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60篇 |
免费 | 836篇 |
国内免费 | 254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2286篇 |
航天技术 | 236篇 |
综合类 | 318篇 |
航天 | 31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5篇 |
2024年 | 76篇 |
2023年 | 102篇 |
2022年 | 108篇 |
2021年 | 88篇 |
2020年 | 93篇 |
2019年 | 97篇 |
2018年 | 77篇 |
2017年 | 90篇 |
2016年 | 86篇 |
2015年 | 98篇 |
2014年 | 101篇 |
2013年 | 96篇 |
2012年 | 117篇 |
2011年 | 114篇 |
2010年 | 102篇 |
2009年 | 106篇 |
2008年 | 116篇 |
2007年 | 97篇 |
2006年 | 71篇 |
2005年 | 83篇 |
2004年 | 78篇 |
2003年 | 59篇 |
2002年 | 87篇 |
2001年 | 72篇 |
2000年 | 76篇 |
1999年 | 63篇 |
1998年 | 66篇 |
1997年 | 73篇 |
1996年 | 84篇 |
1995年 | 57篇 |
1994年 | 62篇 |
1993年 | 70篇 |
1992年 | 51篇 |
1991年 | 65篇 |
1990年 | 71篇 |
1989年 | 80篇 |
1988年 | 52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196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81.
高超音速飞行器运载任务需要满足多项约束条件,针对耗尽关机型固体运载火箭需要在主动段进行能量管理.基于控制推力和速度之间夹角来实现主动段能量管理的思路,综合交变姿态控制能量管理(AEM,Alternate Attitude Control Energy Management)和一般能量管理(GEM,General Energy Management),提出了样条能量管理(SEM,Spline Energy Management)制导方法,并针对分离前定轴飞行约束条件进行了修正.以三级运载火箭为例,通过AEM,GEM和SEM对比,验证了样条能量管理制导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82.
燃气轮机涡轮叶顶间隙气热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涡轮叶顶间隙泄漏流动对其流道内气动损失、传热状况甚至总体效率都有较为明显的影响,是降低涡轮气热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长期以来,叶顶间隙区域的流动传热机理及其气热控制一直是燃气轮机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鉴于此,从叶顶间隙泄漏流动机理及影响因素、间隙泄漏控制方法、叶顶传热冷却机理、影响因素与控制、叶顶间隙气热优化以及过渡态叶顶间隙变化规律及建模与控制等方面对国内外近十年来涡轮叶顶间隙气热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简要总结了叶顶间隙泄漏流的常用研究方法,包括流动传热试验与数值计算方法等。最后,对涡轮叶顶间隙气热技术的未来研究重点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83.
基于特征的流场数据挖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流场分析,有可能挖掘出常规数值方法难以发现的复杂流动规律。流场数据与传统数据库数据不同,通常组织为不规则的空间离散点和单元。为建立流场数据挖掘的统一范式,提出了基于特征的流场数据挖掘流程,并设计了两类相应的数据模型组织方式:邻域时空盒模型和连接图模型。使用该框架,对特定Rayleigh-Benard对流现象的数值计算结果进行了关联规则分析。其中涡特征提取使用λ2准则,关联规则提取使用Apriori算法。实验挖掘到了一些非平凡的流场规则,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84.
285.
尖顶襟翼/涡襟翼干扰对三角翼背风面流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地叙述了实验马赫数为0.8和1.5,攻角直到25°时,尖顶襟翼/涡襟翼干扰对三角翼背风面流动的影响。用蒸汽屏和纹影技术,显示出涡系干扰的流动图像;测量了尖顶襟翼在不同偏角下,三角翼上表面展向压力分布。数据分析表明:偏角、攻角和马赫数对背风面流动特性有重要的影响。指出涡系干扰仅在负偏角下可增大机翼升阻比。 相似文献
286.
对比分析了不同预旋比下反旋流装置对梳齿密封各腔室内压力、周向流速、周向旋流增长率及动力特性系数,对反旋流梳齿密封的有效性进行定量分析与判别。研究表明:反旋流装置对密封周向流动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对各腔室压力有不同影响,其中对C3~C6腔室压力作用效果较明显;引入周向旋流增长率衡量反旋流装置作用效果,添加反旋流装置后,密封周向旋流增长率沿泄漏方向降低至C8腔室,在C9腔室处略有回升,无反旋流密封基本保持不变。添加反旋流喷嘴使C3~C6腔室直接阻尼增大,且各腔室交叉刚度均减小,各腔室有效阻尼提高,总有效阻尼增大稳定性增强。预旋比使C1~C2腔室的直接阻尼有显著变化。添加反旋流喷嘴后,腔室交叉刚度在高预旋比下减小更多,有效阻尼受预旋影响较小,反旋流对进口正预旋有较好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87.
288.
粉末火箭发动机燃烧室燃烧流动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取颗粒轨道模型,对Al/AP粉末颗粒在粉末火箭发动机内流动和燃烧进行三维数值模拟,为以Al粉末燃料和AP粉末氧化剂作为推进剂的新型燃烧室的设计以及实验研究提供参考。文中提出了一种粉末火箭发动机构型,通过对发动机燃烧室进行冷态和热态数值模拟,研究了氧燃比、Al粉末颗粒大小、燃烧室体积等因素对粉末火箭发动机燃烧室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范围内氧燃比较高时,燃烧室温度反而较低;较小粉末颗粒在燃烧室内更易离散;Al颗粒粒径越小越易燃烧,Al燃烧率也越高;验证了在Al/AP粉末火箭发动机的设计中引入特征长度来匹配Al粉粒径与燃烧室体积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89.
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