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111篇
航空   231篇
航天技术   114篇
综合类   61篇
航天   18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91.
文章提出了“空间碎片环境工程”的概念,并介绍了空间碎片防护技术所包含的内容及其国外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492.
曲笑 《太空探索》2003,(7):40-40
50年前月球表面的一次神秘闪光,可能是一块直径20米的陨石撞击月球表面所致。美国科学家近日宣称他们已在月球上找到了相对应的陨石坑。  相似文献   
493.
继2005年7月4日美国深入撞击彗星探测器在太空撞击坦佩尔-1彗星,实现了人类第一个实际接触并探索彗星的空间活动之后,2006年1月15日彗星探测再次掀起的高潮,因为这一天美国星尘号返回的首次携带彗核物质取样返回地球。2014年,欧洲的“罗塞塔”(Rosetta)探测器还将在彗星表面着陆。  相似文献   
494.
软体外物撞击叶栅时的切割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鸟、冰雹、冰块的撞击统称为软体撞击。随空气一起吸入发动机的软体外物首先要受到风扇或压气机叶栅的切割作用,故与叶片发生撞击的是经切割后的软体外物切片。为此,在着手分析撞击过程之前,首先要确定切片的几何形状及质量,即建立软体外物的切割模型。 本文推导了确定最大鸟切片与最大冰球、冰块切片的几何尺寸及质量的表达式。作为算例,针对某型号发动机的有关参数,计算了当受到不同质量的鸟及不同直径的冰球撞击时,最大切片的尺寸与质量。本文的工作为建立软体外物撞击叶栅时的载荷模型提供了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495.
在机载及天基雷达应用中,低功耗和易编程是实现实时系统的关键问题。本文介绍了一种适用于天基雷达应用的抗辐射处理器。该系统以最小的功率消耗实现实时性能。这是一种全可编程通用处理器,可以用于当前及未来雷达信号处理算法以及其它计算强度大的任务。除可编程外,这种处理器和I//0设计易于构成成千上万的处理器规模。 系统基于可合成的超高速集成电路硬件语言(VHDL)并能由设计或由处理技术抗辐射。本文对处理器的设计进行了概述。而且,说明了适用于编程器的软件环境及软件工具。所有的软件工具都是公开资源,并且多数都是免费(GNU)工具。 本文介绍了诸如快速傅里叶变换、矩阵求逆的Q/RHouseholder编制计算程序一类关键程序的某些性能。并且介绍了一种包括联合域定位(JDL)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算法的采样雷达应用。  相似文献   
496.
地球遭受的各种天灾中要数小行星撞击造成的危害最甚。历史上,地球已经历过若干次小行星撞击带来的浩劫。许多科学家认为,正是这种撞击使地球上大批物种灭绝。   对小行星撞击的研究于 1980年取得突破。当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卢斯·阿尔瓦雷斯与儿子--地质学家瓦尔特对形成于白垩纪和第三纪间,也就是今天众所周知的 K- T界面的岩石层中所夹的薄泥层做了深入研究。他们发现,该泥层中含有高品位的铱,即一种在陨星上很常见而地球上极稀有的化学元素。阿尔瓦雷斯推测,在白垩纪末期,一颗很大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使全球尘埃弥漫,…  相似文献   
497.
两年前,天文学家探测到一颗小行星可能会于2036年撞击地球,并给这个不速之客取名为阿波菲斯(埃及神话中的灾难和破坏之神)。这块巨大的空中岩石是大约45亿年前太阳系形成过程中留下的产物。那么天文学家为什么给它取这样一个恐怖的名字呢?因为它有可能撞击到地球,尽管几率很低,只有四万八千分之一;但是一旦撞击,便可产生1000兆吨的破坏力。如果撞击到陆地,这足以使数百平方千米内的物体全部摧毁;如果撞击到海洋,定会引起全球的海啸。  相似文献   
498.
超高速撞击中靶后碎片云的内外边界方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超高速撞击防护靶形成的碎片云的形状模型对航天器防护结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用数值仿真的方法研究靶后碎片云的内外边界模型:将碎片云根据其材料来源分为靶板碎片云和弹丸碎片云,分别根据各碎片云的分布特点建立碎片云形状的内外边界方程;在双纽线边界方程的基础上,修正为由双纽线方程和圆弧方程组成的边界方程。对比整体碎片云的适用率表明,由双纽线方程和圆弧方程组成的边界方程比单一的双纽线边界方程描述碎片云实际分布更为贴合。  相似文献   
499.
空间碎片和微流星对卫星太阳翼的撞击损伤及防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天器工程》2017,(2):114-120
空间碎片和微流星撞击的累积效应,将导致太阳电池片性能衰降,甚至造成一定串数太阳电池片的损伤。高速撞击甚至会激发等离子体,扩散的等离子体会诱发放电,引起太阳电池片电路的电弧放电,导致太阳翼输出功率下降。文章分析了碰撞对太阳电池片造成的物理损伤,还分析了碰撞对电缆束、铝蜂窝板芯的影响。针对3种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特点分析了其太阳翼遭受空间碎片和微流星撞击的风险,给出了太阳翼的防护措施,可为太阳翼防空间碎片撞击设计的方案选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00.
在欧空局的“惠更斯”探测器投入泰坦怀抱之际,美国宇航局的深度撞击航天器正在以11.27km/s的速度飞往“TEMPEL1”彗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