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48篇
航空   180篇
航天技术   41篇
综合类   42篇
航天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深水强爆炸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彩用NND格式求解Euler方程组,模拟深层水域强爆炸以及冲击波固壁反射后的流场。  相似文献   
232.
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分析了高亚声速来流条件下弯掠对转桨扇的流动特点,开展了不同自由来流马赫数下的高效对转桨扇桨距调节规律的研究。研究表明:在弯掠桨扇的内部流场,从约30%相对叶高位置处开始形成明显激波结构,但当弯掠桨扇通道内峰值马赫数在1.2及以下时激波强度相对较弱,流动损失在可接受范围。由于桨距角对桨扇的推进效率影响显著,研究提出了可行有效的对转桨扇桨距调节方法,数值计算表明桨扇的推进效率均在75%以上。数值仿真预测的各马赫数下桨扇的推力值表明前叶推力对马赫数的变化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233.
234.
本文对膜片处起爆的氢氧爆轰驱动的概念作了简要描述。爆轰波在管端盖板上的反射压力峰值高出初始压力200多倍,在高起始压力条件下产生的如此高的反射峰压对设备安全极为不利。串接在驱动段末端的卸爆段既能消除高的反射峰压,又能延长有效驱动时间。实验结果还表明:爆轰波后气流的定常性和重复性品质优良。用爆轰驱动来产生高焓(具有高压)试验气流是一种高性能且节省费用的新方法。还可用来获得高雷诺数高马赫数试验气流。爆轰驱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35.
与传统的查找表法不同, 本文提出利用一般光滑物体表面反函数的近似公式来获得反射率图,并根据图像照度等式建立一个关于表面梯度的非线性方程组,通过求解这一方程组可以得到物体的表面梯度,从而得到物体(如机翼)表面方向。并用此方法来计算机翼的面积率。  相似文献   
236.
本文讨论了在流动管道中有限振幅波传播的一种计算方法。该方法基于:(1)如果知道管道某位置的压力和速度的同步时间历程:利用特征线方法,就能计算管道任何位置的压力和速度的时间历程。(2)由于速度时间历程的测量难度很大,故利用管道上相邻两点的压力同步时间历程来计算该两点的速度时间历程。(3)速度的初值可用控制流量,多次迭代计算得到。(4)管端参数λ和β是研究管端反射的重要参数。本方法取得了理论与实验结果十分一致的良好结果。  相似文献   
237.
本文针对工程实际问题,提出了纵横式总温探针的设计思想,并制作了许多支探针。为验证其可用性,进行了大量的校正实验。给出了恢复系数随气流马赫数变化的关系曲线及探针对气流方向偏斜的不敏感角等重要性能参数。  相似文献   
238.
基于Euler方程,采用高精度、高分辨率的GRP有限差分法及算子分裂技术,对激波通过孔板系统的传播、绕射和反射,以及诱导的流场进行了数值研究。计算结果清楚地给出了激波传播、绕射、反射、及相互干扰的复杂流场结构。与实验结果比较,早期两者吻合较好,后期由于湍流发展的影响,必需考虑粘性修正。  相似文献   
239.
本文用欧拉方程计算了楔形角为40°,M_s=4.62双马赫反射的流场,计算采用了矢通量分裂和 TVD 两种格式,并考虑了γ=1.4和高温平衡气体两种情况。流场的密度场测量采用双曝光全息、M-Z、差分三种干涉技术。壁面密度分布的计算与测量结果比较表明:三种干涉方法测量结果差别不大,都处在γ=1.4和平衡气体的计算结果范围内。  相似文献   
240.
某种材料表面的颜色具有与形状无关的稳定特性,但图象中表面的颜色由于存在高光和影调而是变化的。建立颜色反射的物理模型是正确理解图象颜色的基础。叙述了根据Klinker~[1]等提出的二色反射模型,在颜色空间直方图中,利用K-L 变换作平面拟合,分离面反射颜色分量与体反射颜色分量,计算光源和物体色度坐标的方法。讨论了实际CCD 摄象机的局限性,给出了实验结果。文中的彩色图象是指单一颜色光照(非单一波长的光照)下的单色物体在彩色CCD 摄象机中成的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