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3篇
  免费   299篇
  国内免费   263篇
航空   1367篇
航天技术   69篇
综合类   101篇
航天   14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551.
邵荣宽 《航空学报》2001,22(2):190-192
通过小单管燃烧试验,证实了燃油中适量的硫及硫化物对镍基高温合金碳蚀的抑制作用,并根据碳蚀机理和催化剂中毒原理,探讨了硫及硫化物对镍基高温合金碳蚀的抑制机理。为了防止镍基合金的碳腐蚀 ,提出了控制燃油中总硫含量和改进结构设计及合理选材的建议。  相似文献   
552.
微动疲劳影响因素及钛合金微动疲劳行为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刘道新  何家文 《航空学报》2001,22(5):454-457
综述了影响材料微动疲劳 ( FF)行为的各因素及其相互联系,通过实验探讨了接触压力、位移幅度、接触几何及残余应力状态等重要因素对 Ti6Al4 V合金 FF行为的影响规律及交互作用。结果表明,钛合金 FF寿命随接触压力和位移幅度的变化均是非单调性的,原因是名义接触压力的变化改变了接触区应力分布、应力集中状况和微动位移幅,从而影响裂纹的萌生几率,而位移幅影响了疲劳和磨损因素在 FF过程中的作用主次。接触几何则通过改变接触区应力集中状况而影响裂纹萌生几率的大小。残余压应力主要抑制 FF裂纹扩展,在部分滑动条件下它对提高钛合金 FF抗力的作用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553.
本文通过几个典型试验,分析了1420铝锂合金的两种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的冷成形性能,得出的试验数据和结论。对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54.
合金元素及第二相对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活化烧结元素,合金化元素,杂质元素及化合物对钨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并对新型钨基合金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开发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55.
类6013铝合金热处理制度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类6013铝合金Al-(0.5%-1.4%)Cu-(0.55-2%)Mg-(0.4-1.4%)Si-(0.35-1.3%)Mn合金铁固溶处理制度、人工时效制度及形变热处理对实验合金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Al-1.4%Cu-0.95%Mg-0.75%Si-0.35%Mn合金与Al-1.4%Cu-2%Mg-1.4%Si-1.3%Mn合金的极限拉伸强度为450MPa,已远超过美国6013合金的  相似文献   
556.
研究了常规和掺杂0.02wt%硫的IN718合金的蠕变行为。结果表明,硫降低IN718合金的蠕变抗力,使表观蠕变激活能由678.5kJ/mol减小到634.8kJ/mol。计算表明,硫的危害主要来源于其对晶界扩散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57.
整体叶盘盘铣开槽加工过程中铣削力大,铣削温度高,会在加工表面表成较深的残余应力层,对零件的疲劳寿命造成严重影响。为提高零件的疲劳寿命,本文以钛合金试块为研究对象,利用残余应力测试分析系统测量表面残余应力,利用拨层法测量次表面的残余应力,采用线性回归技术建立残余应力预测模型,并利用极差分析法分析工艺参数对残余应力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盘铣表面均为压应力,且轮毂面上的残余应力大于叶盆叶背面上的残余应力,均由挤光效应引起;回归预测模型的显著性水平为0. 01,其回归效果良好;各因素对σAx、σAy(σAx、σAy分别表示轮毂面x、y方向残余应力)的影响程度依次为主轴转速>进给速度>切削深度;对σBx(σBx表示叶盆叶背面x方向上的残余应力)的影响程度依次为主轴转速>切削深度>进给速度;残余应力纵向均为压应力,轮毂面上的分布深度为230~270μm,叶盆叶背面上的分布深度为170~175μm。  相似文献   
558.
针对大型砂型铸造镁合金铸件晶粒粗大、室温塑性较差的问题,模拟大型铸件的慢冷条件,通过成分优化、微观组织分析、热处理优化的方法研究了大型Mg-Gd-Y镁合金铸件室温强韧化的最优工艺参数。结果表明:Mg-6Gd-3Y-0. 5Zr(GW63K)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GW63K的最佳固溶处理参数为475℃/7 h+495℃/3 h,最佳时效处理参数为200℃/80 h,本体室温抗拉、屈服强度和延伸率依次达到了334. 5 MPa、201. 0MPa和6. 2%,具有良好的室温强韧性。  相似文献   
559.
针对钛合金切削加工过程中切削力大、切削温度高和刀具磨损严重等问题,近年学者们尝试采用微织构刀具来解决。本文综述了微织构刀具在钛合金切削加工中的应用,分析了微织构刀具在改善表面质量,降低切削力、刀具磨损、摩擦因数和切削温度等方面的切削机理,并指出微织构刀具切削钛合金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60.
针对风扇/压气机叶片中叶盆/叶背遭受的硬物损伤(FOD)凹坑型损伤,进行了不同冲击角度下模拟FOD试验、损伤特征与应力集中分析,开展了冲击后不处理和冲击后去残余应力退火试样的高循环疲劳试验研究和疲劳强度的预测。结果表明:损伤深度和应力集中系数均随着冲击角度的增加而变大,损伤深度范围为0.1~0.5mm,应力集中系数范围为1.3~1.7。不同冲击角度条件下,凹坑型损伤试样疲劳强度相对光滑试样下降程度在50%~70%范围内,与应力集中系数并不是呈单调下降关系,最危险冲击角为60°。去残余应力退火后凹坑型损伤试样的高循环疲劳(HCF)性能有所提高,表明残余应力的影响程度不容忽略。去残余应力试样的HCF性能并不是随应力集中系数的增大而下降,验证了微结构损伤的影响,说明损伤深度作为制定可用极限或维修极限的唯一参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凹坑型损伤试样的疲劳强度的预测误差在±20%以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