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23篇
航空   201篇
航天技术   47篇
综合类   9篇
航天   4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中国航空学报》2020,33(3):893-901
In this paper,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amount of protrusion on various parameters in rotor–stator system was experimentally studied by measuring CO2 concentration and pressure, in order to obtain the optimal protrusion amount. The parameters of different dimensionless sealing flow were measured under the condition that the annulus Reynolds number was 4.39 × 105 and the rotating Reynolds number was 1.05 × 106.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hange of the amount of protrusions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static pressure in the cavity, and the static pressure change near the sealing ring is almost negligible. But the total pressure and sealing efficiency increase first and then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amount of protrusion. The variation of power consumption is the same. A complex vortex structure will appear at the high radius region when the protrusion is installed. On the other hand, the protrusio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minimum sealing flow of the rotor–stator cavity. Furthermore, considering the sealing efficiency and power consumption, the best range of the protrusion amount is about 36. The ratio near this range can optimally balance the alleviation of the gas ingestion and the reduction of the power consumption.  相似文献   
22.
针对目前采用的燃气舵烧蚀率测量方法存在误差较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3D扫描技术的新型测量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燃气舵烧蚀率测量准确度,为后续武器型号精确设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3.
某型发动机对畸变进气响应的流动耦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虎  黄智涛  廉小纯 《推进技术》2003,24(3):219-221,235
建立了畸变进气下某型双轴发动机高压压气机,扩压器间流动耦合模型,完善了畸变进气对发动机稳定性影响模拟方法。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考虑耦合影响给出的高压压气机出口静压畸变与其总压畸变不仅相位相反,而且随进口总压畸变强度变化而变化。据此所给出的高、低压压气机畸变响应和发动机推力响应特性也与进气道,发动机相容性理论相符合。  相似文献   
24.
介绍了基于液晶光阀的动态红外场景仿真系统构成,分析了液晶光阀的波长变换和空间调制机理。对反映红外场景仿真效果主要因素(光谱输出特性、时间响应特性和空间分辨力)进行了理论分析和研究。利用优化设计液晶光阀参数构建的动态红外场景仿真样机,测量其光谱输出特性、时间响应特性和空间分辨力,结果表明,仿真系统的输出光谱可覆盖中波和长波红外波段,可实现帧频70Hz,系统空间分辨力优于10 lp/mm(受红外光学系统和红外热像仪分辨力限制)。  相似文献   
25.
为了研究当量比、值班燃料量和压力对燃气轮机燃烧室预混喷嘴排放指标的影响,在环境压力下按照等速模化原理进行了燃烧室预混喷嘴的燃烧试验,基于化学反应网络法构建了污染物预测模型,开展了试验和数值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带值班燃料的情况下该预混喷嘴当量比φ在0.35~0.5时可满足国标排放要求,但是值班燃料量增大会使NO_x排放升高;在φ0.4时,压力对纯预混燃烧NO_x生成无影响,φ0.4时,NO_x会随压力升高而增多;带有值班燃料的预混燃烧时,NO_x对压力变化敏感,压力升高导致NO_x增多;该预混喷嘴混合性能对空气流速不敏感、燃料兼容性强,排放达标当量比范围宽,经进一步设计开发后有潜力应用于燃气轮机低排放燃烧室中。该化学反应器网络模型依赖经验较少,当值班燃料比例≤0.17时,对污染物预测与试验数据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26.
介绍了微型燃气轮机发电站的技术特点,基于基本PI算法,分析了微型燃气轮机发电站的基本控制策略。在传统的PI算法基础上,分析了微燃机的嵌套闭环控制策略,分别对微型燃气轮机发电站的转速闭环、功率闭环以及排气温度闭环的控制策略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给出了三个闭环的相关试验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基本PI算法的嵌套闭环控制策略适用于微燃机发电站,可保证电站具有很好的经济性和工作稳定性,其对提高电站的使用寿命也有很大帮助,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7.
为了了解和掌握一种具有直通式冷气预旋进气系统的小型燃气轮机涡轮转子叶片的流场,在旋转雷诺数Reθ=4.66×106和冷却空气的无量纲质量流量Cw=1750时改变预旋角θ的大小,使其在15°~90°变化,通过数值研究得到了预旋角对涡轮盘腔、连管和涡轮叶片内冷却空气的流动以及叶栅通道中燃气的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1)预旋角的变化会改变涡轮盘腔、连管和涡轮叶片冷气进口附近局部区域的流场,但是对涡轮叶片内其它区域和叶栅通道中的流动基本没有影响。(2)随着预旋角的增大,涡轮盘腔内预旋进气冷气射流的轴向穿透深度先增大后减小;当θ<45°时冷却空气沿外围屏流向转盘接收孔,而当θ>45°时冷却空气沿内围屏流向转盘接收孔;气流的周向速度随着预旋角的增大而减小。(3)垂直进气时连管内存在多个回流区和很大的涡流,流动损失较大,而采用预旋进气能够减弱或消除这些流动结构,存在最优预旋角θopt,θopt≈45°,此时连管的有效流通面积最大。  相似文献   
28.
付维亮  黄镜玮  高杰  郑群 《推进技术》2022,43(4):127-137
为探究受涡轮动、静叶片单独及共同作用下的轮缘密封结构封严与入侵的精细流动机理,通过SST湍流模型,对处于无叶片、仅存在动叶、仅存在静叶、动静叶均存在的4个不同环境中的典型轴向密封结构进行非定常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动、静叶片通过改变轮缘密封间隙出口处高、低压区之间的面积与压差,和增加间隙内的再循环及泰勒-库特型流动强度,...  相似文献   
29.
支撑板结构直接影响燃气轮机排气扩压器的气动性能。采用求解三维RANS(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的方法,在考虑燃气涡轮末级叶片导致的气流预旋的条件下,探究了支撑板的数目、轴向位置、倾斜角度这三个几何参数对排气扩压器气动性能的影响,并基于正交试验原理,探究了不同几何参数对排气扩压器气动性能影响程度的差异。结果表明:支撑板数目的减少和轴向位置更靠近出口可以有效提升排气扩压器在不同进气预旋下的静压恢复系数,支撑板的倾斜设计在进气预旋小于0.48时,能有效提升排气扩压器的静压恢复系数,但在进气预旋大于0.48后,则会带来不利影响。基于正交试验原理的数值计算则表明,在进气预旋为0.12时,支撑板数目、轴向位置、倾斜角度三个因素变动对排气扩压器静压恢复系数的影响相近,进气预旋为0.35时,三者对静压恢复系数影响的贡献率分别为40.2%,30.9%,7.3%。进气预旋为0.89时,三者的贡献率分别为32.3%,22.2%,19.8%。  相似文献   
30.
以汽轮机700mm扭叶片为对象,在XK5040数控机床上,进行了型面误差在线检测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