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59篇
航空   250篇
航天技术   54篇
综合类   37篇
航天   6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371.
鉴于离心式加速度场模拟试验系统的需要,研制了一种大量程六维力传感器。在力传感器传统设计方法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传感器结构优化、材料选型、加工工艺、惯性耦合补偿等控制环节的影响。利用有限元方法对所设计的六维力传感器维间耦合、加速度场惯性效应耦合及输入输出关系进行仿真分析;借助相应的标定系统,实现六维力耦合效应的标定测试和耦合矩阵的获取,基于标定误差矩阵建立六维力传感器惯性效应补偿;静/动态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大量程六维力传感器完全满足大加速场下力测试精度和稳定性要求。  相似文献   
372.
双通道测角传感器在航天控制中的应用陈乃川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100854摘要双通道测角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对计算机接口方案的要求在本文中作了扼要介绍,重点描述了双通道控制信号异步传输中的极性判据的建立、校验和耦合方法。试验验证了此方案是可行的。主题词...  相似文献   
373.
某直升机扭振系统共振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某直升机扭振系统共振问题的解决过程,分析了产生该问题的原因,建立了扭振系统分析模型,进行了参数敏感性分析,确定了工程可行的解决该问题的设计调整措施,并分析与此相关的动力学问题,最后通过了试飞验证。  相似文献   
374.
顾仲权  李忠 《航空学报》1990,11(11):605-611
 真实直升机是桨叶具有摆振与挥舞自由度、组成起落架的缓冲支柱与轮胎具有随频率变化的动特性的“空间模型”。本文第一次导出了描述上述系统的“地面共振”运动微分方程,给出了确定动稳定性的计算方法。通过算例,证明本文提出的力学模型与计算方法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375.
为了研究电子回旋共振推力器在搭载火箭升空过程中,过载和振动环境对栅极带来的影响,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10 cm C/C复合材料栅极的有限元分析模型,计算分析了不同C/C复合材料栅极的力学性能、频率响应和振动模态。结果表明:20g过载下,栅极的最大变形量为6.12×10-4mm;在5~800 Hz激振下,栅极频率响应的最大位移为2.3×10-6mm;过载对栅极的影响要大于振动对它的影响,但是这两个值都在安全门限内;综合分析栅极频响和模态分析的计算结果,栅极仅在其第一阶模态处于外界激振发生共振。  相似文献   
376.
本文以直×型机为例,对滑橇起落装置直升机在系留状态下的“地面共振”问题进行了分析。在系留状态下,系留装置改变了机体和起落架系统的动力特性,为了保证直×型机在系留状态下不发生“地面共振”,采用了系留状态和自由状态全机动力特性对比试验和“地面共振”对比计算的方法分析系留状态的“地面共振”问题。本文介绍了直×型机系留方案的确定,全机动力特性试验和“地面共振”计算的方法及结果,最后得出明确结论。  相似文献   
377.
本文提出了一种分析纵列式旋翼直升机“地面共振”的理论建模方法,通过算例计算与分析对多旋翼与机体耦合产生动不稳定性机理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一些重要的动力学参数或因素对“地面共振”的影响,指出了“地面共振”建模分析和工程设计应考虑的因素和设计准则。  相似文献   
378.
陈士国 《上海航天》2007,24(6):24-30,60
根据等效原理,用矩量法(MOM)导出求解仅激励中心单元条件下矩形栅格开口波导阵列各单元口面等效磁流的模型,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激励单元的内部场、耦合场、反射系数、驻波系数,激励波导与阵中其他波导的耦合系数,以及远区场等阵中特性的计算公式。在不同工作频率下计算了一7单元×7单元开口波导矩形栅格阵中激励单元的等效磁流和阵中方向图,以及激励单元与阵中其他单元的耦合系数。研究表明:互耦对单元的阵中特性影响明显,阵中驻波系数明显大于孤立单元,单元间的耦合随工作频率增大而减弱。  相似文献   
379.
将气动谐振点火技术应用于塞式喷管发动机多推力室的多次同步点火,研制了新型的氢氧谐振点火器. 通过对点火器的点火响应时间、点火延迟时间、多次点火的重复性以及点火器寿命等方面进行试验研究,验证了新研制的点火器具有起动快、点火延迟时间短、多次点火重复性好、寿命长等特点.采用2个点火器联试的方式进行了5次同步点火试验,研究了连接管路对同步性的影响,并提出了进一步缩短同步性时差的方法,结果表明氢氧谐振点火器完全可以满足塞式喷管发动机多推力室同步点火的要求.  相似文献   
380.
本文在对试验结果和试验现象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空气弹簧局共振分析模型,并给出了局部共振频率的近似计算公式,同时还对共振频率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