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4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6篇
航空   415篇
航天技术   34篇
综合类   75篇
航天   9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91.
492.
493.
494.
为了满足复杂环境下无人机视觉着陆引导需求,通过试验分析了视觉定位方法的局限性,设计了一种基于误差状态滤波的视觉/惯性组合引导方法来解决视觉着陆引导中高延时和定位误检问题。采用时间同步方法完成视觉量测信息延时补偿,基于滤波新息自适应方差统计特性实现视觉定位结果误检判别,最后通过试飞试验完成着陆过程中视觉定位和惯性组合数据采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视觉/惯性组合引导方法稳定可靠,能够有效提高视觉引导的实时性和连续性。  相似文献   
495.
为了在集成电路可测试性设计(DFT)中实现更有效的测试向量压缩,减少测试数据容量和测试时间,采用嵌入式确定性测试(EDT)的扫描测试压缩方案分别对S13207、S15850、S38417和S38584基准电路进行了优化分析,通过研究测试向量和移位周期等影响测试压缩的因素,提出了固定测试端口和固定压缩率的扫描测试压缩电路优化方法。结果表明,在测试端口数量都为2,压缩率分别为12、14、16和24时具有较好的压缩效果,与传统自动测试向量生成(ATPG)相比,固定故障的测试数据容量减小了3.9~6.4倍,测试时间减少了3.8~6.2倍,跳变延时故障的测试数据容量减少了4.1~5.4倍,测试时间减少了3.8~5.2倍。所提方法通过改变测试端口数和压缩率的方式讨论了多种影响测试压缩的因素,给出扫描测试压缩电路的优化设计方案,提高了压缩效率,并对一个较大规模电路进行了仿真验证,可适用于集成电路的扫描测试压缩设计。   相似文献   
496.
497.
498.
信道编码(纠错编码)是可靠通信的基础。极化码是第一种被理论证明可以达到信道容量的信道编码方法,具有可实用的线性编译码复杂度以及优良的检纠错性能。得益于极化码在复杂度与性能方面的独特优势,极化码在新一代移动通信、卫星通信、深空探测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随着极化码被正式应用于第五代移动通信标准,极化码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取得了日新月异的进展。结合所在团队的研究,针对极化码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对极化码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与总结,并对极化码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99.
前言 目前我国大多数机场为确保航班在低云低能见度恶劣天气条件下正常起降,配备了机场气象自动观测系统(以下简称AWOS),达到了气象探测的准确性、及时性和科学性的要求。对于拥有一条跑道的机场来讲,AWOS的配置根据国际民航组织相关技术文件、中国民用航空局和民航空中交通管理局的相关技术标准和要求.  相似文献   
500.
卫星在轨工作期间,准确估计电池容量对提高电源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有重要意义。为此,针对电池在工作过程中实际容量难以直接测量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间接健康因子估计电池容量的方法。首先,从锂电池恒压充电模式下的电流数据中提取平均充电电流,将其作为反映电池容量变化的特征参数。在实现了锂电池健康状态表征的基础上,对比分析容量和平均充电电流随着充放电循环周期的变化曲线。然后,讨论了容量和平均充电电流之间的相关性,进而建立了容量估计模型。最后,通过从NASA锂电池数据集中提取容量和平均充电电流,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验证了用该方法估计容量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