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4篇
  免费   292篇
  国内免费   167篇
航空   1517篇
航天技术   75篇
综合类   112篇
航天   199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91.
综述了高温结构陶瓷材料在高温条件下结晶机理及氧化理论,对各种理论模型进行了评介,其中重点介绍了Si-C-(O)-(N)体系的“无定型-成核-晶粒长大”结晶机理和Si-C-N体系的“分离-分解-结晶”结晶机理,并具体介绍了Si-C-N-O和Si-(B)-C-N高温氧化机理。  相似文献   
592.
综述了前苏联高温合金锻造成形技术的发展情况,介绍了高合金化镍基高温合金细晶制坯+普通模锻(或热模锻)精密锻造变形技术。以此技术为基础研制的涡轮盘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593.
研究了DZ22合金带小孔试样的疲劳裂纹扩展过程,给出了孔旁裂纹扩展速率da/dN与应力强度因子ΔK之间关系的试验曲线,并对断口形貌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94.
NiAl合金基原位复合材料的反应热压法制备和拉伸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反应热压技术(包括反应轴向热压(RHP)和反应热等静压(RHIP)法)制备的Ni50Al20Fe30(NiAl(Fe))基原位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和拉伸性能。结果表明,反应热压技术制备的NiAl(Fe)基复合材料中原位合成的TiC颗粒细小,分布均匀、弥散,但复合材料不完全致密,孔隙的存在损害了其拉伸性能。二次加工工艺可提高NiAl(Fe)基原位复合材料的致密性和组织均匀性,从而显著改善其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595.
镍基高温合金GH4169孔挤压强化数值模拟方法及参数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探究孔挤压工艺在镍基高温合金上的应用,建立了镍基高温合金GH4169孔挤压工艺的数值模拟方法,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讨论了芯棒材料、挤压量和摩擦因数对周向残余应力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GH4169的挤压量上限为186%,并得到了挤压量和摩擦因数的优选范围;残余压应力层的深度受挤压量控制,在挤入面和挤出面都与挤压量呈正相关的线性关系,但存在最佳挤压量;挤压过程中芯棒会发生塑性变形,选材时要综合考虑芯棒的屈服强度和强度极限;摩擦因数仅影响孔边的残余应力分布,润滑不良时挤出面会因材料堆积而成为危险截面。  相似文献   
596.
某型钛铝合金航空发动机叶片高温高周振动疲劳实验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某型钛铝合金航空发动机叶片为研究对象,针对该型叶片高温高周振动疲劳实验时遇到的高温疲劳应力监测、高频激励等问题进行了实验方法研究。采用闭环控制最大应力的方法解决了高温疲劳应力的监测,通过夹具放大设计实现了高频激励,利用辐射加热和电磁振动台完成了温度载荷和振动载荷的综合施加。运用所述的高温高周振动疲劳实验方法,对该型叶片进行了寿命实验。实验的高温疲劳应力控制精度优于±2%,得到该型叶片可靠度为50%的中值疲劳极限是444 MPa,并有效获得了其寿命曲线。该实验方法适合航空发动机叶片高温高周振动疲劳实验,并可为其他航空发动机零部件高温高周疲劳实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97.
为了给高温升燃烧室出口温度场测量提供技术支持,以某高温升5 头部扇形燃烧室试验件为试验平台,分析双铂铑热 电偶、铱铑热电偶和燃气分析3 种测温方法对高温升燃烧室温度场试验结果的影响。在油气比为0.027、0.030、0.033 和0.037 下,利 用3 种测温方法获得燃烧室出口的平均温度、热点温度、出口温度分布系数和径向出口温度分布系数,并与理论温度进行对比。结 果表明:燃气分析、双铂铑热电偶和铱铑热电偶测量的温度分别比理论值高0~1.1%、低3.0%~3.5%和低5.0%~6.5%,3 种测温方法 所获出口温度场品质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598.
在传统冷壁热流模拟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以热壁温度及热流密度的时序变化曲线为控制目标的燃气流热试验工况确定方法,即利用壁温控制目标与实测值的偏差对热壁热流控制目标做一定修正,以尽可能消除和弥补前期试验误差,同时利用300K冷壁边界热流密度数据库插值迭代方法,快速确定一定气动热模拟所需燃气流温度,解决了沿飞行轨迹瞬态热试验技术难题之一。利用CFD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典型尖楔结构高/中温双路燃气流组合热试验300K冷壁边界热流密度数据库,并针对典型尖楔结构沿某飞行轨迹9个典型状态气动热模拟需求,确定相应双路燃气流热模拟参数。相关数值计算结果显示,驻点区域热流密度平均模拟偏差为4.5%,平板区热流密度平均模拟偏差为4.6%,两者最大模拟偏差均不大于8%,满足工程试验精度要求。同时,瞬态热分析结果显示第45s时,距驻点1mm处最大温度梯度达到21K/mm,距驻点10.1mm处最大温度梯度达到18K/mm,满足气动热大温度梯度效应需求。   相似文献   
599.
为了研究三维编织C/C复合材料高温氧化环境下的力学性能,在大气环境下开展了有、无抗氧化涂层三维四向C/C复合材料平板试验件700℃时的拉伸试验和拉/拉疲劳试验。拉伸试验结果表明:无涂层三维四向C/C复合材料在700℃保温1h和2h后,强度分别下降至有涂层的70.33%和44.57%,弹性模量分别下降至有涂层的58.57%和38.99%,氧化后的总拉伸应变比有涂层的大幅度提升,材料破坏时无刚度突降现象。疲劳试验结果表明:有涂层三维四向C/C复合材料的剩余刚度先增加,而后保持,最后突降,应力水平为83%经10~5循环后剩余强度比初始强度提高了19.75%;无涂层三维四向C/C复合材料的剩余刚度先增加后降低,直至材料完全破坏,应力水平为75%经10~5循环后剩余强度比初始强度降低了20.40%。  相似文献   
600.
使用解析法和有限元数值方法,对定向结晶镍基高温合金以及相应镍基单晶材料工程弹性常数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相当紧密的联系,其中的3项常数在理想状态下可以认为是对应相等的,并且,在已知其数值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解析法和有限元法计算出定向结晶材料的其余常数。根据计算结果,总结出2类材料弹性常数值的规律,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