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篇
  免费   0篇
航空   107篇
综合类   225篇
航天   4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实施赏识教育,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欣赏学生,顺应学生心理成熟过程,培养学生创造力,增强自信心。教育者要充分理解赏识教育的内涵,把握高职学生的个性特点,掌握实施策略,认清误区,将赏识教育应用于教育实践中,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25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民手中的财富以及可支配的收入越来越多,而与此不相称的是,我国国民对于财富如何积累、如何投资、如何花费却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科学的认知。高职院校学生年纪较小,从小到大都几乎没有接受过财商教育的培养,因而在进入学校独立生活之后,在理财、消费的过程中会出现种种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财商培养就显得更为重要。在高职院校开展财商培养,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财富观,让学生能够正确对待金钱:教授学生一定的理财知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理财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伦理观.指导学生的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253.
高职院校广泛开展继续教育,不仅是其内在功能的要求,也是在国家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进程中,高职院校实现现代职业教育的必然选择。因此,高职院校应进一步加强继续教育工作,不断拓宽继续教育的路径和面向.满足社会不同人群的学习需求,为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服务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54.
高职思政课主体性教学模式已经走向"黄昏",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要积极构建起基于"主体间性"的新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55.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本文简称高职教育)在培养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方面的同时培养学生德智体综合素质非常重要。怎样测评学生大学阶段的综合素质?本文通过介绍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德智体综合测评办法》(本文简称《测评办法》)制定的目的、内容、特点、可行性以及在实践中的体会,说明在高职教育工作中积极探索综合素质教育新途径是可行的和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56.
关于高职院校数控实训基地建设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建设数控实训基地,要搭建起一个好的平台,通过管理创新,建设开放型、生产型的实训基地,将数控实践教学和开展社会服务有机地统一起来,提高设备利用率,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它是高职院校数控实训基地建设的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257.
高职院校应该充分发挥文化育人作用,文化育人的核心是文化育人质量.基于德尔斐法构建文化育人评价标准,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文化育人评价指标权重,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开展文化育人评价,三者联动构建科学的高职校园文化育人评价体系.以某高职学院文化育人为例,验证该评价体系科学可行,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258.
关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征,是高职教育的核心理念。针对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中存在的问题,试图从学校、企业、政府三方面提出应对措施,以求建立工学结合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59.
从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改进实践教学方法、提高实践教师素质、建好实践教学基地等方面,对高职院校如何加强实践教学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论述了高职院校加强实践教学重点在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260.
给出了截止2005年底我国高职高专院校数、在校生数、2002.2005年毕业生数和就业率等数据,通过分析说明我国高职教育已进入了提高阶段。提出了以评估为动力,可以全面推进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应树立正确的评估理念,建立评估长效机制,以评促建,推动高职院校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