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15篇
航空   344篇
航天技术   11篇
综合类   34篇
航天   2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01.
某型涡轴发动机在研制过程中屡次出现尾喷管漏油故障。在滑油系统原理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滑油泄漏故障树,对泄漏原因逐层剖析,并结合分解检查、零件计量等手段对发动机各相关部件和滑油泵进行详细分析,确定故障原因。针对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402.
通常超亲水?水下超疏油材料又称"除水"材料,具有滤水、吸水而不吸油的特性.受鱼鳞表面的羟基磷灰石以及薄层黏液等亲水性物质导致其表面具有超亲水性的启发,以废弃牡蛎壳为原材料,以纳米羟基磷灰石和原始PU海绵为构筑基元,通过简单的溶液浸渍法过程在PU海绵表面成功构筑了HAP/PDA类牡蛎壳涂层,得到了超亲水?水下超疏油HAP...  相似文献   
403.
现行CFM56-7B发动机滑油检查、添加勤务工作方式存在人力投入高、数据不精确等问题.本文提出了通过报文采集滑油数据,结合卡尔曼滤波算法建立模型,计算每个航班滑油消耗率,并对异常情况进行报警的监控方法.该方法效率更高,可协助航空公司提升航班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404.
外啮合齿轮泵产生噪声的原因探究及解决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与研究,详细分析了外啮合齿轮泵噪声现象的机理:(1)外啮合齿轮泵制造精度不够;(2)外啮合齿轮泵高速旋转时出现抽空现象或者是吸油管路中途吸入空气;(3)外啮合齿轮泵出现困油现象而没有设计相应的缷荷槽;(4)外啮合齿轮泵采用较大正变位齿轮,齿数较少,排油压力脉动率增大,使外啮合齿轮泵产生噪声;(5)进出油口压力过大,压力急剧上升出现较大冲击,从而产生了噪声和振动。对此有针对性地设计出了消除外啮合齿轮泵噪声现象的特殊结构,不但大大降低了噪声现象,而且还提高了外啮合齿轮泵的容积效率。可为今后设计高质量的高转速外啮合齿轮泵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05.
以某型号微型无油空气压缩机聚四氟乙烯活塞环为分析对象,利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三维模型,采用ANSYS Workbench对活塞环进行有限元仿真,计算分析该活塞环在热力耦合作用下应力及变形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活塞环最大耦合应力出现在活塞环下端面与活塞接触区域,为21.08 MPa;最大形变出现在活塞环开口处,形变量为0.48 mm,且形变量从活塞环开口处到背脊处逐渐减小。根据计算分析结果,基于响应面法对活塞环结构参数进行优化,优化后活塞环应力值显著降低,形变量也略有减小,可为微型无油空气压缩机活塞环的设计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06.
针对航空发动机舱内附件面临的热问题,提出了以隔热、通油冷却、通风冷却等为热防护措施的综合热管理方案,通过实验研究了隔热、通油冷却、通风冷却对附件温度的影响,获得了机匣温度、初始燃油温度及燃油流量等对附件表面温度及进出口燃油温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隔热能够显著降低附件表面温度增长速率,在100 min工作时间内能够有效控制附件表面温度保持在200 ℃以下;附件表面温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初始燃油温度、加热功率、燃油流量,其中初始燃油温度决定附件进口温度,加热功率、燃油流量决定附件进出口温差,三者共同决定附件表面温度;通风冷却对未采取通油冷却的附件有一定的冷却效果,对采取通油冷却的附件没有明显的冷却效果。  相似文献   
407.
针对国产民机落地剩油的预测与单一算法预测精度较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SVR)与随机森林(RF)算法组合的预测模型对国产民机落地剩油做预测。灰色关联度分析得到落地剩油关联度较高的因素,简化模型输入量;采用单一的SVR算法与RF算法进行落地剩油预测,利用倒数误差法将两个单一算法组合起来对落地剩油做预测。实例验证,单一的预测模型准确率为81.21%、83.91%;组合模型的准确率为93.2%,提高了落地剩油预测的精度,有利于飞机在安全飞行的前提下合理减少额外油,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08.
409.
为明确燃烧室短时切油、关小压气机可调静子叶片(VSV)角度和放大喷口喉部面积等消喘措施对发动机消喘功能的影 响,依托某型变几何混排涡扇发动机制定了试验方案,开展了消喘措施专项验证试验,分别得到了消喘失败和消喘成功时的切油 深度、VSV角度瞬时关小量和喷口喉部面积瞬时放大量,并从理论上对试验现象做了解释。结果表明: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一 致,证明试验结果是可靠的;试验结果能够为消喘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在设计消喘系统时,消喘措施的具体调整量需通过试验手 段确定;适当增大切油深度、增加喷口喉部面积瞬时放大量、增加VSV角度瞬时关小量,有利于发动机消喘;加快VSV和喷口等几 何可调特征部件的响应速度,有利于发动机快速退出喘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