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2篇
航空   58篇
航天技术   7篇
综合类   21篇
航天   3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雷暴云在全盛时期表现的狂风、暴雨、冰雹以及所产生的强大的电场,足以把任何飞机摧毁。虽然今天的航空技术有了飞速发展,但雷暴依然是飞行的禁区。本文仅分析由雷暴产生的电场对飞行安全的影响。一、雷暴电场的产生大气总是存在着电场,电离层的电位比地球表面要高出36万伏特,这样大的电位差,并没有引起放电,那是因为每一厘米距离上的电位差很小,  相似文献   
112.
柯磊 《民航科技》2006,(4):47-49,110
2005年5月3日,重庆地区出现了大范围的雷暴、暴雨天气过程。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资料,结合FY-2云图,雷达资料和T213数值预报产品对此过程进行分析。为预报强对流天气拓展新的思路和方法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13.
马莉 《民航科技》2007,(2):87-91
本文使用2001-2005年上海虹桥机场出现的雷暴天气过程的卫星云图资料、雷达数值化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相互叠加。利用卫星云图能监测出强对流云团的云顶的演变过程,而雷达可对对流天气中每个单体的活动进行细微地监测。这两种资料的综合分析和运用,是对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全方位结构的有力剖析,对提高雷暴等强对流天气的预报是非常有指导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4.
雷暴是双流机场夏季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由雷暴引起的颠簸、积冰、电击、冰雹、下击暴流和低空风切变严重威胁着航空运输的安全。而雷暴的形态各异,引起雷暴的天气形势复杂多变,准确预报难度很大。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多谱勒天气雷达开始运用于天气预报中,多谱勒天气雷达是定量估测区域降水、检测和预警强对流灾害天气的重要手段,为雷暴临近预报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然而,用好多谱勒天气雷达是摆在预报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2006年夏季5-9月(2006年4月4日为初雷,由于资料缺失未包括在内)双流机场36次雷暴的多谱勒雷达回波图像入手,结合天气形势,分析并总结了各种天气形势下多谱勒雷达回波的特征,并重点分析了7月6日雷暴发生时的多谱勒速度回波图像特征,希望对双流机场雷暴的临近预报找到一些实用的方法,以利于实际工作:  相似文献   
115.
利用1986-2005年20年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出现的东南大风天气资料,对东南大风的天气形势特征、出现的成因、对飞行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东南大风天气的一些预报思路,希望能对东南大风天气的研究及气象服务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6.
2008年5月3日,在500hPa上南支短波低槽以及850hPa切变线的共同作用下,武汉机场爆发了一次罕见的强雷雨天气过程。卫星云图显示一块强降水云团于3日14时(北京时间,下同)左右在鄂西的宜昌附近形成,而后逐渐自西向东移动并不断发展,最终造成了包括武汉在内的江汉平原及鄂东部分地区的大暴雨和强雷暴天气。根据湖北省地面自动站资料,3日的01~24时,武汉市24h累计降水量高达122:4mm,其中降水最强的时段为20-22时,武汉周边的孝感、蔡甸、云梦和安陆等站的24h累计降水量也都超过了100mm。  相似文献   
117.
钟伟  赵凯 《民航科技》2008,(1):42-46
本文对哈尔滨机场2007年6月27日的暖区雷暴过程进行分析,得出常规天气资料分析和本场雷暴系统对定性预报雷暴的发生有一定提前量;雷达回波图上低层风场扰动、风场切变及逆风区的出现,是判断雷暴持续时间长短的有力参考。  相似文献   
118.
雷暴是威胁飞行安全的重要天气现象之一。广汉机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理条件多雷暴天气。本文对2008年广汉机场雷暴天气进行了统计,并与《民航广汉机场航空气候志》(1986-1995)进行比照分析,发现2008年广汉机场雷暴在符合历年一般规律的同时有偏多、偏早等一些特点。归纳总结了2008年雷暴的特征和天气形势概况以及雷暴云团在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上的特点,并对预报思路进行了总结,以期对以后雷暴预报有更进一步的把握。  相似文献   
119.
120.
利用宁波机场观测资料、多普勒雷达产品和NCEP/FNL再分析资料对2020年11月19日宁波地区发生的一次伴随人工增雨作业而产生的雷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过程是一次典型高架雷暴天气,宁波处在地面冷锋后部200-300 km处,低空西南暖湿急流强迫抬升是主要的触发机制。(2)虽然对流有效位能CAPE值等于0 J·kg-1,但是0-6 km深层垂直风切变超过30 m·s-1,为强垂直风切变,有利于强对流天气维持和发展。探空曲线呈“上干下湿”配置,湿层厚度增加,配合上下层弱的切变辐合,较易诱发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S。(3)雷达回波有明显的“列车效应”,其特征可以较好地反映降水情况,宁波机场出现中等强度以上的雷雨天气,雷达回波强度达到45 dBz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