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1篇
  免费   446篇
  国内免费   157篇
航空   1385篇
航天技术   152篇
综合类   670篇
航天   15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731.
本文介绍风洞实验红外热成像测技术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在西北工作大学速翼型风洞和低湍流度风洞应用红外热像仪诊翼型边界层转捩与CFD和热线风速仪测量结果的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732.
喷流反压模拟技术及在高超声速进气道实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研究高超声速进气道的反压特性以及不起动/再起动特性,提出了一种凹腔喷流反压模拟技术,在实验过程中通过控制阀门的开度可方便地且迅速地调节进气道的出口反压.利用该技术,还对一种马赫数为7级的轴对称高超声速的反压特性及不起动/再起动特性进行了研究,展示了该技术的实用性.结果表明:(1)所提出的凹腔喷流技术可在进气道下游形成较为均匀的、可控的背压环境,因此可用于进气道的反压特性研究;(2)适当调节凹腔的喷流总压,并在实验中实时控制阀门的开度,凹腔喷流技术能够在较短的风洞实验时间内(约8 s)实现进气道起动、不起动、再起动流态之间的切换,因此可用于进气道的不起动/再起动特性研究.   相似文献   
733.
专家-模糊PID在低速风洞风速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D-4低速风洞风速控制系统的结构、控制原理和性能特点.为了解决低速风洞风速控制系统建模困难、控制系统复杂、易受外界影响,且自身参数时变不确定、控制难度大的特点,采用了模糊PID调节算法结合专家判断组成专家-模糊智能控制器的方法控制风速.现场调试运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解决了常规PID不能在线进行参数自整定的问题,不仅具有PID控制器高精度的优点,又具有模糊控制器快速性、稳定性、鲁棒性高的特点,并且具有良好的动、稳态特性,可满足低速风洞风速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734.
带缝翼多段翼型气动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对测力和测压两种翼型的实验方法作了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上用测压法对多段翼型前缘缝翼气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测力和测压两种方法均可用于翼型的实验研究,前缘缝翼缝道的不同构型对多段翼型的增升效果和气动效率(升阻特性)都有极大的影响.具有前缘缝翼最佳优化缝道多段翼型的最大升力系数CL max可达3.900,失速迎角α为31°,它比普通缝道多段翼型的最大升力系数(2.790)增加了39%,失速迎角增大了23°.  相似文献   
735.
翼型相对厚度对失速分离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雷诺数为3.0×106时,选用了五种典型厚度的翼型,对其失速分离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本文给出了这些不同厚度翼型失速分离特性的主要研究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翼型相对厚度在7%~38%的范围内,各翼型的失速分离特性主要取决于上翼面的流动分离状况,这与文献[1,2]的结论一致.但是,对于特大相对厚度的55%的特厚翼型,则呈现出一种与前述不同的独特的失速分离特性.这种翼型的失速分离特性将会受到下翼面绕流特性的强烈影响,正是这种下翼面压力的发展变化最终导致整个翼型的完全失速分离.  相似文献   
736.
单目主动视觉无人机导引中摄像机内参数标定的线性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睿  李欣  张广军 《航空学报》2006,27(4):676-681
提出一种单目主动视觉无人机导引中摄像机内参数标定的线性方法,在摄像机主点位置进行预标定的条件下,摄像机只需拍摄一幅着舰平面靶标上的一组正方形图像,无须知道该组正方形的任何几何信息,通过计算圆环点,建立绝对二次曲线对摄像机内参数的约束方程即可线性求解摄像机内参数,仿真实验和真实图象实验表明:该方法在摄像机内参数(如焦距等)需要经常改变的视觉任务,如基于视觉的无人机着舰导引、运动参数估计、三维视觉重建及视觉监控中,使得摄像机内参数的标定具有简便、实时和鲁棒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737.
前体非对称涡Re效应初探及其风洞模拟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长细比(11和6.15)的细长旋成体模型在低速风洞中完成了亚临界和 临界雷诺数(Re)的测压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只要后体尾部截断至离二涡区足够远,就不会影响由前体二涡主控的多涡系结构,并且头部扰动与非对称涡响应之间的相关关系也保持不变,这为在常规低速风洞中通过增大旋成体直径、减小长细比来扩大Re实验范围提供了实验依据.基于此技术,临界Re下低速实验结果表明细长旋成体在层流和转捩分离区的截面压力分布有明显的区别,导致在临界Re内的侧向力较亚临界显著减小,而且头部扰动对背涡流动的主控作用明显减弱,单孔位微吹气扰动主动控制技术不再适用.   相似文献   
738.
惯性敏感器与星敏感器之间在轨自主标定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一武 《航天控制》2005,23(2):59-63
惯性敏感器与星敏感器组合定姿是航天器高精度姿态确定的常用手段。通常将惯性敏感器的常值漂移作为扩展状态进行标定,而将星敏感器的常值偏差作为扩展状态进行估计也是可能的。本文对这两种方法的定姿精度进行了分析比较,给出了选用的准则。  相似文献   
739.
直升机砂尘环境试验风洞的温度控制及仿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直升机砂尘环境试验风洞内部的热负荷变化范围较大,高低热负荷工况下需要采取不同的调温措施,为了简便地解决其温度控制难题,在对其温度变化进行动态特性分析与建模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引入风速协调因子的砂尘环境试验风洞温度控制策略,并对其控制效果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这一控制策略能在不同的热负荷条件下有效协调加热与制冷两种作用相反的控制措施,并将风洞内的温度控制在要求范围内。  相似文献   
740.
中等后掠机翼平面参数设计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晨  武哲  祁彦杰 《航空学报》2005,26(6):657-664
采用Euler数值计算方法,对60多种中等后掠角及展弦比的切尖菱形机翼、双三角机翼纵向气动力特性进行了计算、分析和比较,从中筛选出16种切尖菱形机翼、14种双三角机翼进行了全机高速风洞实验研究,给出了机翼的展弦比、前缘后掠角、根梢比(后缘前掠角)及几何扭转变化对全机升力、阻力及俯仰力矩的影响曲线和数据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用于定量估算两类机翼纵向气动力特性的关系式及修正因子。本文研究结果为建立战斗机机翼气动力设计数据库及飞机气动布局设计提供了实用的数据和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