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77篇
航空   289篇
航天技术   77篇
综合类   72篇
航天   14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61.
提出一种新的SAR欺骗干扰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干扰机在SAR副瓣区域快速生成覆盖保护区域的干扰信号,然后按照SAR发射信号的重复频率逐条发射干扰信号,最终使得干扰图像融合到真实场景之中,破坏和掩盖真实图像中的一些重要特征。为了实现快速的场景目标干扰,文中结合逆ω-κ算法,将一幅雷达灰度图转化为干扰信号。仿真试验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实现对SAR的欺骗式干扰。  相似文献   
562.
针对协同飞行飞机的队形保持和轨迹跟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增量动态逆的协同轨迹控制方法。首先按照时标分离原理,利用增量动态逆设计飞机航迹控制律;然后使用非线性制导法完成复杂轨迹跟踪控制;接着基于一致性理论,设计4架飞机的长机-僚机协同飞行轨迹控制律,长机利用L1轨迹制导跟踪期望飞行轨迹,僚机通过基于一致性协议的协同控制律进行队形变换并跟踪长机。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很好地完成协同队形变换和协同轨迹跟踪控制。  相似文献   
563.
为提高高速再入飞行器的控制品质,开展了基于非线性动态逆解耦技术及分数阶PIλDμ(FOPID)的控制技术研究。首先,在时标分离的基础上,建立了飞行器高速无动力再入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动态逆分数阶PIλDμ控制器进行了三通道解耦控制。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PID控制器,动态逆分数阶PIλDμ控制器具有超调量小、响应快、稳态误差小等优点,以及良好的控制品质和鲁棒性,有利于高速飞行器的稳定控制。  相似文献   
564.
基于鲁棒动态逆的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动态面姿态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参数变化快、不确定性高、通道耦合强的特点,研究了一种姿态控制的非线性设计方法。根据无动力飞行姿态运动模型,建立了可面向姿态控制的非线性设计模型。提出了一种具有鲁棒性能的动态逆控制方案,并通过动态面控制方法,将其应用于滑翔飞行器的姿态控制中。仿真结果表明,相比基于传统动态逆的控制方案,所提出的方案可以保证滑翔飞行器快速、精确地跟踪指令,并且具备针对系统不确定性的强鲁棒性能。  相似文献   
565.
为了降低问题分析及求解难度,对固体运载器出现的飞行动力学逆问题进行了分类研究.通过归纳逆问题解的特点,将其分为3类,并给出了每类问题的统一提法.进一步提出了逆问题的解析求解和优化求解2种基本解法.解析解法通常求解较快,但精度不高.优化求解可以得到较为精确的解,但通常耗时.针对每类动力学逆问题选取有代表性的典型工程问题,即主发动机需用推力设计、合外力辨识和误差分离问题,分别进行了分析并得到了求解结果.典型工程问题的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了分类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66.
基于壁面压力梯度控制的压气机S形过渡段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阙晓斌  侯安平  周盛 《航空学报》2010,31(3):459-465
建立了S形过渡段流道几何的参数化描述方式,并提出了半程落差比的概念,将过渡段流道几何归结为内壁半程落差比及控制点面积比的函数;探讨了通过半程落差比及控制点面积比控制壁面压力梯度的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过渡段的设计,探索其设计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适当增大半程落差比可使过渡段内壁扩压前移,减小后半程的逆压梯度,从而抑制过渡段内壁出口附近低能附面层的分离,减小损失;同时,控制点面积比也将显著改变壁面压力分布,构造先扩张后收缩的面积变化可减小过渡段内壁进口的吸力峰值,并且进一步减小后半程的逆压梯度;对于所研究的进出口面积相等的压气机S形过渡段,当半程落差比在0.55~0.65之间,控制点面积比在1.1附近时,过渡段的总压损失最小。  相似文献   
567.
基于零化视线角速率思想,设计了三维非线性动态逆制导律。首先建立了导弹和目标空间运动学模型和相对运动学模型;然后利用动态逆方法,将制导问题转化为角度跟踪控制问题,将导弹弹道倾角和弹道偏角作为反馈项,补偿输入动态项,将非线性控制问题转化为线性化问题进行求解,未出现隐动态,推导出了三维空间动态逆制导指令;最后运用带有延迟环节的三阶自动驾驶仪模型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该制导律具有拦截机动目标的能力,且相对于比例导引,拦截时间短,脱靶量小,导弹过载变化平稳。  相似文献   
568.
针对一类未知非线性大时延系统,利用SVM特有的表达任意非线性映射能力,辨识得到非线性系统的α阶逆模型,然后将其串在原系统前组成SVMα阶伪线性复合系统。以此复合系统为被控对象,用预测控制方法实现对其有效控制。该方法不仅将非线性系统简化成伪线性系统,而且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控制器设计简单。  相似文献   
569.
利用物体抓取任务中所有五个手指运动的运动学分析结果,结合LeapMotion 运动跟踪设备的特点和 逆运动学,提出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灵巧虚拟手抓取交互方法,使用户在虚拟环境中,通过一只灵巧的虚拟手 作为化身,在不进行手指弯曲运动跟踪的情况下,即可自然地到达并抓取数字三维物体。验证结果表明,所提 出的方法比传统的基于正向运动学的虚拟抓取方法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570.
宋道喆  耿云海  易涛 《宇航学报》2016,37(6):729-736
研究轮控式零角动量欠驱动航天器姿态最优稳定控制问题。考虑到该类型航天器不存在定常光滑稳定控制律的特点,通过Lyapunov直接法和Backstepping方法设计了一种非线性不连续反馈控制律,同时得到控制Lyapunov函数(CLF),并由此得到逆最优稳定控制律。该控制律可以避开求解Hamilton-Jacobi方程,最小化某一代价函数,同时具有扇形稳定裕度,对输入不确定性具有一定的鲁棒性。数学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非线性不连续反馈控制律能够使姿态渐近稳定至平衡点,并具有最优性,以及在转动惯量存在不确定性时,扇形稳定裕度使系统具有一定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