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79篇 |
免费 | 142篇 |
国内免费 | 55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444篇 |
航天技术 | 62篇 |
综合类 | 89篇 |
航天 | 8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8篇 |
2024年 | 20篇 |
2023年 | 26篇 |
2022年 | 22篇 |
2021年 | 34篇 |
2020年 | 28篇 |
2019年 | 19篇 |
2018年 | 20篇 |
2017年 | 23篇 |
2016年 | 35篇 |
2015年 | 28篇 |
2014年 | 25篇 |
2013年 | 24篇 |
2012年 | 29篇 |
2011年 | 22篇 |
2010年 | 32篇 |
2009年 | 18篇 |
2008年 | 17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17篇 |
2004年 | 13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16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16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15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Ma5斜激波串动态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8,他引:3
为加深对激波串动态特性的认识,进行了简单管道模型在Ma风洞中的实验研究,探讨了两种不同背压变化条件下斜激波串的流动结构和动态特性。背压的生成和控制通过模型尾部两块斜板的闭合运动实现。为了更好观察实验现象,实验过程中动态压力传感器和高速纹影实行同步采集。研究发现:随着背压升高,激波串逐渐前移,由对称形态发展为非对称形态,并持续整个移动过程。背压增加的速度对激波串前缘的前移速度没有影响。激波串在管道内的前移过程并不是一个恒定运动过程,而是存在有稳定前移和急剧前移两种状态,其特性与管道内流场结构、壁面压强分布、背压大小以及距离管道出口的距离等因素相关。在不同的背压条件下,管道内的斜激波串表现出不同的频谱特征,但在同一工况中,激波串区域内不同位置处壁面压强的频谱特性相似。在Case 1状态中,压强振荡主频为f512Hz在Case 2状态中,振荡主频为f578Hz次级频率约为f260Hz。两次实验的主频均大于Pipon.niau模型理论计算值,而Case 2中频率f和声学振荡频率相近。 相似文献
3.
4.
5.
6.
本研究用热线风速仪测量了斜向排列双圆柱的尾迹,并分析了尾迹中某些特征点上的速度频谱,从旋涡脱落频率的规律来研究双圆柱绕流相互之间的干扰。当两圆柱间距较远时,速度振荡的频率与单圆柱卡门涡街的频率相接近,随着两圆柱间距的接近,前、后圆柱各有其不同的旋涡脱落频率,且都不同于单圆柱旋涡脱落的频率。特别是当两圆柱处于某一相对位置时,出现双峰值的功率谱,其中一个峰值的频率大大地高于另一个峰值对应的频率,而且这两个峰值谁主谁副是不确定的,呈现出不稳定流动的特性。 相似文献
7.
8.
对一种超声速双侧二元进气道在马赫数2.6条件下的喘振特性开展试验研究,通过分析进气道沿程不同位置的压力变化规律,获得了进气道从不起动到再起动过程的流动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内流道堵塞度下,双侧布局的进气道喘振表现出了两种不同模式:双侧进气道同时喘振;一侧进气道喘振,另一侧进气道深度超临界工作.对比不同喘振模式下的进气道压力特性发现:双侧进气道喘振表现为低频振荡形式,内流道的压力变化与激波的周期性往复运动密切相关,喘振频率为21.5 Hz,喘振压力峰值约为来流总压的75%;单侧进气道喘振则表现为高频振荡形式,内流道的压力振荡由流动分离主导,喘振频率在325 Hz以上,为双侧进气道喘振频率的15倍,喘振压力峰值接近于来流总压. 相似文献
9.
驾驶员模型对驾驶员诱发振荡评估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飞机设计中,应用不同的驾驶员模型来预测驾驶员诱发振荡(PIO)是避免人机系统出现不良耦合的重要途径之一。以人-机闭环系统为研究对象,以某一电传飞机为例,采用Ⅱ型PIO的开环发生点OLOP评估准则,分别使用增益驾驶员模型和修正Neal-Smith驾驶员模型对人机闭环系统中的PIO易感性进行了分析、评估,对比研究了不同驾驶员模型对OLOP评估准则评估结果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不同的驾驶员模型对Ⅱ型PIO评估准则(OLOP)的评估结果有较大的影响,相同驾驶员模型下不同的驾驶员增益对评估结果也有影响。在使用OLOP评估准则时应充分考虑驾驶员模型对评估结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对两种结构中心突扩燃烧室在不同入口速度条件下的压强振荡问题进行了气体冷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入口速度的增大,压强整体脉动幅值也逐渐增大,脉动主频也有增大的趋势,但不是严格随入口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在速度比较低的情况下,单一主频的振荡起主要作用,振荡幅值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当振幅增加到一定值时,该主频的振荡趋于饱和,而次频振荡的作用逐渐增大。对于同一人口速度,燃烧室不同位置,压强脉动的幅值不同,进气道流场的压强脉动幅值最大,而回流区流场的压强脉动幅值最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