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80篇 |
免费 | 208篇 |
国内免费 | 96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706篇 |
航天技术 | 100篇 |
综合类 | 97篇 |
航天 | 18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7篇 |
2023年 | 41篇 |
2022年 | 52篇 |
2021年 | 53篇 |
2020年 | 52篇 |
2019年 | 60篇 |
2018年 | 40篇 |
2017年 | 47篇 |
2016年 | 41篇 |
2015年 | 37篇 |
2014年 | 46篇 |
2013年 | 29篇 |
2012年 | 58篇 |
2011年 | 43篇 |
2010年 | 50篇 |
2009年 | 40篇 |
2008年 | 33篇 |
2007年 | 34篇 |
2006年 | 26篇 |
2005年 | 46篇 |
2004年 | 19篇 |
2003年 | 21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15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18篇 |
1995年 | 16篇 |
1994年 | 17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17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5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首先介绍了刀具-薄璧深腔框类零件铣削力的计算方法,通过对铣刀弯曲模型的刚度等效简化了刀具弯曲变形的计算,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刀具弯曲对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针对实际加工案例,设计多种铣削方案进行仿真计算比较,综合考虑表面加工精度、铣削效率和刀具耐用度,找到较佳的加工方案,保证了薄壁深腔零件加工的高效高精度. 相似文献
942.
发展了湿/热/静力耦合条件下复合材料结构渐进损伤仿真方法,考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随机分布特性建立有限元模型,改进了湿热条件下复合材料本构关系,以Hashin准则、最大应力准则作为失效判据,完整仿真了不同湿热条件、不同载荷类型作用下复合材料开孔层合板从损伤起始至最终失效的损伤演化全过程,极限强度预测结果与相应试验结果的误差在10%以内,验证了仿真分析方法的有效性.湿热效应对损伤起始和演化的影响表明:由于湿热条件作用,相对于室温干态而言,复合材料开孔层合板的损伤起始的时间提前、所需载荷降低,极限强度和极限应变减小. 相似文献
943.
944.
945.
为分析转子系统在压气机旋转失速故障作用下的横向振动,针对某型航空发动机转子系统,根据Mansoux模型推导了旋转失速下的压力、流量脉动响应及旋转失速横向激励力模型,并结合不平衡力、碰摩力模型,建立了航空发动机转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仿真计算了不同工况下旋转失速激振力对转子系统振动响应,通过轴心轨迹图、频谱图、Poincare图、Bode图分析了旋转失速激振力对转子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旋转失速引起压气机转子强烈的非线性振动,并主要是低频振动.研究成果可为航空发动机设计和振动监测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46.
在橡胶、塑料等较软材料的机械性能测试中,首先要对试样的厚度进行准确地测量。这种工作是用测厚仪在规定的力值下进行的。力值的大小对测量结果的准确度有严重的影响。对测厚仪的力值,即测头对试样的压力进行检定,才能保证橡、塑材料机械性能测试结果的准确一致。对测厚仪力值的检定,工厂一般不具备专用仪器。下面介绍不用专用仪器的检定方法。测厚仪的结构由百分表、测头、试台、机体等部件组成。检定前,调整测厚仪到工作状态,即使百分表的测杆垂直,以减小摩擦力的影响。取1根长约10cm、粗细均匀的市售橡皮筋(捆票证用的),在2瑞… 相似文献
947.
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液压膜盒——液压伺服阀作为补偿装置的测量系统,用力反馈的方法来改善推力测量系统的动态品质,以适应推力测量系统的要求。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列出了数学模拟的结果。结果表明,采用这种方法来解决瞬态推力的测量问题是很有希望的。 相似文献
948.
鸟撞击载荷的冲量与时间因素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预估叶片对鸟撞击的响应,首先要建立鸟撞击载荷模型。为此,需要确定载荷的冲量、时间因素及空间因素。其中时间因素包括加载持续时间及力一时间函数。本文介绍了鸟撞击刚性靶体时,确定其冲量及加载持续时间的一种理论计算方法。按正撞击与斜撞击、含切割过程与不含切割过程分别导出计算公式,并根据某型号发动机的有关参数给出计算实例。文中还介绍了一种无量纲形式的力-时间函数。该函数形式简单,且综合了计算分析与实验测量两方面的结果。以上内容均可供建立鸟撞击载荷模型时参照使用。 相似文献
949.
950.
舰载机人工进场着舰精确轨迹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进场着舰精确轨迹控制是舰载机设计的难点和关键技术之一。首先,对舰载机人工进场着舰轨迹及精确轨迹控制的应用需求进行了讨论,指出其必要性和直观的有益效果;随后,讨论了舰载机进场着舰精确轨迹控制的演变过程、发展趋势及涉及的等角下滑航迹率控制技术、进场动力补偿技术、直接力控制技术、DP(Delta flight Path)控制技术等关键技术;最后,讨论了舰载机进场着舰精确轨迹控制对减轻驾驶员操纵负担、降低触舰点分散度、减小触舰载荷等方面的收益。研究工作对舰载机的精确轨迹着舰控制系统设计具有一定的工程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