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1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6篇
航空   414篇
航天技术   34篇
综合类   73篇
航天   9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机场跑道摩擦系数测试试验数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自行研制的机场跑道摩擦系数测试车的测量原理与系统组成。以在车体后桥部位安装的专用测量轮为测试栽体,测量该测量轮所受的垂直正压力和水平摩擦力,计算跑道的摩擦系数。采用对比试验方法.进行了本车与瑞典Safegate跑道摩擦系数测试车的测量试验,并对本车和瑞典Safegate测试车的测量误差和测量数据的稳定性、重复性、相关性等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22.
随着世界民航业的发展,空中交通流量的增长,管制员的工作负荷迅速增加,如何明确管制员工作负荷的大小。对于扇区容量评估和扇区优化等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回顾国际空管界对于管制员工作负荷的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管制员工作负荷的具体量化标准,是对管制员工作负荷量化研究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23.
24.
跑道入口高度是关系着飞机能否安全着陆的关键参数,在其计算中需要采用曲线拟合预测的方法。目前大多是采用基于最小二乘准则的拟合方式。由于最小二乘准则的局限性,当下滑道随机误差不满足正态分布,在飞行数据中出现异常点时会给预测带来较大误差。将最小一乘方法引入到跑道入口高度计算问题中,提高了算法的稳健性,很好地克服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5.
<正>随着我国民用航空运输业的高速发展,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作为西部大型枢纽机场,航班量增加迅猛,塔台管制放行的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日益凸显。传统话音放行而造成的低效率和安全隐患,已不能满足空中交通服务所要求的安全、高效。为进一步提高塔台放行管制工作效率,满足航空运输飞行量不断增长的需求,2009年6月4日07:00(北京时),新航行系统技术-数字化起飞前放行PDC(Pre-Departure Clearance)技术正式启用。该技术的应用,实现了管制放行由话音向数字化的转变,给塔台管制放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大大降低,运行效率也得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26.
27.
目前,国外多个大型枢纽机场的绕行滑行道运行实例均表明,该滑行道能有效地提高机场运行效率。中国具有近距平行跑道的机场都有条件建设、运行绕滑。设置绕行滑行道能减少近距平行跑道机场的航空器跑道穿越次数,提高运行安全水平和航空器地面滑行效率,降低管制员工作负荷。通过建立有绕滑条件下进场航空器地面滑行路径的选择模型,并使用算例和对虹桥机场SIMMOD模拟计算证明了模型的实用性。计算分析表明,绕滑对减少航空器地面滑行时间作用显著,且机场高峰小时架次愈高作用愈明显。  相似文献   
28.
民航业迅速发展,空域资源的稀缺性日益凸显。科学合理地评估空域容量是解决空中交通流量瓶颈的关键,同时也为制定流量管理策略提供科学的依据。由于我国体制的特殊性,军航活动一直是我国空域资源限制的重要因素。研究并详细分析军航活动对扇区容量损失作用的机理,定量地评估军航活动对扇区容量的影响,建立军航活动影响下的扇区动态容量评估模型,结论表明模型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9.
配对进近模式是在近距平行跑道上运行的,旨在提高仪表气象条件下的进场效率的一种高效进近模 式,该模式的完整流程在国内鲜有阐述。本文重点分析配对进近程序在近距平行跑道上运行时各阶段的流程, 以及配对进近程序的实施对机型、设备以及人员的具体要求;结合目前国内近距平行跑道的运行情况,国际上 对配对进近模式的研究和应用现状,指出我国引进配对进近模式的迫切性以及该模式今后的研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