相似文献   
65.
侯红宇  李彦斌  陈强  廖涛  费庆国 《宇航学报》2020,41(11):1385-1392
基于显式动力学分析模拟了力/热环境下复合材料薄壁结构的分离过程,基于计及不确定性的Chang Chang失效准则评估了复合材料结构的可靠性,进而探究了气动力载荷和温度载荷对结构分离动力学以及复合材料结构强度可靠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气动力载荷及温度的升高均会加速结构的分离过程;高温会显著影响结构脱离时刻的转动角度,进而改变了结构的脱离姿态;系统可靠性随温度载荷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66.
唐玲  王克鹏  张彬  魏世民 《宇航学报》2022,43(9):1186-1195
面向空间在轨服务任务中的黏附足式爬行机器人应用需求,提出一种通过足端和腹部黏附实现爬行的机器人构型,分析了空间黏附足式爬行机器人的稳定性原理,推导了一种以机器人黏附和脱附力矩平衡为稳定条件的空间黏附足式爬行机器人稳定性判据。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出空间黏附足式爬行机器人3+1步态的不稳定性,并规划了一种适用于黏附足式爬行机器人在空间微重力环境下的稳定行走步态,即蠕动步态。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空间黏附足式爬行机器人稳定性判据及所规划蠕动步态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7.
总结子空间跟踪算法识别模态参数的一般步骤。对一个有理论参考解的时变两自由度系统进行仿真,利用添加不同量级噪声的响应数据对系统进行辨识。辨识结果表明:基于新信息准则的子空间跟踪算法拥有较好的抗噪能力。对飞行器舵面结构进行受控快速加热,辨识快速升温过程中的模态参数。辨识结果表明:子空间跟踪算法可用于热模态辨识,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8.
双向应力状态下IC10高温合金的屈服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Ni3Al基金属间化合物IC10高温合金的屈服行为,对其进行了不同加载路径下的双向拉伸试验.试验采用十字形双向拉伸试验件在Zwick/Roell Z010双向拉伸试验机上进行,得到的最大等效应变为0.02.试验加载方向与材料塑性各向异性主轴重合,采用位移控制方法让两个夹头的加载速率比保持不变,得到不同线性加载路径下的应力-应变曲线.根据单位体积塑性功相等原理获得了IC10合金在双向拉伸应力状态下的屈服轨迹,并与目前常用的几种正交各向异性屈服准则及von Mises屈服准则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IC10合金的试验屈服轨迹呈外凸性,以双向等拉线为界的上下部分屈服轨迹不对称,显示出明显的塑性各向异性.各向同性von Mises 屈服准则只包含一个材料常数,无法描述IC10合金的塑性各向异性行为;Hill 二次式屈服准则在双向等拉应力状态附近低估了材料的屈服强度;Logan &; Hosford屈服准则在从双向等拉到横向单拉的应力状态下都低估了材料的屈服强度,与试验结果相差较大.Banabic-Balan屈服准则和Barlat (1989) 屈服准则的预测值与试验结果吻合很好,能很好地描述IC10合金在双向应力状态下的屈服行为.  相似文献   
69.
利用有限元软件获得了X-Cor夹层结构的应力场,并对其压缩强度进行分析。提出了适合于X-Cor夹层结构失效机理分析的失效判据和材料刚度退化规则,明确其失效过程和模式。根据失效判据,采用有限元模型中发生刚度退化的单元及其分布模拟失效的类型及扩展路径,说明X-Cor夹层结构在压缩载荷下的失效机理。有限元研究表明:压缩过程中,树脂区首先失效,其次是Z-pin,主要的失效模式是Z-pin屈曲失效,失效单元的扩展路径有一定的分散性。通过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值的比较,数值吻合较好,计算误差为-7.6%~9.5%。  相似文献   
70.
对人-机闭环系统进行数学建模,基于 Neal-Smith频域准则,对建立的模型进行参数匹配。在该模型条件下,以对驾驶员诱发振荡(Pilot Induced Oscillation,PIO)现象的产生机理及诱发因素的研究为基础,深入探讨了在恶劣环境下 PIO的防范方法,并利用 Neal-Smith频域准则对该防范方法进行评估。通过开环特性和闭环特性分析,确立了引入杆位移抑制滤波器的方法来有效抑制 PIO的发生,为飞机设计研制过程中有效防范 PIO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