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5篇
  免费   249篇
  国内免费   173篇
航空   1067篇
航天技术   234篇
综合类   130篇
航天   40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直接力与气动力复合控制系统姿态稳定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宇航  马克茂 《宇航学报》2007,28(4):840-844
大气层内直接力与气动力复合控制导弹具有响应快速、可用过载大等优点,可以拦截高速、高机动性目标。研究制导末端轨控直接力与气动力复合系统姿态稳定问题。首先分析了复合系统的特点和控制问题,建立了控制模型。然后应用扩张状态观测器观测对象模型内扰和外扰的实时作用量,进行反馈补偿,实现了动态线性化。最后设计了非平滑反馈控制律,从而实现了复合系统的姿态控制设计。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控制器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212.
奔月轨道的一种求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立涛  杨涤  崔祜涛 《宇航学报》2003,24(2):150-155
月球探测器转移轨道的计算通常归结为对商点边值问题的求解,而找到一种计算效率高、迭代次数少、同时具有较好收敛性的算法对于设计者来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本文采用建立在B平面上的参数作为目标轨道参数,改进了状态转移矩阵迭代方法,并与状态转移矩阵方法相结合使用,给出了一种奔月轨道的求解方法。该方法具有计算效率高、迭代次数少的特点,并且对轨道状态量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即对初始条件具有良好的收敛性)。计算算例表明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13.
根据空间平台拦截器与目标的相对运动方程,基于线性系统最优控制理论提出了一种综合三维极小脱靶量与极小能量的最优控制律。给出了最优推力大小与方向控制,以及最优过渡时间和关机时刻确定的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最优控制律控制精度高,易于工程实现。  相似文献   
214.
众所周知,神舟七号飞船飞行任务由于将实施航天员出舱这一重大创新活动,以及乘坐3位航天员,飞船总体技术状态出现较大变化.而对于承担了神舟七号飞船上推进舱、电源分系统、推进分系统和遥控通信9个子系统等重要研制任务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来说,技术状态也要随着任务的变化和总体的变更而变,随着飞行任务的不同要求和目标而变.这就需要他们以变应变,不断用技术创新和更严格的质量来满足"神七"飞行任务的要求.  相似文献   
215.
李霞  齐国元  郭曦彤  赵旭 《航空学报》2022,(12):434-444
高阶微分反馈控制是不依赖系统精确模型的控制策略,采用控制滤波器间接补偿系统的未知模型。但其中的高阶微分器没有用来估计系统的未知模型函数,采用的是间接补偿未知模型函数方案。改进了高阶微分器,将控制输入引入其中,既能实时估计非线性模型中的未知函数,也能估计系统输出及参考输入的微分信息。对比分析了改进的高阶微分器和扩张状态观测器所估计的未知函数的收敛性,证明前者的型别比后者高一个类型。应用估计的微分和模型函数设计了新的高阶微分反馈控制算法,该方案能够抑制未知扰动,并成功地应用于四旋翼飞行器(QUAV)姿态系统的控制。应用Lyapunov函数从理论上证明了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在基于Pixhawk的控制测试平台实验中,分别采用改进的高阶微分反馈控制、PID控制、自抗扰控制和传统的高阶微分反馈控制方案,测试四旋翼飞行器对不同参考姿态的跟踪性能和抗扰性能。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改进高阶微分反馈控制方案,在暂态性能,稳态跟踪精度和抗干扰鲁棒性方面,大幅度优越于其他方案。  相似文献   
216.
截面变化类型对双S形二元排气系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截面变化类型对双S形二元排气系统性能的影响,基于轴对称排气系统,建立了前急后缓(A1)、缓急相当(A2)、前缓后急(A3)三种过渡截面变化类型的双S形二元排气系统模型,这些模型具有相同的长度、中心线、进口直径、出口面积和宽高比,并且对发动机涡轮等部件完全遮挡。采用数值计算研究了截面变化类型对推力及红外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A3,A2,A1型双S形二元排气系统的推力依次降低,与基准轴对称排气系统相比,分别下降了2.7%,3.1%,3.8%;三种排气系统红外辐射强度的空间分布规律基本相似,幅值差异在13.8%之内;与基准轴对称排气系统相比,总体而言,不同截面变化类型的双S形二元排气系统在0°方向红外辐射强度均降低了97%以上,在侧向、上方和下方探测面的90°方向分别降低了66.8%,30.2%和34.1%以上。综合考虑推力及红外特性,前缓后急型过渡截面变化类型的双S形二元喷管是较优的选择。  相似文献   
217.
针对飞机过失速机动飞行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将动态逆与扩张状态观测器相结合进行扰动估计补偿的新思路。根据时标分离原则将飞机状态分为快变量和慢变量,并分别设计了两个回路的动态逆控制器。在快慢回路分别引入扩张状态观测器对系统的不确定部分进行估计补偿,抵消不确定部分对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最后对控制律进行了过失速机动仿真。结果表明,在存在较大参数摄动情况下,设计的控制律能控制飞机跟踪控制指令,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218.
以初步确定的试飞中滑油压力和滑油温度影响参数集合为基准输入参数,基于大量试飞数据,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获得滑油压力模型和滑油温度模型的基准结果。随后,采用不同的基准输入参数子集进行人工神经网络计算,以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飞结果的最大偏差、偏差分布范围作为判据,与基准结果对比,确定滑油压力和滑油温度的最大影响参数。最后,建立发动机全包线试飞、全工作状态的滑油压力和滑油温度最大影响参数确定方法。该方法对滑油系统的试飞内容规划、状态预判和安全监控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19.
阐述了涡轴发动机自吸油特点,对比了国内外相关标准对涡轴发动机自吸油能力的评定要求和方法。研究了涡轴发动机油泵自吸油工作机理,总结出合理可行的自吸油试验方法,并进行了飞行试验验证,以确定影响飞行试验方法的各种因素,包括自吸供油的高度边界、各个高度自吸供油的速度范围和发动机状态。试验表明,影响发动机自吸油边界的主要因素为发动机状态和飞行高度,所提出的试验方案经验证可行且能够较为充分地验证发动机自吸油能力。  相似文献   
220.
具不确定观测和相关噪声的最优递推滤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正交投影定理,对于噪声相关系统,在观测不确定的情况下,求出了状态向量的卡尔曼滤波公式。在线性最小方差准则下,解决了状态噪声一步相关,相同时刻的测量噪声和状态噪声相关,以及测量噪声和状态噪声在相邻时刻均相关的情况下的滤波问题,并给出了递推滤波公式。仿真算例说明了它们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