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7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33篇
航空   438篇
航天技术   27篇
综合类   63篇
航天   6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基于树模型机器学习方法的GNSS-R海面风速反演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GNSS-R是基于GNSS卫星反射信号的一种新技术.GNSS-R技术可以运用到海面风场反演中,传统的GNSS-R技术反演海面风场主要有波形匹配和经验函数两种方法,风速反演精度约为2m·s-1.波形匹配方法耗时多,计算量大;经验函数方法通常只使用少量物理观测量,会造成信息浪费,损失一定的反演精度.为了提高海面风速的反演精度,引入机器学习领域常用的树模型算法决策树、随机森林、GBDT等对海面风速进行预测.利用GNSS-R与ECMWF数据构成训练集和验证集,训练集用于模型学习,验证集用于检验模型的反演效果.实验结果显示,决策树和随机森林预测误差约为0.6m·s-1,GBDT等算法的预测误差约为2m·s-1,满足风速反演要求.与GNSS-R传统反演方法相比,机器学习树模型算法效果更好,在验证集上表现稳定且误差较小.因此,可以将机器学习树模型算法运用到海面风速反演中.   相似文献   
82.
周波 《国际航空》2011,(3):46-48
恒频交流电源有恒速恒频和变速恒频两类.前者由差动机械液压恒速传动装置和恒速交流发电机构成发电系统,在波音和空客系列飞机上应用了几十年,是目前民用飞机电源系统的主流;后者由变速发电机和功率变换器构成发电系统.两者均输出115/200伏、400赫交流电,由于能量经过两次变换,发电效率较低,前者约72%,后者约80%.  相似文献   
83.
为了考察防风网对堆场煤堆的遮风效果,进行了防风网与煤堆之间区域的流场可视化实验。使用风洞模拟大气边界层条件,并将开孔率为38.5%的防风网模型布置在煤堆模型前方。实验中采用粒子成像测速(PIV)系统测量了防风网和堆场区域的平均风速分布,并且获得了煤堆表面的摩擦风速分布,进一步估算煤堆起尘量的变化情况。实验发现,防风网可有效降低煤堆表面迎风区域的摩擦风速,而对背风面的流场分布影响较小。研究结果可为防风网的遮护作用提供一定的实验支持。  相似文献   
84.
建筑物行人高度风环境风洞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建筑物风环境的风洞模拟,行人高度风测量探头的设计、标定和数据处理。采用这种探头,在气动中心低速所4m×3m风洞的长15m、宽4m、高2.2m风工程试验段进行了比例为1∶300的建筑群模型的行人高度风环境试验研究,结果说明这座新高层建筑物的落成,对其周围某些位置的行人高度风环境有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85.
利用九黄机场20号跑道自动观测站2004-2010年8月和10月的2分钟平均风向和风速资料,对九黄机场8月和-10月风向、风速的半小时平均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表明:九黄机场8月和10月风向分布总体差别不大,8月主导风向为ESE和SSW,10月主导风向为NNE和S;N和NNE风向日出现时间变化很大;风速日变化特征明显,夜间风速较小,白天风速较大;上午8:00左右风速开始逐渐增大,8月平均最大风速时间段为17:00.18:00,10月平均最大风速时间段为18:00.19:00,8月日半小时平均最大风速为5m·s^-1,10月日半小时平均最大风速为3.5m·s^-1;8月风速大于12m·s^-1几率较小,10月风速大于10m·s^-1几率较小,可为8月和10月九黄机场飞机起降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6.
全球尺度高时空分辨率海面风场探测是当前全球气象研究及预报预测领域的关注热点之一,传统海面风场探测技术存在测量区域有限,且受天气环境限制明显等问题.基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GNSS-R)测量技术风速反演原理,以捕风一号1级数据产品为输入,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再分析风速数据为参考风速,采用地球物理模型函数(GMF)方法...  相似文献   
87.
影响高超声速进气道起动能力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对一系列不同收缩比、不同波系配置的内压缩通道二维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面积收缩比、飞行高度和来流攻角对高超声速进气道起动性能的影响,提出了进口起动马赫数和来流起动马赫数的概念。研究表明,当进气道收缩比增大时,进气道的进口起动马赫数增大;来流起动马赫数由外压波系强度和进口起动马赫数决定,所以来流攻角变化改变外压波系强度,从而改变来流起动马赫数;随着飞行高度的增加,来流起动马赫数和进口起动马赫数增大,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飞行高度不同,来流雷诺数不同,造成收缩段进口截面附面层厚度不同。  相似文献   
88.
进气道起动/不起动状态检测是高超声速进气道研究的重要内容,它是进气道保护控制的基础和前提.针对这一问题,对高超声速进气道进行了不同边界条件下的二维稳态流场数值模拟.提出了利用粗糙集方法对进气道的测点进行约简处理,得到了进气道起动/不起动的分类准则,对分类准则进行了内在的物理机制分析,并利用其它工况数据对判断准则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了分类准则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9.
侧偏捕获是高超声速内转进气道的常见捕获形式之一,但侧偏捕获对进气道起动的影响并不清楚。为探索侧偏捕获对高超声速内收缩进气道起动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侧偏捕获进气道的起动机理。结果表明,无量纲侧偏距离为0.04时,进气道再起动马赫数相对于对称进气道降低3.6%;无量纲侧偏距离为0.06时,进气道再起动马赫数降低7.6%。起动过程的边界层分离表明,内收缩进气道起动过程受分离区的影响很大。侧偏捕获进气道缩小了分离区,有利于再起动。相对于对称捕获进气道,侧偏捕获进气道会形成两个非对称、强度不等的流向涡。侧偏捕获减弱了流向涡对隔离段空间的占据作用,改善了内收缩进气道的性能。  相似文献   
90.
方宝东  陈昌亚  王伟  何赟晟 《上海航天》2012,29(3):34-37,58
介绍了俄罗斯Fregat上面级的基本功能、组成和主要技术指标。给出了其几何布置、贮箱可承力、独立性与自主性、液-固耦合及大幅晃动和多次起动等特点与关键技术等。给出了2003年欧空局火星探测项目、2005年欧空局金星探测项目和中俄联合火星探测项目等典型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