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3篇 |
免费 | 81篇 |
国内免费 | 15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65篇 |
航天技术 | 30篇 |
综合类 | 36篇 |
航天 | 5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15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18篇 |
2018年 | 18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13篇 |
2014年 | 13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16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16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14篇 |
2007年 | 10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102.
设计了一种多功能谐波监视控制器,该控制器基于DSP芯片TMS320C6713进行软硬件设计,采样运用准同步采样法.该控制器具有根据现场谐波污染状况进行滤波器投切功能,同时还可以通过监视器对现场移动物体侵入进行报警,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3.
研究了定频积分控制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并详细分析了它的谐波抑制和无功功率补偿原理。 相似文献
104.
为分析各非定常模拟方法对于确定应力场的计算精度以便为确定应力的建模与校准提供指导,以Stage35单级轴流压气机为研究对象,分别用相位延迟法、叶片约化法及非线性谐波法对其进行了非定常数值模拟,并将得到的确定应力分布与半环常规非定常模拟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非线性谐波法对于确定应力的预测值通常偏大,而相位延迟法及叶片约化法均能较准确地捕获流场确定应力分布,但对于确定应力的周向变化,三种方法的预测精度均不高;谐波阶数的增加有助于提高非线性谐波法对于流场频谱特征的计算精度,并且使确定应力有增大趋势,但对时均参数的预测精度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05.
跨声风扇周向畸变流动的谐波平衡法计算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研究了采用\"相位延迟\"边界条件的谐波平衡法用于周向进气畸变计算的可行性及其计算效率,考虑了进气总压畸变形式为正弦波和方波的两种情况。对于正弦波形式的进气总压畸变采用较少阶数的谐波计算就可得到和双时间推进法相近的计算结果,计算速度最大可以提高48倍。对于方波形式的进气畸变,则需要采用更多阶数的谐波计算才能还原得到较准确的非定常流场,计算速度提高了7倍。算例表明,谐波平衡法可以有效的应用于跨声风扇周向进气畸变的非定常计算中,同时大幅提高计算速度。 相似文献
106.
基于谐波小波包和SVM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滚动轴承故障诊断问题开展研究,设计了基于谐波小波包和支持向量机(SVM)的新型诊断方法.与传统的时频特征提取方法相比,谐波小波包具有盒状频谱和无限细分的优势.首先对滚动轴承的振动数据进行谐波小波包分解,利用各频段的小波分解系数计算特征能量,归一化之后作为特征向量,为设计的多类SVM模型提供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利用SVM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将三个二分类器相组合设计了基于二叉树的多类SVM模型,实现了对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最后,利用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电气工程实验室的滚动轴承试验台的振动数据对设计的诊断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设计的诊断方法比传统的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7.
由于逆变器的非线性及永磁同步电机(PMSM)的气隙磁场畸变,在运行过程中PMSM定子电流中含有大量的谐波分量,导致电流波形发生畸变,从而引起较大的转矩脉动。针对传统谐波抑制方法采用低通滤波器(LPF)提取5、7次谐波分量,动态响应时间长,稳态误差大的问题,提出了闭环电流平均值法提取谐波分量。仿真结果表明,闭环电流平均值法可以提高系统的快速性和稳定性。将电流平均值法应用于PMSM谐波抑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基于闭环电流平均值法的谐波电压注入法可以降低电流波形的畸变率及5、7次谐波含量。 相似文献
108.
径向基神经网络在非线性非定常气动力建模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南航NH-2风洞中某飞机模型大迎角大振幅单自由度偏航、滚转及偏航-滚转耦合的谐波、阶跃运动实验数据,应用径向基神经网络,研究人工神经网络描述非线性非定常气动力特性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结果与训练数据和验证数据都符合得很好,说明神经网络建模方法可以有效地对高度非线性的气动力进行建模.研究还表明,用神经网络建立模型时所需要的风洞实验数据可以减少,从而提高风洞实验效率、减少风洞实验的时间和成本. 相似文献
109.
基于非线性谐波法和声类比理论,研究了转子轴向间距对对转螺旋桨气动特性和噪声的影响规律及其物理机制.以某型对转螺旋桨为研究对象,研究了 6种具有不同转子轴向间距的对转螺旋桨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对转螺旋桨转子轴向间距的变化对对转螺旋桨总效率有一定的影响,对总拉力系数和总功率系数影响不大.转子轴向间距的增大,对前后排转子之间的轴向速度有显著的影响,对转子后气流轴向速度影响不大.随着转子轴向间距的增大,前后排转子之间的径向速度逐渐减小,进而减弱了对转螺旋桨转子间的滑流收缩.通过改变转子轴向间距,相比最小轴向间距,对转螺旋桨噪声最大降低约10dB,干涉噪声降低约10dB以上,效率提升了 1.4%.随着转子轴向间距的增大,前排转子85%叶高处的压力面和吸力面1阶谐波压力幅值在尾缘处分别降低1 836 Pa(89%)和1 277 Pa(90%),后排转子75%叶高处的压力面和吸力面3阶谐波压力幅值在前缘处分别降低266 Pa(78%)和209 Pa(85%). 相似文献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