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9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36篇
航空   396篇
航天技术   54篇
综合类   63篇
航天   9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232.
采用光电脉冲发生器将脉冲信号输入微机,以分辨主轴转速;并且针对车制螺纹的特点用同步脉冲、细分脉冲和设置中断服务程序,以正螺纹加工设计为例介绍。  相似文献   
233.
234.
本文介绍了浸没式微型涡流发生器应用在压气机中介机匣上的试验研究。合理地选择涡流发生器叶片参数,对延缓通道内流体分离是有效的,有利于改善出口流场品质。而带来的附加阻力并不大,总压恢复系数稍有降低。  相似文献   
235.
236.
纵向涡对矩形通道内湍流流动特征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用风洞实验对矩形通道湍流边界层内嵌入的涡发生器参数进行了筛选;测量了单个涡发生器沿纵向对双侧壁面近壁边界层流场的干扰特性和通道嵌入涡偶的流动特性。找出了通道内嵌入涡发生器形成对近壁边界层流场干扰的较理想的涡发生器参数和涡偶的布局形式。  相似文献   
237.
戴耀松 《推进技术》1986,7(1):94-95
在今后的航天技术中,动力装置将向着高性能、低成本、多用途、可重复使用的方向发展.综合研究公司最近就航天技术中化学推进系统的发展作了如下的预测.作为航天飞机主发动机的地球轨道发动机,高压、分级燃烧的O_2/H_2发动机是第一个可重复使用的发动机,在今后若干年内,其性能可望得到改善.先进的可重复使用的O_2/C-H发动机技术将继续进行研究,估计在九十年代的中期到后期可投入使用.采用C-H燃料后,提高了推进剂的密度,不仅可增大推力,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推进系统的推-重比.C-H燃料体系容易实现压力最佳化和使用高空补偿喷管.但需为先进的O_2/C-H发动机研制预燃器、气体发生器和冷却系统.到九十年代中期,航天飞机主发动机的设计性能将提高10~30%.  相似文献   
238.
进气旋流对推力喷管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模拟近代大涵道比发动机排气状况的旋流模型,和在喷管落压比1.2到6.5范围内,进气旋流对轴对称喷管,矩形收-扩喷管,楔形二元喷管,和单边膨胀斜板形喷管等性能和射流流态影响等的一些实验结果。实验数据指出:进气旋流可使喷管出口射流柱中的旋涡加强,射流与外界气流间的混合区扩大,中心核心流区缩小,但它对轴对称喷管出口流态的影响很小。进气旋流同时对喷管推力系数和流量系数均起不利影响,增大进气旋流角度会使喷管推力系数和流量都下降,特别是当旋流角超过某一“临界”值后二者降低很急剧,并且二元喷管降低的程度比轴对称喷管更严重,因之在具体应用情况中,保留多大发动机的旋流,要针对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选定。  相似文献   
239.
该仪器用来产生超低频标准电压和标准相位。它采用数—模变换的方法产生模拟正弦信号,用参考标准直流电压确定输出电压,具有移相输出和参考输出。介绍了仪器的工作原理和所采取的技术措施,进行了误差分折。  相似文献   
240.
论述了一种全新的隐身技术——等离子体隐身技术在飞行器上应用的概念.以及等离子体隐身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对等离子体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