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74篇
航空   163篇
航天技术   48篇
综合类   57篇
航天   1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61.
声速再入体表面热流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计算效率较高的标量对角化隐式NND格式,通过求解Navier-Stokes方程对影响再入体表面热流计算准确的诸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了Steger-Warming通矢量分裂、VanLeer通矢量分裂和通量差分分裂方法及相应熵修正方法对热流的分辨能力,并阐明了在物面边界上采用二阶中心格式、二阶中心和二阶迎风混合格式、以及一阶迎风格式等不同边界格式对热流计算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通量差分形式NND格式对钝锥和钝双锥高超声速粘性绕流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给出了与试验结果相吻合的热流分布。  相似文献   
162.
航天器再入大气层热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祖分  宋保银 《航空动力学报》2016,31(10):2507-2514
以OREX(orbital reentry experiment vehicle)的飞行试验数据和相关的CFD数值模拟结果为基础,采用传热理论及相关公式,分析计算了OREX再入大气层过程中的轨迹,驻点处热流密度非平衡假设和平衡假设下的换热问题.所计算的轨迹、热流密度非平衡假设下计算的驻点温度和热流密度值同试验数据及相关的CFD数值结果取得了很好的一致,相应的计算方法可作为航天器驻点热力分析的通式.然而在平衡假设条件下,尽管计算所得到的驻点热流密度与之前的CFD数值结果差别不大,但这种情况下计算得到的温度与试验数据不符,这应归结于计算的热流密度结果对驻点处温度变化的不敏感.比较非平衡假设和平衡假设下的换热计算结果表明,对于航天器再入过程中的热力探讨不能仅仅满足于热流密度分析,对温度的考察或许更重要.   相似文献   
163.
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多级导弹间分离时发动机壳体前后封头的温度分布进行了预示。流场计算采用Godunov格式求争非常定轴对称Euler方程组;针对物理域比较复杂,采用了区域重叠的分区算法;热流计算考虑了燃气射流中Al2O3粒子含量在驻点区引起的热增量,结果表明:对于前封头,由于含有Al2O3粒子而经起的驻点区热增量因子4-6,计算得到的最大热流与实测热流接近;对于后封头,不需采用驻点区热增量模型进行  相似文献   
164.
空间对接机构太阳外热流的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空间对接机构的结构特点,在简化物理模型的基础上,用太阳窗口和蒙特卡洛(MC)法计算不同空间位置、不同轨道高度、不同表面辐射特性的机构内部构件太阳辐射外热流,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流程。分析了飞行角β和表面辐射特性等因素对太阳热流的影响。研究结果对对接机构以及其他复杂系统的热控涂层选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5.
再入航天飞机表面热流密度辨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给出了求解表面热流密度辨识这一热传导逆问题的顺序函数法。然后以某模型航天飞机迎风中心线上的某特征点为例,将航天飞机再入时的表面热流密度辨识问题简化为一维模型问题,用顺序函数法来对该特征点上的对流加热流密度进行了仿真辨识,得到了较理想的辨识结果。该方法在航天研究领域有着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6.
本文对液体推进剂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N2O4/UDMH)爆炸热过程特性进行了实验与理论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出了火球尺寸变化、火球持续时间、火球内部温度、火球辐射热流传递过程等热过程特性参数随推进剂重量、时间和空间位置的变化规律。理论预测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相比符合较好,表明理论预测模型的正确性。本文还讨论了火球升离地面的临界条件、高空环境对火球直径的影响和火球随风漂移等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7.
文章以某型号航天器热平衡试验为工程应用背景,采用理论分析、仿真研究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红外加热笼和热流计的动态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利用红外加热笼作为热流模拟元件,绝热型热流计作为测量元件,模拟航天器在轨飞行时表面到达热流密度瞬态变化的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168.
上面级发射中高轨道卫星外热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杜卓林  江海  陈少华  金迪 《宇航学报》2018,39(10):1107-1115
研究发射轨道的外热流是卫星热控制系统设计的基础。针对上面级发射轨道的特点和卫星姿态,推导出上面级滑行段和点火段瞬态及平均外热流计算公式。以北斗三号中轨导航卫星为例,给出了阳光和轨道面夹角随太阳黄经和升交点赤经的变化关系,以及最长阴影时间、滑行段旋转角速度约束条件的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上面级阶段卫星的极端外热流工况并给出了外热流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69.
《航天器工程》2015,(5):73-78
给出在不同高度和β角的环月圆轨道下,探测器的太阳和月球红外热流密度,并分析了其热流随轨道变化的规律。在嫦娥三号探测器热分析中采用月面月壤热数学模型,计算了着陆月面探测器表面在全月昼不同太阳高度角下的太阳热流和月表红外热流密度。通过对各个表面散热能力的分析总结,得出了背月面和背阳面的两个有效散热面,可为环月和月表探测器热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0.
为了提高塞块式量热计的热流测量精准度,对其隔热结构进行了改进:将原隔热套改为中空结构,大幅度减小量热基体的不稳定侧向传热;设计了与改进隔热套匹配的封装壳结构,使量热计标定时的隔热特性能够完整保留至测试环境中。经数值计算和优化,确定了量热计各部件的较优尺寸,验证了改进措施的有效性。热流标定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塞块式量热计的测量准度和精度都有较大提高。风洞试验考核结果表明:单个塞块式量热计的重复性精度优于3%;不同塞块式量热计的个体差异小,在对称位置,测量偏差小于3%;与水冷戈登计比较,相同来流条件下测量偏差小于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