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748篇 |
免费 | 1713篇 |
国内免费 | 1182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8766篇 |
航天技术 | 2372篇 |
综合类 | 1329篇 |
航天 | 417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53篇 |
2023年 | 413篇 |
2022年 | 426篇 |
2021年 | 450篇 |
2020年 | 467篇 |
2019年 | 401篇 |
2018年 | 293篇 |
2017年 | 325篇 |
2016年 | 365篇 |
2015年 | 399篇 |
2014年 | 624篇 |
2013年 | 591篇 |
2012年 | 818篇 |
2011年 | 944篇 |
2010年 | 786篇 |
2009年 | 875篇 |
2008年 | 942篇 |
2007年 | 691篇 |
2006年 | 722篇 |
2005年 | 753篇 |
2004年 | 632篇 |
2003年 | 558篇 |
2002年 | 435篇 |
2001年 | 486篇 |
2000年 | 368篇 |
1999年 | 238篇 |
1998年 | 288篇 |
1997年 | 347篇 |
1996年 | 288篇 |
1995年 | 263篇 |
1994年 | 235篇 |
1993年 | 212篇 |
1992年 | 175篇 |
1991年 | 182篇 |
1990年 | 166篇 |
1989年 | 147篇 |
1988年 | 42篇 |
1987年 | 23篇 |
1986年 | 15篇 |
1985年 | 3篇 |
198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242.
无人战斗机(UCAV)是一种全新的空中武器系统,现阶段主要功能是实施防空压制和纵深打击。20世纪90年代,美国抢先将其列入军事装备发展计划,引起各国军界极大关注,兴起了世界范围的研制UCAV热潮。本文参考国内外公开文献和网上检索到的有关UCAV资料,从以下七个方面论述UCAV研发中的一些主要问题:1.无人战斗机概述 2.无人战斗机发展的背景与原由 3.无人战斗机的战术技术要求与作战特点 4.无人战斗机研发的技术途径 5.各国在研的各种无人战斗机方案 6.无人战斗机研发中有待解决的问题和关键技术 7.结束语 相似文献
243.
本文对非自模化区域内小型风机的气动-声学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详细讨论了在非自模化区域内动叶叶尖间隙对气动-声学性能的影响,并与自模化区域内的影响作了对比分析.得到了在非自模化区域内动叶叶尖径向间隙对气动-声学性能的修正,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良好.初步揭示了非自模化区域内动叶叶尖间隙对气动-声学性能影响的机理. 相似文献
244.
245.
本文给出了一种直升机机动飞行的逆模拟方法以计算跟随预定飞行轨迹的驾驶员操纵.根据这一方法可以确定为完成直升机机动飞行所需的驾驶员操纵输入及直升机的飞行速度、角速度和飞行姿态的变化历程.直升机飞行动力学模型没有作任何线化假设,其中考虑了旋翼入流的时滞效应、前行桨叶的压缩性和后行桨叶的失速特性及旋翼桨叶的非定常挥舞运动,引入了旋翼尾迹对直升机机身、尾翼和尾桨的气动干扰.最后以黑鹰直升机为例计算了鱼跃越障机动飞行时驾驶员操纵输入及直升机速度、角速度和飞行姿态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46.
基于实验复模态参数的有限元模型修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利用非完备实验复模态参数,修正带有非比例阻尼矩阵结构有限元模型的迭代修正方法。首先,对处理困难的阻尼矩阵表达为质量与刚度矩阵的多项式组合,并给出了物理解释,被修正参数为该多项式的系数和结构的某些局部几何、材料参数,其修正结构物理意义明确,与结构的动态设计相适应,实例表明了本文修正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47.
航空发动机设计任务循环的选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某型发动机的未来使用任务推导了其设计飞行任务剖面和飞行任务混频,然后根据该发动机的高度-速度特性得出了其转速剖面。在该转速剖面下对发动机的压气机盘进行了应力和疲劳寿命计算,由计算结果得出该发动机设计任务循环的选取范围,认为:航空发动机的设计任务循环除0-最大-0、慢车-最大-慢车和巡航-最大-巡航3类循环以外,还应当包括对发动机构件疲劳寿命有较大影响的其它载荷循环,否则将造成设计载荷估计精度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248.
249.
基于空间相关函数的二维紊流场数值生成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气紊流是复杂的扰动形式,影响飞行品质、飞行安全。对于复杂的飞行任务,有必要生成二维紊流场模型,从而更准确地反映扰动情况。传统方法是以时间频谱为基础,利用谱分解定理得到所需的成形滤波器结构,进而生成紊流递归模型。这种方法需要经过对模型进行简化,以便利用谱分解定理,使仿真模型的统计特性受到影响;另外,从理论上讲,传统方法只能生成一维大气紊流递归模型。本文直接从空间相关函数入手,提出建立离散自递归模型的新方法,给出了二维紊流场的递归模型 相似文献
250.
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结构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国内外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结构优化设计的研究成果与发展状况,内容涉及到层合板壳结构以及夹层结构的屈曲、振动、可靠性、结构强度以及多级多目标等问题的优化设计。文中还涉及到发动机复合材料构件优化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给出了其优化设计的网络框图。论文最后对复合材料结构优化设计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发展方向作了分析,并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1)多级多目标多学科的优化设计,不仅涉及到基本理论、建模和方法,而且更加强调工程实际问题;(2)发展相应的软件专家系统,更加强调软件面向对象编程和 C A D 技术的应用;(3)注重探究快速有效的优化算法以及探究随机优化和可靠性优化技术,从而快速有效地获得对优化设计点的可靠评价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