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2篇
航空   155篇
航天技术   24篇
综合类   12篇
航天   1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采用光镜,电镜,阳极复膜等手段研究了稀土对6063合金铸态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细化枝晶组织有一临界含量,这个临界含量约为0.15%RE。当稀土含量大于0.15%时,稀土才会减小二次枝晶间距并细化共晶组织。而稀土细化晶粒在低含量时最为明显。从铸态组织考虑,6063合金中加入0.20%RE为宜。  相似文献   
92.
采用XRD初步研究了经激波作用的非晶态合金Fe(78)B(13)Si9的晶化,结果表明,激波对非晶态合金Fe(78)B(13)Si9具有强烈影响。激波可以使非晶态合金Fe(78)B(13)Si9转变为多品材料,结晶出新的晶化相。这些晶化相的x-射线衍射峰不同于用传统退火工艺得到的晶化峰,且各自彼此也不同。激波可能是一种很好的研究非晶晶化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93.
对萤火一号(YH-1)火星探测器测控数传分系统中的高稳定频率源设计进行了研究.给出了频率源的晶振选取,以及主要电路与可靠性安全性设计.对研制的频率源的稳定度、相位噪声、老化率等常规测试,模拟环境中单机及整器的高低温、力学、热真空等环境试验,以及星地对接试验的结果证明:高稳定频率源满足星地通信及甚长基线干涉(VLBI)测轨的需要.  相似文献   
94.
时间频率在国家经济建设、科学研究、国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国内外高稳晶振、铷原子频率标准、守时型氢原子频率标准和铯原子频率标准、微型相干布局囚禁原子钟、低温蓝宝石微波源和超稳激光微波源以及铯原子喷泉钟的国内外发展情况、技术指标等。铷原子频率标准打破国外垄断,为北斗导航系统提供高精度的时间基准,守时型氢原子频率标准和铯原子频率标准已实现工程化,但日频率稳定度和日频率漂移率指标有待进一步提高,铯喷泉基准方面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新型原子频标发展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95.
由于晶振频率漂移对GPS接收机的载波相位和频率跟踪带来了误差,在载波跟踪系统中需要对晶振误差进行建模。传统基于Kalman滤波的跟踪方法无法对非白的闪烁晶振误差进行准确建模,导致跟踪环路建模产生一定的误差。针对上述问题,文章重点分析了晶振的频域模型建模过程和噪声协方差求解问题,提出了Kalman滤波中晶振闪烁噪声的近似建模方法,并用实际卫星数据验证了建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6.
概述了镍钛铪高温形状记忆合金薄膜的研究状况,介绍了该合金薄膜的制备及热处理工艺,重点阐述了晶化特性、相变行为、显微结构、表面特性、形状记忆效应及力学行为,并对其相应的微观机理做了分析,最后指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将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7.
对Al-3.4%Bi(质量分数)偏晶点成分合金开展了定向凝固实验,并对其凝固组织形成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l-Bi偏晶点成分合金定向凝固时在凝固界面前沿液相内形成溶质Bi富集层,并在该区域内发生液液相变.当试样凝固速度较慢时,合金凝固后弥散相粒子尺寸呈现双峰分布;当凝固速度较快时,凝固界面前沿所有尺寸的少量相液滴均向凝固界面迁移,合金凝固后弥散相粒子尺寸呈现单峰分布.  相似文献   
98.
TiAl+Sb合金室温变形亚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较详细地研究了Ti-34Al-0.5Sb(wt%)合金经过2~3%室温压缩塑性变形以后的变形亚结构。试验结果表明,TiAl+Sb合金室温变形时,在r相板条内形成大量变形孪晶。相邻板条呈某种位向关系下,可以以相界面作镜面,在其两侧的两片r相板条内形成呈一一对应关系的变形孪晶。而在一些取向的r相板条内只产生位错。  相似文献   
99.
晶纹镀锡所产生的花纹形状和大小,与镀锡层的厚度、第一次镀锡听采用电解液的性质、热熔温度、热熔时间、冷却方式及基体金属的表面状态等因素有关;光亮度和立体感与第二次镀锡所采用的电解液性质有关。通过正交试验的方法确定的第一次镀锡层选择先碱性后酸性镀层有利于花纹的形成。欲得到大一些的花纹可选择第一次镀锡层厚度为4~7μm、热熔温度为300±10℃、热熔时间为15±2min。欲得到小一些的花纹可选择第一次镀锡层厚度为2~4μm、热熔温度为270±10℃、热熔时间为15±2min。并详细地讨论了诸因素对花纹形状、大小、光亮度的影响及花纹大小的选择与零件表面积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0.
针对某航空发动机轴承钢球的表面剥落及裂纹故障,利用视频显微镜、扫描电镜等设备对故障钢球剥落表面进行宏、微观检查,明确了钢球表面剥落性质为滚动接触疲劳;通过裂纹断口分析、能谱分析及金相检查等手段,确定了钢球裂纹是在淬火过程中温度过高导致的淬火裂纹,同时钢球组织中存在带状碳化物,对淬火裂纹的产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淬火裂纹在钢球工作过程中并未扩展,但引起钢球表面发生接触疲劳剥落。建议在钢球热处理过程中,严格控制热处理工艺参数,保证热处理温度和保温时间的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