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229篇 |
免费 | 804篇 |
国内免费 | 930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4068篇 |
航天技术 | 960篇 |
综合类 | 769篇 |
航天 | 116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78篇 |
2022年 | 142篇 |
2021年 | 179篇 |
2020年 | 194篇 |
2019年 | 210篇 |
2018年 | 210篇 |
2017年 | 207篇 |
2016年 | 249篇 |
2015年 | 216篇 |
2014年 | 341篇 |
2013年 | 279篇 |
2012年 | 344篇 |
2011年 | 381篇 |
2010年 | 248篇 |
2009年 | 294篇 |
2008年 | 338篇 |
2007年 | 362篇 |
2006年 | 354篇 |
2005年 | 281篇 |
2004年 | 249篇 |
2003年 | 237篇 |
2002年 | 198篇 |
2001年 | 179篇 |
2000年 | 156篇 |
1999年 | 119篇 |
1998年 | 118篇 |
1997年 | 97篇 |
1996年 | 90篇 |
1995年 | 74篇 |
1994年 | 84篇 |
1993年 | 81篇 |
1992年 | 87篇 |
1991年 | 85篇 |
1990年 | 75篇 |
1989年 | 63篇 |
1988年 | 30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9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提出了切向结构永磁同步电机中磁钢厚度的约束条件;依据电机学理论并结合有限元计算方法,研究了气隙长度恒定时不同极对数下气隙磁密、每极磁通与磁钢厚度的关系,探讨了磁钢厚度对电机的过载能力、铁耗等性能的影响;在气隙长度发生变化时,为了保证漏磁大小不变,讨论了气隙与非导磁衬套厚度、磁钢厚度的关系。并指出:(1)气隙恒定时,随着磁钢厚度的增加,不同极对数时磁钢体积增大所提供的磁势对每极磁通的影响有所不同;铁耗和过载能力随磁钢厚度的增加而增大。(2)气隙增大时,为了保证气隙磁密和漏磁不变,必须增加非导磁衬套的厚度。(3)极对数增加时,减小磁钢厚度能提高电机的性价比。 相似文献
92.
一种划分航空知识点类型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航空知识提出一种划分知识点类型的方法,对各种知识点类型进行统计,给出知识点的存储结构。 相似文献
93.
94.
分析了影响某固体发动机静止试验推力测试偏差的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由于试车架结构问题,发动机工作过程产生的偏斜力与偏心力以及各个方向的振动是推力测试偏差过大的主要因素.据此优化设计试车架结构,控制并减少安装偏差,消除侧向力对工作传感器的干扰,提高推力测试的可靠性,以满足固体火箭发动机推力测试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95.
美国AEHF军事通信卫星推进系统及其在首发星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先进极高频(AEHF)项目将采用4颗运行于地球同步轨道(GEO)的AE—HF军事通信卫星。AEHF卫星的推进系统由远地点发动机、姿态控制发动机组和双模式霍尔电推进子系统组成。首发星AEHF-1是世界上首个采用霍尔电推进系统执行发射后轨道提升任夯的GEO卫星。AEHF-1卫星星箭分离后,远地点发动机未能正常工作,因此... 相似文献
96.
载人航天空空通信子系统及其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实现神舟运输飞船与天宫目标飞行器间数据通信和传输的空空通信子系统的构成,以及空空通信机的功能及其主要性能指标。空空通信子系统采用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优的直接序列扩频通信技术。分析了其中的核心中频解扩解调中的伪码同步和载波同步等关键技术,应用数字解调方案降低了子系统调试难度,提高了可靠性。 相似文献
97.
98.
99.
针对大口径高分辨率相机对卫星平台结构、安装包络、振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微振动隔离技术的平台载荷一体化设计与分析方法。通过在卫星平台与载荷安装基板之间的一体化结构中增加柔性连接单元,利用系统刚度和能量耦合的原理对一体化结构平台的系统性能进行设计和仿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平台载荷一体化结构地面模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基于微振动隔离技术的平台载荷一体化设计在满足载荷安装要求的同时,还能够将卫星平台传递至载荷基板的振动响应衰减80%以上,从而有效地确保载荷的主要性能。 相似文献
100.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如何将物联网技术与非侵入式电力设备运行状态监测技术相结合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之一。为了探索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气设备运行状态监测新模式,以感应电机定子绕组温度的非侵入式在线监测为出发点,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法和最小二乘法的电机定子绕组温度辨识方法,并结合当前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设计了一种基于全过程监督技术的感应电机全寿命周期监督定子温度监测系统。以1台5.5 kW感应电机为例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所提出的理念和技术可以为其他大型电力设备的状态监测提供重要参考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