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7篇
航空   81篇
航天技术   11篇
综合类   11篇
航天   2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01.
用高阶精度的紧致差分方法,对低速的随时间发展的二维可压缩H-2/O-2混合层流动编制了直接数值模拟的计算机程序,对雷诺数Re为400、来流马赫数Ma分别为0.4(上部的H2)和1.57(下部的O2)的H2/O2亚跨超声速混合层流动进行了计算,得到了相应的计算结果,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2.
为验证石墨材料与N2O4介质的相容性,对4种不同石墨材料进行了N2O4介质浸泡试验。针对试验结果,从石墨材料气孔率、浸渍树脂、石墨基材、石墨元素分析及石墨微观结构等方面,研究分析了石墨材料介质浸泡后影响其密封性能的原因。分析认为石墨杂质和微观组织结构对石墨材料耐N2O4介质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3.
第二代490N发动机热控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解决“东方红四号”卫星平台因第二代490 N发动机点火而导致其周边重要结构件温度偏高的问题,重新对发动机周边结构件的热控进行了设计,包括采取隔热垫、高温隔热屏、热防护筒及控制对接框表面状态参数等热控措施,同时利用TMG热分析软件对改进的热设计进行了分析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对接框在发动机点火期间的最高温度为57.5℃,小于温度指标上限值(70℃),且余量充足;发动机支架的热变形情况也满足指标要求,验证了改进热控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4.
以自由涡轮式涡轴发动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涡轴发动机的稳态性能仿真模型,提出了基于天牛须算法和N+1点残量法的求解发动机模型的混合算法(BAS-N+1混合算法),利用发动机台架试车数据对仿真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稳态性能仿真模型各参数的求解误差在3%以内。与PSO-N+1混合算法相比,BASN+1混合算法求解精度更高,收敛更快。BAS-N+1混合算法既保留了智能算法对初猜值误差的包容性,也拥有接近经典迭代算法的收敛速度和精度,能够实现涡轴发动机稳态仿真模型的高精度大范围快速收敛。  相似文献   
105.
用软件工具包的噪声函数,结合AD/DA技术,对信号进行加噪.并用动态信号分析仪和功率计校准输出信噪比.  相似文献   
106.
采用CFD软件CFXTASCflow时两个涡轮叶栅跨声速流场进行了分析,其中一个为高压涡轮导向器环形叶栅,另一个为高压涡轮动叶中截面平面叶栅,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07.
利用高压气-固燃烧合成法,以TiSi2和SiC为原料制备了Si3N4-TiN-SiC复相陶瓷,实验中发现反应过程中出现的液相降低了产物的转子率;分析了稀释剂对产物的转化率与燃烧温度的影响及氮气压力在燃烧中的作用;解决了液相,稀剂和燃烧温度之间的矛盾,即通过提高氮气压力来完成。  相似文献   
108.
双时间法求解大迎角翼型绕流非定常N-S方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双时间推进法、顶点格式有限体积法求解非定常NS方程、应用多层网格技术计算了NACA0012翼型大迎角振荡绕流,并对伪时间推进收敛精度,物理时间步长,多层网格迭代方式等对计算结果与计算CPU时间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另外还讨论了采用Baldwin-Lomax湍流模型时用固定转捩或全湍流模式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9.
采用碳热还原氮化SiO2的方法在1 500℃制备了Si2N2O,并通过XRD和热失重分析,研究了Fe2O3对合成Si2N2O的催化作用及机理。Fe2O3对Si2N2O的合成具有显著的催化作用,加入少量Fe2O3可以使SiO2的转化率达到100%。Fe2O3的催化机理为:一方面,Fe2O3被C还原为纳米铁单质,并与Si形成Fe-Si液相,该Fe-Si液相可溶解SiO2和C颗粒,促使SiOC中间相在较低温度下形成,从而显著降低碳热还原反应的开始温度。另一方面,Fe-Si液相中的CO2与FeSi反应,通过形成SiO和CO而加速碳热还原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110.
高升力标模确认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升力标模NASA Trapwing全展襟翼构型展开确认计算研究。采用N-S方法,预测高升力模型的流动状态,分析高升力的流动现象及机理,评估自主研发的WiseManPlus软件及WoF90软件预测高升力流动的能力。通过对网格生成、计算策略及数据分析等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制定出一套适用于高升力模型工程应用的CFD计算方法,得到与实验值吻合较好的计算结果。结果表明,目前所采用的结构网格求解器WiseManPlus软件及混合网格求解器WoF90软件计算精度相当,适用于模拟高升力流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