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3篇
  免费   228篇
  国内免费   111篇
航空   772篇
航天技术   124篇
综合类   91篇
航天   22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根据Al_2O_3-SiO_2系统相图,调整Al_2O_3,SiO_2添加剂比例,可在热敏钛酸钡陶瓷显微结构中形成莫来石结晶相,莫来石的形成改善了用国产低纯原料制备电冰箱起动器PTCR的性能。本文就莫来石第二相与PTCR性能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2.
本文介绍在火箭喷管进口和喉道区域计算完全耦合的燃气——粒子混合物流场的计算机化模型。定常态的燃气流场是作为长时间渐近解计算的,而粒子流场是假定准定常流来计算。对于超音速燃气粒子流场,这一模型则与特征线法结合进行计算。计算表明喷管进口角度、喷管喉道曲率半径比、喉道尺寸以及粒子大小对比冲的影响。文中也介绍了一些发动机试验数据的比较。  相似文献   
173.
矩形截面弯管内气固两相流及对管壁磨损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便于描述矩形截面弯管流动的曲线坐标系中,计算了气固两相流,颗粒对管壁的磨损位置与磨损量。分析了弯管曲率、弯管安放方式、颗粒大小对磨损状况的影响。本文计算与实验数据比较,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174.
本文介绍了用相选取样头对液体燃料在空气流中两相混合气的分析,获得了在一定试验状态下燃料汽化率的实用公式。指明了相选取样头的使用控制条件。  相似文献   
175.
瞿华昌 《推进技术》1981,2(4):28-36
介绍一种简化的固体推进剂性能计算电子计算机程序。本程序不考虑任何损失,按理想的冻结,平衡流态进行计算,燃烧产物平衡组分的浓度求解采用布林克莱法。该程序能自行处理含有9种以下组元和不多于70种平衡组分的任何固体推进剂。如果需要程序还可以扩充。燃烧压力和出口压力以及外界大气压力可以任意选取。本程序计算一种压力下的二种流态性能,在国产TQ-16或CJ-709机上实施仅需150秒。  相似文献   
176.
微型脉冲推力器点火启动过程计算与点火药量选择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建立了微型脉冲推力器点火启动模型,模型中考虑了两相流动和颗粒对推进剂表面的冲击传热。根据数值计算结果,给出了不同产物颗粒含量下的点火药量选择参考范围。该参考范围对于产物颗粒含量小于50%的点火药是适用的;由于过多的颗粒含量将对装药表面产生强烈的热力冲蚀破坏作用,产物颗粒含量超过50%的点火药不适合微型火箭发动机。  相似文献   
177.
根据轴承腔中采用环下供油方式冷却跑道的特点,设计出两种不同结构方案的甩油盘。分别建立其气液两相流的流体域数值分析模型,采用CFX软件对跑道下表面的流场进行计算,得到滑油的质量流量和体积分数。运用ANSYS Workbench的多参数响应面优化设计方法,以滑油有效冷却流量为目标函数,得到甩油盘各个结构参数在限定范围内的极值及对应的结构参数值,并将优化后的结构参数构造的数值分析模型输入CFX软件中,对其计算结果进行检验,证明了优化设计的可靠性。通过对比两个甩油盘方案的优化结构,选出了更优的结构方案,可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8.
为进一步了解大型卧罐预冷过程,搭建了60 m3卧式液氮贮罐预冷试验台,对小流量下贮罐预冷过程的降温和罐体应变特性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预冷过程罐内气体温度首先整体迅速降低,然后缓慢下降,且呈现分层现象;预冷初期液氮在罐底难以积累;靠近底部的罐壁降温过程分为三个阶段,首先与低温氮气进行自然对流传热,温度缓慢下降,液位增长到相应高度后与液氮进行沸腾换热从而温度迅速下降,最后稳定在液氮温度;对于最终液位以上的罐壁,一直维持着平稳的降温速率;贮罐轴向应变全为负值,随着预冷过程进行轴向应变随之增大,与液氮接触的局部罐壁轴向应变会迅速增加。该项试验的成功进行有力地补充了国内大型卧罐预冷试验数据的空白,为低温贮罐可靠性及寿命预测等相关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79.
为了进一步提高趋近速度和抑制系统抖振问题,针对九开关变换器驱动的对称六相 PMSM系统,提出 1种基于自适应趋近律的滑模控制方法,通过仿真验证,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调速系统动态性能和稳态精度。  相似文献   
180.
针对固体火箭发动机中气固两相流对塞式喷管性能的影响,利用颗粒轨道模型法计算了环喉型塞式喷管两相流流场,辨识颗粒在流场中的运动轨迹,分析不同粒径颗粒对流场及推力性能的影响。结合传统钟形喷管,比较不同工况下塞式喷管与钟形喷管的推力性能,分析气固两相流对塞式喷管高度补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颗粒粒径的增大,颗粒会出现交错式的运动,增加了流场的复杂性;单个颗粒与该截断式塞锥只会发生一次碰撞,且粒径越大,碰撞位置越靠前;单一粒径颗粒带来的推力性能损失与颗粒粒径成正比,与工作压比成反比;真实工作条件下,相比于钟形喷管,气固两相流在设计工况对塞式喷管带来约3%更多的推力效率损失,推力效率最终趋于弱于钟型喷管2.7%,但塞式喷管在低压比工况仍具有可观的性能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