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33篇
航空   172篇
航天技术   85篇
综合类   49篇
航天   5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01.
The heliocentric transfer of a solar sail-based spacecraft is usually studied from an optimal perspective, by looking for the control law that minimizes the total flight time. The optimal control problem can be solved either with an indirect approach, whose solution is difficult to obtain due to its sensitivity to an initial guess of the costates, or with a direct method, which requires a good estimate of a feasible (guess) trajectory. This work presents a procedure to generate an approximate optimal trajectory through a finite Fourier series. The minimum time problem is solved using a nonlinear programming solver, in which the optimization parameters are the coefficients of the Fourier series and the positions of the spacecraft along the initial and target orbits. Suitable constraints are enforced on the direction and magnitude of the sail propulsive acceleration vector in order to obtain feasible solutions. A comparison with the numerical results from an indirect approach shows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provides a good approximation of the optimal trajectory with a small computational effort.  相似文献   
102.
针对不确定性元器件失效率对动态系统失效概率影响程度的度量问题,研究了动态系统元器件失效率的重要性分析方法。分析了不确定性情况下动态系统失效概率的特点;依据Borgonovo的矩独立灵敏度分析思想,提出了两种新的矩独立不确定性重要性测度,给出了基于蒙特卡罗数值仿真的一般求解方法,分别用来分析系统工作时间给定和在区间变化两种情况下元器件失效率不确定对系统失效概率分布函数的贡献程度;建立了重要性测度的高效算法,通过稀疏网格积分技术将多元函数的积分问题转化成一元函数积分的张量积组合,通过Edgeworth级数方法将响应量分布函数的求解问题转化为基于其前四阶矩的失效概率估计,从而有效降低了功能函数的调用次数,提高了重要性测度的求解效率。最后,通过两个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和算法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103.
直升机合成孔径雷达(SAR)已成为遥感领域的重要探测工具。针对平台微小高频振动导致方位重影,造成图像质量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振动相位补偿算法。首先利用回波录取的几何构型,推导基于直升机振动平台的SAR回波表达式,并引入雅可比-安格尔恒等式,对回波完成一阶贝塞尔级数展开,获得高频振动误差与方位向重影的关系式。然后,从直升机SAR实测数据入手,对方位相位进行差分、提取和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振动频点信息,并对频点信息进行反演,得到高频误差相位。最后,利用高频误差相位对原始回波进行补偿,抑制成对回波模糊现象,从而消除方位重影。基于实测数据的成像处理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4.
苏炳志  穆荣军  龙腾  程超  崔乃刚 《宇航学报》2019,40(11):1313-1321
针对高阶容积卡尔曼滤波(HCKF)算法在传递对准中的应用问题,提出综合运用多变量函数泰勒级数展开和计算复杂度分析的性能评估方法。基于高阶球面-径向容积准则建立HCKF算法模型,并对其估计精度和计算量进行量化和对比分析:HCKF具有5阶泰勒级数展开精度且计算复杂度为O(n 4),综合性能优于高斯厄米特积分滤波(GHQF)和无迹卡尔曼滤波(UKF)。将三种非线性滤波算法应用到舰机大失准角传递对准系统中,摇摆台试验结果表明:HCKF的估计精度比UKF高17%,计算量比GHQF小2个数量级,与HCKF性能评估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05.
针对基于电感的永磁同步电机(PMSM)线性集中参数模型无法描述电机磁路饱和、反电动势非正弦等非理想特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磁链重构的PMSM分布参数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和试验验证。首先通过有限元分析(FEA)获取电机不同工作点下的磁链,其次利用傅里叶级数展开和多项式拟合方法对磁链进行重构,再根据重构的磁链建立起PMSM分布参数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和试验验证。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模型能准确描述PMSM在不同工况下的非线性特性。  相似文献   
106.
以已有核心机为基础进行发动机系列发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已有的核心机基础上可发展出一系列发动机。部件匹配的约束条件将限制设计循环参数的选择。为了进行定量分析,建立了一个性能仿真模型。以发展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为例,说明了约束条件对设计循环参数的限制。初步分析给出了循环参数和总体性能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7.
硝酸与固体燃料燃烧性能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固液火箭发动机燃烧性能计算模型,采用一维化学平衡(ODE)方法对以硝酸为氧化剂的固液火箭发动机燃烧性能进行了初步探讨。计算表明,固液火箭发动机的比冲、特征速度和燃烧温度以及燃烧产物组分等与氧化剂和燃料的配比有密切关系,氧化剂与燃料质量配比在3.75附近时,固液火箭发动机内部的温度较高,燃烧产物组分以及特征速度达到最佳状态,比冲最高。  相似文献   
108.
时间序列分析在周跳探测与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滕云龙  师奕兵  郑植 《宇航学报》2011,32(3):543-548
周跳是GPS载波相位测量数据处理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为了获得高精度的导航定位结果,必须对其进行快速准确地探测与修复。分析了周跳产生的原因及其特点,结合时间序列分析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周跳探测与修复方法。首先对载波相位测量数据进行四次差分处理;然后建立了载波相位测量数据的加权预测模型,并给出了权值计算方法;最后通过对比载波相位预测值与实际测量值的大小来探测与修复周跳。利用实际数据验证表明:新方法适用于单频接收机,可以对3周以上的周跳进行准确探测与修复。  相似文献   
109.
金属橡胶是一种新型材料,运用谐波平衡法(HB)及Fourier级数展开和谐波平衡法相结合的方法(FHB)推导出含有五次非线性的金属橡胶干摩擦振动系统在简谐激励下的频响方程。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五次非线性因素对金属橡胶干摩擦系统的幅频特性的影响大小,发现当五次非线性因素较大时,幅频特性曲线出现弯曲跳跃现象,同时对两种算法进行了比较,当五次非线性因素较大时,可用HB法代替FHB法,而当五次非线性因素较小时,此时两种算法的结果误差较大,而FHB法在理论上更精确,因此当五次非线性因素较小时,应采用FHB法。该研究对金属橡胶材料的理论建模及其特性的了解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0.
WPN系列数控线圈压床是集机、电、液、计算机控制为一体的大型变压器线圈生产的设备。其控制系统采用了先进的多轴运动控制卡作为主控制系统,辅助以液压伺服系统、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安全防护系统的全新结构、性能先进的伺服数控线圈压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