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4篇
航空   114篇
航天技术   46篇
综合类   21篇
航天   4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沈毅  张敏  张淼 《宇航学报》2012,33(4):471-477
为了充分降低高光谱图像中的噪声以获得高精度的分类结果,本文结合小波阈值降噪(WTD)和经验模态分解(EMD)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阈值降噪-经验模态分解的高精度支持向量机(SVM)高光谱图像分类算法(WTD-EMD-SVM)。首先对高光谱图像进行小波阈值降噪,除去高光谱数据中的高频噪声;然后再对高光谱图像进行EMD,获得含有高光谱数据本质特征的内固模态函数(IMF)和含有低频噪声的残差;最后采用内固模态函数重构高光谱图像,并对高光谱图像进行SVM分类。将其应用到AVIRIS数据92AV3C,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提高了高光谱图像分类精度,同时可减少支持向量数目,以提高高光谱图像分类速度。  相似文献   
212.
基于负压波式的管道泄漏检测方法中,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对负压波信号的去噪。在分析了利用小波变换理论与小波阈值去噪的基础上,对传统的硬阈值和软阈值函数、双曲型和指数型函数与改进的阈值函数算法进行了对比。实验表明,改进算法在处理管道泄漏检测中,对检测的负压波信号能够获得较大的信噪比,具有较好的去噪能力,能有效提高泄漏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213.
一个基于移动数据库的动态缓存失效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失效报告的缓存失效技术解决了数据一致性问题,但其消耗了大量的无线网络带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动态缓存失效(ADCIA)算法。该算法根据当前状态自适应动态调节服务器广播模式,由制定的时间阈值和请求更新的客户数量来选择广播模式。通过模拟实验,该方法能减少带宽消耗及降低查询延迟。  相似文献   
214.
本文介绍了以聚乙烯(HDPE)为基,添加导电炭黑所制备的复合材料PTC/NTC的形成机理。PTC效应是该系统在熔融时体积的迅速膨胀,造成炭黑粒子和聚集体的间隙加宽而阻碍了电子隧穿而引起的。NTC效应主要与炭黑粒子的附聚效应有关。本文还讨论了炭黑的结构、含量和剪切功对复合材料的影响。炭黑的电导率依赖于尺寸、聚集态、结构和表面化学性质。  相似文献   
215.
迭代收缩阈值雷达前视成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淑红  唐琳  齐欢  刘学 《航空学报》2014,35(12):3384-3391
针对机载多通道雷达的扫描前视成像问题,研究了利用迭代收缩阈值算法实现单个通道前视成像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扩展的多通道迭代收缩阈值算法来解决多通道前视成像问题,在理论上证明其收敛性,并给出加快收敛速度的方法。该算法首先通过对各个通道的加权叠加,获得多通道雷达最小均方误差意义下的最优解;然后利用目标的稀疏表示,获得最优解在相应稀疏约束下的稀疏解。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相对于现有扫描雷达前视成像方法,所提方法在算法稳定性、场景复原能力和噪声抑制能力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216.
传统基于微机电惯性测量单元(MEMS-IMU)的惯性导航系统(INS)引入零速修正(ZUPT)算法校正器件的累积误差。但由于ZUPT算法零速判定阈值为固定值,只适合单一运动模式,当室内行人运动轨迹包含多种运动模式时,定位精度下降。对此,提出了一种多运动模式下自适应阈值ZUPT算法。分析了室内行人包括静止、走、跑、上楼和下楼5种运动模式零速判定阈值的选取,实现了利用随机森林(RF)算法对5种运动模式的分类识别,并根据识别结果对ZUPT算法零速判定阈值进行自适应调整。为了验证本文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利用MATLAB软件平台对实测数据进行处理,并与传统定位算法进行了比较。3组实验结果表明,当室内行人运动轨迹包括多种运动模式时,相比传统固定阈值的ZUPT算法,引入自适应调整阈值的ZUPT算法可使定位算法的定位精度提高73.83%。   相似文献   
217.
    
导弹自动驾驶仪在振动测试过程中存在信号基线漂移且污染严重的问题,而传统的时频处理方法难以达到去噪要求,因此基于形态学基本原理提出了一种用于解决振动信号基线漂移的滤波方法。该滤波方法由3级结构组成,前2级结构均是基于形态学基本原理,第3级进行相消与平滑处理,通过相互级联,可以有效抑制基线漂移。此外,通过引入粒子群优化(PSO)算法使得该滤波方法更具适应性。对比实验利用该滤波方法和对比方法对自动驾驶仪实测振动信号与标准ECG信号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该滤波方法在抑制基线漂移方面要优于小波阈值去噪和传统的形态学去噪。  相似文献   
218.
针对月表图像强度分布不均匀、陨石坑周白色风迹造成的明暗区域对比不明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月面陨石坑自动提取方法.首先对月表灰度图像进行多阈值分割,以提取陨石坑的亮暗区,遍历图像像素灰度值不断迭代阈值,根据该阈值亮暗候选区动态地聚合、生长,分析候选区饱和度、拟合度等几何特征,筛选出符合条件的亮区与暗区;然后结合太阳光照方向...  相似文献   
219.
利用2000-2019年上海浦东机场逐时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了机场低能见度现象发生的时间分布特征,并与地面其他气象要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归纳低能见度天气下各类气象要素的阈值。结果表明:浦东机场能见度月分布呈双峰值特征,峰会出现在9月,1月能见度最低。出现低于2 000 m及以下的能见度时,除12月,其他11个月平均相对湿度均超过了90%。能见度分布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13:00-17:00为能见度的高值区,05:00前后为低值区,冬季低能见度持续时间最长。分析不同等级低能见度与气温、风速、相对湿度之间的关系,发现气温在不同月份有较大差异,两者间的相关性最差,其次为风速,相关性最好的气象要素是相对湿度。  相似文献   
220.
针对卫星拍摄的以深空为背景的视频图像中空间运动目标的检测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运动信息的目标检测算法。首先,通过均值滤波对图像进行降噪处理;然后,采用基于局部统计的可变阈值来分割单帧图像,使用灰度重心法计算像点坐标。当卫星凝视目标区域时,恒星可以认为是静止的,而目标依旧在运动,基于此,可检测出空间运动目标。基于某型卫星在轨拍摄的视频图像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