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5篇
  免费   184篇
  国内免费   113篇
航空   807篇
航天技术   186篇
综合类   141篇
航天   24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亚音速稳态定常流改进升力线理论与风洞试验相结合的大展弦比亚音速飞机的弹性翼面气动力分布载荷修正方法,设计目的是为了考虑具有大展弦比、弹性翼面结构的飞机翼面结构弹性变形对气动载荷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242.
针对超音速分离线喷管大摆角状态下化学烧蚀导致的壁面退移,基于动网格技术建立了相应的动态仿真模型,实现了对不同燃烧室条件下喷管化学烧蚀率的预示。初步稳态计算得到喉部烧蚀率为0.048 6 mm/s,高出试验结果5.67%,验证了仿真设置的合理性。以此状态结果为瞬态计算的初场,进行相应的化学烧蚀动态仿真计算。该喷管的矢量角放大系数在0.5 s仿真时间内因壁面退移减小了0.42%,对称面下侧分离线结构附近因燃气流动受阻成为喷管烧蚀最严重的位置,烧蚀率为0.074 5 mm/s。增大燃烧室压强或温度,会导致同周向位置的分离线后侧与前侧壁面烧蚀率比值减小。对于分离线附近型面变化较小处,压强5.5 MPa增加到7.5 MPa,该比值减小了10%,温度3200 K增加到3600 K减小了15%。  相似文献   
243.
本文根据能量天气学原理,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1995-1997年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建立了雷暴预报的AmK模式、总温度模式和经验预报模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雷暴集成预报模式,并在计算机上实现了自动分析、处理和预报,经回报检验和试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44.
三维超声速压力反问题的特征线求解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玉新  蓝庆生  赵一龙  刘红阳 《推进技术》2018,39(10):2340-2350
为了进一步探索三维超声速气动反问题的求解方法,基于双特征线理论及Butler解法,研究了三维超声速流线压力反问题的适定性。为了确保解的唯一性,提出在限定壁面膨胀/压缩方向时存在壁面压力与三维坐标的一一映射关系。基于该映射关系,提出了三维压力反问题的双特征线求解技术(iMOC-3D求解器)。采用Prandtl-Meyer膨胀波、Busemann进气道的理论解,对iMOC-3D求解方法的膨胀、压缩过程进行了精度评估,误差均为1×10~(-4)量级。为了进一步验证设计方法的可靠性和易控性,设计了进口为矩形和三角形的超声速喷管;通过设计壁面压力分布,完成了均匀膨胀的轴对称喷管设计,并将设计结果与数值模拟进行对比验证。研究表明:预设三维流线下游未知点的压力值,存在多个流动方向满足该压力条件,即该问题的解不唯一,因此三维超声速流线压力反问题是非适定的。对比验证表明:所设计的流场与CFD计算得到的等值线符合得较好,流场参数的最大误差为1%。因此,所提出的双特征线解法具有一定的可靠性,有望为三维超声速流道设计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45.
    
针对航空发动机全包线大范围非线性变化动态特性下的跟踪控制问题,设计分散鲁棒跟踪控制器。引入动态响应指数收敛参数,使得控制器在保证系统稳定的同时跟踪误差收敛速率可调。在飞行包线内选择一系列设计点,以油门杆角度(PLA)表征发动机功率水平,每隔5°选取一个PLA 作为一个设计功率水平,针对从一个设计功率水平过渡到另一个设计功率水平的设计阶跃过程,采用递进法设计分散鲁棒跟踪控制器。采用线性插值的方法调度非设计阶跃过程分散鲁棒跟踪控制器参数。针对某型涡扇发动机部件级模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46.
赵春晖  樊斌  田利民  胡劲文  潘泉 《航空学报》2018,39(5):321727-321727
针对基于特征点的图像匹配中匹配数目不多以及重复结构下匹配较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极线几何的统计优化特征匹配算法。利用正确匹配特征点之间满足对极约束的特点,从而可以减小特征点搜索区域,避免由于重复结构引起的误匹配对。首先使用一个小的特征点样本估计图像之间的基本矩阵,并利用它结合对极约束模型来引导特征匹配;然后利用基于特征点主方向和尺度信息的统计优化方法进一步消除误匹配,得到最终匹配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图像的旋转和缩放变换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匹配精度和数目有了很大提升,对于具有重复结构的图像匹配效果也较好。  相似文献   
247.
张福泽 《航空学报》2024,(3):126-132
本文以飞机为例,根据疲劳寿命与日历寿命的内在关系,应用笔者创建的日历寿命理论和方法,研究解决国际日历寿命领域尚未解决的全机日历寿命确定和3个相关问题:(1)总疲劳寿命延长后金属腐蚀容限和总日历寿命确定;(2)有总日历寿命指标的机件求解其总疲劳寿命;(3)受静载荷机件的日历寿命确定。  相似文献   
248.
249.
目前太阳对地球能量平衡影响的研究大都是以太阳总辐射通量密度作为输入参数的. 本文以美国航空航天局(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NASA)太阳辐射与气候实验项目的卫星实测数据为基础,对太阳上升相(2010年上半年)和下降相(2007年12月)期间太阳光谱变化对地球能量平衡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2010年上半年较强的太阳总辐射通量密度主要是由紫外及红外波段的能量增强引起的,其在200~400nm 和760~4000nm波段内的平均能量分别增加了0.11%和0.05%,而在 400~760nm可见光区的能量却呈减小趋势,平均减小量为0.05%. 通过对MLS2.2全球臭氧日数据进行再分析后发现,相对于2007年12月,2010年上半年平流层臭氧浓度也有所增加,其中在太阳紫外辐射呈现较大增强的2月和3月,其臭氧增量也相对较大,最大值分别出现在33km和40km处,值为0.6mL·m-3和0.62mL·m-3. 因此,可见光区能量减弱与平流层臭氧浓度增加的双重削弱作用致使虽然2010年上半年的太阳总辐射通量密度较大,但是到达对流层顶的太阳辐射却有所减小,最大减小量出现在3月,值为0.15W·m-2. 这一结果说明,太阳活动或总辐射通量密度的增强也有可能对地球对流层系统起到冷却作用.   相似文献   
250.
远洋航天测控事业的不断发展,对测控设备的远程测试标校和故障诊断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船载测控设备配备了大量的智能测试仪器,为建立船载测控设备自动化测试标校系统提供了有利条件。此外基于PXI总线的虚拟仪器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为未来航天测控设备的自动化测试提供了新途径。本文主要探讨了船载测控设备远程测试标校系统的主要设计思想和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