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1篇
航空   307篇
航天技术   14篇
综合类   55篇
航天   5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飞机一旦在跑道出现故障,将长时间占用跑道,对其他飞机的正常起降产生影响、威胁航空安全。针对波音飞机的一起跑道不安全事件,采用故障诊断和受力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性与定量地分析了故障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安全建议。  相似文献   
202.
一、一起飞机偏出跑道事件 2004年年初,某航空公司CRJ航班于18:00在中国北方某机场25号跑道落地,退出跑道转弯时偏出跑道,撞坏2个跑道端灯,前轮轮毂断裂,无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203.
204.
一、引言 随着民用航空运输量的增加,作为空管运行保障起点和终点的机场愈加繁忙,机场跑道数量增多,机场跑道运行方式复杂化,如多平行跑道运行、交叉跑道运行、窄距近距跑道运行等,但是由于机场管制单位在地面滑行管理方面和防止跑道侵入方面还只停留在经验积累和被动处置的水平,其结果是机场地面活动冲突增多和机动性下降,导致机场地面事故增多。  相似文献   
205.
目视间隔下的运行容易造成五边间隔过小,从而引发冲突,复飞作为一个重要的解决冲突的手段,也是解决冲突的最后手段,在目视间隔下显得更加重要。随着我国航空运输的高速发展,机场流量显著提高,跑道容量日趋饱和,提高跑道容量已经成为提高航班正常、确保安全的当务之急。从短时间内看,提高跑道容量要从减少五边飞机间隔和提高单位时间跑道利用率入手,目视间隔在目前看来是提高  相似文献   
206.
介绍了一种简易跑道除冰液喷洒系统的设计思路和工作原理,确定了该洒布机构所需的工作参数,并对喷洒机构液压系统的喷洒管路和动力单元进行设计和计算。  相似文献   
207.
美国联邦航空局(FAA)代理行政官Robert Sturgell先生于近日宣布,将开始有计划地采取措施,以改善繁忙的美国机场的跑道安全,包括在全国范围内的主要机场安装跑道状态指示灯。  相似文献   
208.
不同运行模式的近距平行跑道容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合适的到达航空器之间的安全间隔,构建了近距平行跑道容量评估模型,通过比较一降一起和两降运行模式下的近距平行跑道理论容量,并结合simmod仿真软件对实例模拟仿真,得出了近距平行跑道运行容量在低能见度离场较多时段时最佳航班运行模式采用一降一起运行模式中的航班一降两起方式,其余时段采用经典的航班一降一起方式。  相似文献   
209.
从航行情报角度分析几起误落跑道、滑行道事故征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 近期发生的几起飞机误落尚未启用的新建跑道、滑行道、快速脱离道事件就其原因分析是多方面的,包括机场、机组、空管的原因,事件的发生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作者从航行情报的专业角度分析在这几起事故征候中情报资料所应扮演的角色,希望借此提高业内各部门对情报资料的认识及重视程度,杜绝类似不安全事件的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210.
基于降落区概念的飞机起落架着陆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魏小辉  聂宏 《航空学报》2005,26(1):8-12
在飞机跑道上引入降落区的概念,建立了飞机在该降落区上降落时的简化分析模型;推导出了基于该分析模型的运动微分方程及相关参数的表达式,采用数值分析方法解出飞机分别以正常着陆速度2.70m/s和非正常着陆速度3.545m/s垂直撞击地面这一过程的动态响应,给出机身载荷-时间历程曲线和地面垂支反力-时间历程曲线等。与原模型分析结果相比,正常着陆时机身受载和地面垂支反力最大值减小45%,非正常着陆时机身受载和地面垂直反力最大值减小49%,有效减小了冲击载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