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1篇
航空   58篇
航天技术   78篇
综合类   13篇
航天   7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由AlliedSignal公司为NASA沃劳普斯发射场开发的近地轨道终端(LEO-T)是一个全自主式卫星跟踪系统,它能提供高可靠、高质量的卫星数据收集和分发业务。该设备是由NASA在降低支出提高测控能力的研究中提出的。未来十年NASA卫星任务中有许多不需要现有大口径系统支持的卫星,NASA准备将大口径系统仅用于需要高性能测控的任务,其余任务将由小型、价廉、全自主的LEO-T来支持。这一设备也作为促  相似文献   
102.
谭彬 《民航科技》2005,(5):97-98
本文分析了一起B737—800飞机着陆形态警告故障的排除过程,并介绍了起落架指示及警告系统。  相似文献   
103.
本文着重以大气湍流(紊流、乱流、晴空湍流、爆流)及其风切变探测为主线,根据航空电子系统的发展要求,就构建新一代一体化的大气湍流及航空风切变探测警告体系进行分析总结和构思,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104.
张军徽  方瑞颖  武娜  佟安  刘应华 《宇航学报》2020,41(10):1295-1304
本文研究条带式太阳帆在近地轨道运行进出地球阴影时的热致结构动力学响应,建立了在太阳热辐射和光压共同作用下的太阳帆结构动力学方程,采用分布传递函数法,给出了条带式太阳帆热致结构稳态振动幅频响应的计算方法。算例结果表明:热辐射冲击是引起近地轨道太阳帆结构动力学响应的主要原因,光压引起的结构响应可忽略不计;增加桅杆壁厚不能有效抑制太阳帆的热致结构动态响应;增大阻尼,减小结构的热膨胀系数能够明显减小太阳帆热致结构响应的振幅;热致结构动态响应是设计大尺寸近地轨道太阳帆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为太阳帆结构设计、姿态和轨道控制提供有力的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105.
为了开创太空探索的新纪元,在太阳系深处留下人类的足迹,美国航字局在继续开展国际空间站科研合作的同时,正在开发以猎户座多功能载人飞船、新一代运载火箭和先进探测系统为代表的一系列航天新项目。以掌握人类远征月球、近地小行星和火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6.
庞峥 《太空探索》2012,(4):50-53
2012年1月27日,一颗公共汽车大小的小行星与地球擦肩而过,距离地球最近时只有6万千米。这颗名为“2012BX34”的小行星位列20颗最接近地球的小行星之首。尽管它没有对地球造成威胁,但再次向地球人敲响了警钟,要加速研究如何防止近地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方法和技术了,  相似文献   
107.
Nemo 《航天》2014,(1):44-48
日本新一代固体火箭艾普西龙于2013年9月14日成功发射,2006年退役的M-V火箭终于后继有人。M-V火箭的近地轨道运力为1.8吨,艾普西龙火箭更降低到1.2吨,而H-IIA系列火箭中运力最弱的H-IIA 202型号,近地轨道运力也高达10吨,不论是M-V火箭还是艾普西龙火箭,运载能力与日本现役的H-IIA系列火箭之间都有很大的缺口,致使日本不得不使用H-IIA火箭发射中小型载荷。  相似文献   
108.
2019年4月18日,中国国家航天局(CNSA)公布了小行星探测计划,将近地小行星2016HO3作为探测任务目标之一。主要梳理了2016HO3热环境分析的要素,通过调研国际上目前观测数据,得到2016HO3的初步环境参数,使用近地小行星热模型(NEATM)与小行星热物理模型(TPM)开展了小行星2016HO3表面温度场建模与分析,综合得出小行星温度上限为412 K;同时结合其可能的自转条件,仿真分析了不同位置的昼夜温差变化特性,发现2016HO3最大温差大约为30 K。由于两个模型均不能直接处理极夜情况,在TPM模型基础上采用对自转周期光照进行平均思路,给出了极夜条件下的温度分析方法,并获得小行星2016HO3的温度下限。  相似文献   
109.
载人月球探测任务需要着重考虑任务的安全性,能否“自由返回”是很重要的一项指标。在轨道设计上存在两项要求,首先是地月转移,然后是经月球近旁转向并判断能否返回地球,即实现飞越月球以后的无动力返回。文章结合精确的行星历表(DE405),首先比较不同力模型中同一条轨道的返回情况,以确定初始轨道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摄动力;然后分析了返回时近地距的各种影响因素,包括出发时刻、转移时间、倾角组合等,提出了一种可使返回近地距逐渐向设定的目标值靠拢的单向搜索方法,该方法简单易行,可信度高,能够满足轨道设计时要求的各项约束条件。该工作对中国将要进行的载人月球探测任务中需要用到的自由返回轨道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0.
为研究近地卫星自旋运动规律,建立了近地卫星在受摄动影响的轨道上运行并受重力梯度力矩作用下的姿态运动模型,推导了自旋角速率满足一定条件下自旋运动的进动角、章动角、自旋角的解析解,对重力梯度作用下的自旋姿态运动规律进行了仿真分析,并用仿真计算结果验证了解析解的正确性。在轨道面缓慢进动情况下,当卫星绕最大主惯量轴自旋时,给出了自旋角速率取值范围表达式,在该取值范围内卫星自旋运动能够跟随轨道面一起进动,自旋轴以恒定的平均角速率进动,章动角在小范围内波动。建立的自旋姿态运动模型和分析结论可用于近地卫星姿态失控后的姿态确定和预测、在轨姿态设计及在轨备份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