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1篇
  免费   288篇
  国内免费   112篇
航空   880篇
航天技术   51篇
综合类   150篇
航天   12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如何有效模拟高速反应流现象是当前航空航天、能源与动力工程等领域的难点和热点。为此,本文提出了适用于超声速可压缩反应流的简化离散玻尔兹曼模型(DBM)。该模型基于动理学方法,使用形式统一的离散玻尔兹曼方程描述化学反应流的演化过程。在方程右侧,通过化学反应项将化学反应与多物理场自然耦合。该DBM使用二维九速模型,其离散速度分为三组,每组大小独立可调。为了描述分子转动和振动对应的额外自由度,引入了三组独立可调的参数用于描述额外自由度部分的内能。由此,该DBM具备了模拟比热比可调的反应流系统的功能。另外,平衡态离散速度分布函数与化学反应项各自满足九个独立的矩关系,其表达式都可以通过矩阵求逆的方式获得。通过ChapmanEnskog多尺度分析可以证明,该DBM除了能够在连续性极限条件下恢复描述化学反应流的Euler方程组之外,还具有描述一定热力学非平衡行为的功能。最后,通过数值算例表明,该DBM的数值结果与理论解吻合。  相似文献   
242.
朱博  熊波  吴巍  王宁 《航空动力学报》2022,37(9):1815-1823
开展了基于定、变热线过热比方法测量跨超声速流场湍流度的比较研究,以满足高速飞行器与发动机的跨超声速风洞高精度实验需求。在1.2 m暂冲式跨超声速风洞上,采用定过热比、变二过热比和变八过热比等三种热线测量方法,完成了马赫数为0.30~4.25的跨超声速流场湍流度测量研究。测量结果表明:变八过热比测量精度最高,实测湍流度的蒙特卡洛模拟不确定度为0.001%~0.033%;定过热比方法与变二过热比方法可实现更快速的测量,在马赫数为0.40~2.00范围内与变八过热比测量湍流度均值偏差约9%~18%。研究结果对跨超声速流场湍流度校测、飞行器实验鉴定和数值计算具有实际助益。  相似文献   
243.
弹体超声速绕流与底喷流干扰流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TVD有限体积格式数值模拟了弹体超声速绕流与底喷注相互干扰的复杂流场。采用四步Rung-Kutta时间推进多步法及“冻结粘性”技术,加速了迭代收敛,节省了计算机时。  相似文献   
244.
采用固体燃料的超燃冲压发动机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采用固体燃料的超燃冲压发动机构型方案进行了归纳总结,详细的介绍了不同构型方案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针对固体燃料构型、双燃烧室构型和固体火箭构型3种不同构型的工作特点,分析了各自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后续的研究提出了建议.研究认为:固体燃料构型方案虽能实现固体燃料在超声速气流中的点火及稳定燃烧,但燃料燃烧效率较低,且难以长时间稳定工作;固体火箭构型方案有利于燃料的点火和稳定燃烧,可实现发动机的长时间稳定工作,具有更好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45.
燃烧室构型对固体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自点火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数值研究了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在带凹腔的固体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中的瞬态自点火机理以及燃烧室构型对自点火的影响.基于求解非定常二维轴对称RANS(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方程建立数值模型,湍流模型采用SST(shear stress transport) k-ω模型,燃烧模型采用有限速率/涡耗散模型.结果表明:反应物在凹腔提供停留时间内,产生的化学反应热能够持续积累并提高,使得反应气体达到点火温度时,燃烧室能够实现自点火.凹腔长度、凹腔直径、收敛角和平直段直径是燃烧室构型中影响自点火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一种阶梯式凹腔构型,用于增强自点火性能.   相似文献   
246.
单边扩张燃烧室燃烧非对称及非稳态现象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究单边扩张超声速燃烧室在不同当量比下出现的多种模态及其内在机理,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对该构型燃烧室在并联凹腔对称喷注的工况下进行了系统研究。实验中,隔离段来流入口马赫数为3.46,来流总温为1486K;采用乙烯作为燃料,当量比范围从0.26到0.51。结果表明:燃烧室工况随着当量比的上升而改变,且可分为三个模态。当量比较低时(0.26),形成只有剪切层内有火焰的对称燃烧。当量比较高时(0.51),形成上凹腔为凹腔内燃烧、下凹腔为剪切层燃烧的非对称燃烧。当量比适中时(0.4),火焰在上下凹腔间来回震荡。在非稳态过程中,预燃激波串沿燃烧室轴向做周期性往复运动,定量分析表明火焰震荡的频率约为170Hz。燃烧震荡来源于分离区喷注与燃烧的耦合效应,震荡机制与涡无关,可能是由声振机制引起的凹腔自激震荡。  相似文献   
247.
单玉姣  郑宁 《推进技术》2016,37(6):1084-1091
以高负荷单级风扇为研究对象,采用全三维数值模拟流场分析和叶型中弧线离散点弯角控制相结合的气动优化方法,研究超声速叶型中弧线优化机理和设计原则,以提高高负荷风扇转子的设计技术,并用商用气动计算软件对优化结果进行评估。计算结果显示,优化后设计点效率提高1.1%,设计点流量提高1.01kg/s,设计转速喘振裕度提高1.85%,中低转速性能基本不变。研究表明:叶型面积比、叶片表面静压分布和激波结构对叶型性能影响显著,通过控制中弧线局部区域的弯角,能够实现三者的合理分布,提高风扇转子性能。  相似文献   
248.
陈谟 《宇航学报》1995,16(1):46-52
本文概述了具有顺,逆流向喷流干扰的二体分离气动力风洞实验技术研究。对有喷流干扰引起的前体轴向气动力特性,作了简单的介绍。最后对有顺、逆流向喷流干扰的前体底部流动模型作了定性的描绘,可供理论研究时参考。  相似文献   
249.
《湖北航天科技》2005,(4):21-21
美国空军第411飞行试验中队在莫哈维沙漠地区上空,从超声速飞行的F/A-22战斗机的武器舱内,成功地投放了1颗454kg的GBU-32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这是F/A-22战斗机首次超声速投放JDAM制导炸弹,也是JDAM制导炸弹项目的一个重大里程碑,将显著增强该机的对地精确攻击能力。这次投放的是GBU-32超声速试验弹,与GBU-32实战弹药的大小、外形和重量相同,仅未装制导装置。  相似文献   
250.
《国际航空》2012,(7):1-1
英、法合作研制的第一代超声速民用客机“协和”号.代表着世界民用航空史上一项重大的技术进步。但是.由于它耗油高、经济性差.特别是难以容忍的高噪声.9年前已全部退役。然而.航空界并未放弃对超声速飞行的追求.一些航空发达国家一直在努力.希望能以创新的思路.研制出耗油低、经济性好、噪声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